借款合同中的还款方式有多种选择,常见的有“等额本息法”和“等额本金法”,还有其他方式可约定。根据《民法典》第五条的自愿原则,借贷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设定、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分析
签订借款合同时,借贷双方会对还款方式进行约定。常见的还款方式有“等额本息法”、“等额本金法”。“等额本息法”是把贷款的金额和利息总额加总,平均分摊到还款期的每个月中,作为还款人每个月还款的本息金额。随着时间推移,还款人每个月还款金额中本金比重逐渐增多,利息比重逐渐减少;“等额本金法”则是将贷款的本金分摊到还款期的每个月中,再加上次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的利息,作为还款人每月还款的本息金额,每月都会有差别的,比起“等额本息法”,这种方法总的利率支出较低。但前期支出的本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除了这两种还款方式外,还有一次性还本付息、按期付息还本等。当然,借贷双方还可以约定为其他的还款方式,无须受限于这几种方式。
《民法典》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拓展延伸
借款人应考虑哪些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
借款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时,应考虑多个因素。首先,需要评估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偿还能力,包括收入稳定性、负债情况和预算规划。其次,要了解不同还款方式的特点和利弊,例如固定还款、分期还款或灵活还款等。此外,还需考虑利率、费用、还款期限和提前还款等相关条款。同时,了解自己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也很重要,以便选择与个人情况相匹配的还款方式。最后,建议借款人咨询专业人士,如贷款顾问或律师,以获取全面的建议和指导,确保做出明智的还款方式选择。
结语
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借贷双方需要对还款方式进行合理约定。常见的还款方式有等额本息法和等额本金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经济状况、还款能力、不同方式的特点和利弊,以及相关条款等因素。建议借款人在选择还款方式时,评估个人情况并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做出明智的决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