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这个生物真是奇怪,从来到这个宇宙就不断的发现和思考。
打雷时出现火 ,人类开始动脑筋发现钻木取 ,从而将食物烤熟改变了吃的方式。“给我一个杠杠我就可以抬起地球”这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反复的思考推理中留给后人的一句话。思考使人聪明,进步。那么只学习而不思考,却带了低俗。
“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会倒下来”这是当下流行的一句歌词,歌词的背景事件:其实是法海为斩妖除魔,把蛇妖关在了雷峰塔中的神话故事。可在歌词中:“雷峰塔会倒下来”一句前言不搭后语,错误的内容却被媒体化的流行开来,只能说“学而不思则罔。” 就比如说在课堂上默写经典古诗文,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是不求甚解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表面的意思仅仅是:时间什么才是头,而其中却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颓废。这就需要对文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于是就有人说了,那我就多思考不就好了,可我要说了,那就是纸上谈兵——空话。因为事情的变化是不定向的,就如基因的变化是不定向的。你可以提前预知并预知做出一定的判断,可在精准的变化也不能防止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物理称这种人为不可控制的因素为“系统误差”。因此,一味的思考,不如学习本质的原理更明确。
对于学习我们一定要禀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神,不能事事都不求甚解,甚至一味跳过,不关我事的心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候读起来朗朗上口,虽然未经思考,但长大后仔细的思考回味,让我对诗句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却也不失为新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的学习是一种长期的积累、思考,学习,改进的过程,不能过于死板。灵活运用,在其灵机变成你的一部分。
不过,思考的内容,五花八门,可是一定要基于有学习的情况下推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