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妇的护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习者需要: 1.掌握剖宫产后护理、饮食和疤痕养护的要点。
2.能够给予剖宫产产妇全面的护理,并给于恰当的饮食指导。 3.具有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关心体贴产妇。
【案例导入:场景一】
案例:张女士,28岁,因停经38+2周,患者于2020年12月12日6:30分自觉阴道较多液体流出,腹部不规律疼痛,门诊以胎膜早破收入院,经阴道试产失败,于15:00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产妇回到病房,作为她的责任护士,张女士术后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剖宫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自然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过程。由于该手术切口大创面广,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做好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
一、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
剖宫产后第2天就可以在床上活动或扶着床边走,之后可以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切口会有些疼痛,但是对于恢复消化功能有好处。产妇可以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移到床边坐一会儿,然后在家人的帮助下,在地上站立一会儿或扶着床边走几步,每天坚持3-4次。不要一直卧床,避免内脏器官粘连。
(二)多翻身促排气、排恶露
无论是局部麻醉还是全身麻醉,手术后24小时内都应卧床休息,但是要忍住疼痛,在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每隔3-4小时翻身1次。多翻身不仅能避免压疮,还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应尽早排气解除腹胀,避免肠粘连。
(三)宜取半卧位
术后24小时,改为半卧位,可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切口的震动和牵拉痛,以利于恶露排出。
(四)产后尽早排尿
手术后,会给产妇放置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导尿管。拔管后,要尽早排尿,否则易引起尿路感染。
(五)多吸吮,促进子宫收缩
剖宫产后子宫收缩相比顺产者会慢一些,而婴儿的吸吮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有些初产妇担心哺乳会影响切口愈合,实际上恰恰相反)哺乳会减少子宫出血,子宫收缩得越快,切口复原得越快。促进子宫收缩的最佳办法是让产妇哺乳,婴儿吸吮乳汁会刺激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可压迫血管,减少出血,促进切口恢复。
(六)定时查看刀口及恶露
剖宫产产妇的家属或母婴护理人员应定时查看腹部刀口的敷料有无渗血。手术后应有恶露排出,量与月经量接近或略多,流血过多或无恶露排出均属于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
【案例分析】
剖宫产后护理要点包括:1.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2.多翻身促排气、排恶露;3.宜取半卧位;4.产后尽早排尿;5.多吸吮,促进子宫收缩;6.定时查看刀口及恶露。
【案例导入:场景二】
案例:张女士6小时后肠道已排气,其丈夫想去为她准备午饭,于是询问护士,剖宫产后饮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给予剖宫产术后的饮食指导。
二、剖宫产后的饮食
剖宫产产妇不同于顺产产妇,尤其表现在饮食上,要跟顺产产妇的饮食区分开来。
(一)术后6小时内禁食
剖宫产手术后,由于肠管受到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损,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术后易有腹胀感。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应禁食,6小时后可以喝一点温开水,刺激肠道蠕动,等到排气后才可进食。
(二)少食易产气的食物
剖宫产产妇能够进食后,可以先摄入一些促进排气的食物,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腹胀,并使大小便通畅。易发酵或产气多的食物,如糖类、豆类、牛乳类等,要少食或不食,以防腹胀。
(三)排气后先以流质食物为主,再过渡到正常饮食
大量排气后,术后的剧烈疼痛会影响产妇食欲,胃肠功能还没恢复,肠蠕动仍然很缓慢,很有可能会便秘。所以在排气后,应选择流质食物,如稀粥、米粉、藕粉等,然后改为半流质食物,如蛋汤、粥、面条等,可根据产妇的体质而定,饮食逐渐恢复正常。应禁止早食鸡汤、鲫鱼汤等油腻肉类汤和催乳食物。
(四)不宜过饱
剖宫产手术时肠道受到刺激胃肠道正常功能被抑制,肠蠕动相对减慢。如多食会使肠内代谢物增多,在肠道滞留时间延长不但可造成便秘,而且还会产气增多,腹压增高,不利于康复。
(五)导尿管拔出后要增加饮水量
插导尿管本身就可能引起尿路感染,阴道排出的污血也很容易污染尿道,通过多饮水、多排尿,以防泌尿系统感染。
(六)合理饮食,促进切口愈合
蛋白质及胶原蛋白能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感染概率。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各种瘦肉、牛乳、蛋类等。维生素A能够逆转皮质类固醇对切口愈合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鱼油、胡萝卜、番茄等食物中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主要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
三、剖宫产后的恢复操
应在切口拆线后指导产妇做恢复操 (一)深呼吸运动
1.产妇仰躺于床上,两手贴着大腿外侧,将内的气缓缓吐出。 2.两手往体侧略张开平放,用力吸气
3.一面吸气,一面将手臂贴着床抬高,与肩呈一直线。要天( 4.两手继续上抬,至头顶合掌,暂时闭气。
5.一边呼气,一边把手放在面部上方,做膜拜状姿势。
6.最后两手慢慢往下滑,手掌互扣,尽可能地下压同时呼气,呼完气之后,两只手放开恢复原姿势,反复做5次。
(二)下半身伸展运动
1.仰卧,两手手掌相扣,放在胸上。 2.右腿不动,左膝曲起。
3.将左腿尽可能伸直上抬,之后换右腿,重复做5次 (三)腹腰运动
1.产妇平卧在床上,旁边辅助的人用手扶住产妇的颈下方。 2.辅助者将产妇的头抬起来,此时产妇暂时闭气,再缓缓吐气。 3.辅助者用力扶起产妇的上半身,产妇在此过程中保持呼气。
4.最后,产妇上半身完全坐直,吐气休息,接着再一边吸气,一边慢慢由坐姿恢复到原来的姿势,重复做5次。
四、剖宫产后瘢痕的养护
瘢痕是手术后切口留下的痕迹,通常呈白色或灰白色,光滑、质地坚硬。在手术切口结2-3周后,瘢痕开始增生,这个时候,局部会发红、发紫、变硬并突出皮肤表面瘢痕增生期持续3-6个月,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停止,瘢痕也逐渐变平变软,颜色变成暗褐色,这时瘢痕就会出现痛痒现象,尤以刺痒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大量出汗或天气变化时常常感到刺痒难以忍受。对此,产妇不要害怕,瘢痕的刺痒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自行消失,对于瘢痕要小心地护理。
(一)手术后遵医嘱对切口进行护理,直至结痂自然脱落。 (二)如瘢痕出现刺痒,可遵医嘱涂抹外用药止痒。 (三)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紫外线刺激形成色素沉着。
(四)改善饮食,多食水果、鸡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代谢功能。切忌食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五)保持瘢痕处的清洁干燥,及时擦去汗液。不要用手搔抓、用衣服摩擦搬痕等方法止痒,以免加剧局部刺激,促使结缔组织炎性反应,引起进一步刺痒和隆起。
【案例分析】
剖宫产后饮食注意事项包括:1.术后6小时内禁食;2.少食易产气的食物;3.排气后先以流质食物为主,再过渡到正常饮食;4.不宜过饱;5.导尿管拔出后要增加饮水量;6.合理饮食,促进切口愈合。
【达标测试】
一、单选题。
1.剖宫产术后可以进食的时间是( )。 A.4小时 B.5小时 C.6小时 D.排便后 E.排气后
2.剖宫产术后饮食原则不包括( )。 A.术后6小时内禁食 B.少食易产气的食物 C.排气后可直接过渡到普食 D.不宜过饱
E.合理饮食,促进切口愈合 二、判断题。
1.剖宫产后产妇身体不适,可暂停母乳喂养。 ( ) 2.剖宫产后第二天即可开始做恢复操。( ) 3.剖宫产后应多翻身促排气、排恶露。( )
4.剖宫产术能够进食后,不需要牛奶的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