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三:文言文:传统文化类

专题三:文言文:传统文化类

来源:99网
 .

专题三:文言文

第3讲 传统文化类

【考点解读】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考查有明确要求: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由于近年北京中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我们在规定的考查篇目中甄选了传统文化类的文言篇目,同样注重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面。

传统文化类文言文,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技艺(《活板》、《核舟记》),表现技艺的高超,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得以传承和弘扬。考查点与传记类无异:常见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和用法、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主旨、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分值在10分左右,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知识梳理】

文言文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常考篇目,我们按照题材选取《核舟记》和《活板》两篇说 明文。

《核舟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文体类似于现代说明文。通过“核舟” 这一工艺品,表现技艺的精湛,弘扬工匠精神。

《活板》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说明制版、印刷的程序,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创造精神。

【精华提炼】

1. 规律:

题型: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题型。

考点:实词、虚词、句式、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断句和文言文句子翻译等几个方面。 2. 方法技巧:

传统文化类文言文,大多都是对于传统技艺的说明介绍,所要做答好这类阅读题,既要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又要侧重对于传统技艺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考点突破】

.

.

《活板》

【2017 西城期末】

阅读《活板》,完成第6-9题。

活 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6.与“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缟素 B.可以调素琴 C.睿素无北伐之志 D. 素湍绿潭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持就火炀之 就: .(2)旋刻之 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9.阅读原文和【链接材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2分) 【链接材料】

20世纪80年代,王选教授成功设计和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印刷工效大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印刷界的”。

从雕版印刷到毕昇的活版印刷,从铅字印刷到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每一次汉字印刷的都是一次进步,相比以往,新技术都更具有 ① 、 ② 的特点。 【2016 通州一模】

.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7—10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节选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节选

【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 ②契:刻的文字。 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 【丙】古代造纸流程图

① 浸泡:将树皮、麻等原料切碎,置于沟溪中浸泡至发软。 ②搅灰:将原料掺入火灰或放进石灰水中搅拌、沤浸。 ③ 蒸煮:原料入桶,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 .

.

④ :将原料清洗后,置于石墩,用木锤反复捶打,制成泥膏状的纸浆。 ⑤抄纸:抄纸槽内放置清水,放入纸浆,用抄纸帘反复捞浆,形成薄片状的湿纸。 ⑥ :将湿纸挤去多余水分,逐张扬起,晒干或焙干,即制成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每字为一印 .

②一板印刷 .

B.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②一板已自布字 ..C.①以纸帖之 .D.①乃密布字印 .

②木格贮之 .②莫不精工坚密 .

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②自是莫不从用焉

A.①他的字印是我的弟侄辈得到的。 ②自然是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B.①他的字印是我的弟侄辈得到的。 ②从此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C.①他的字印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②自然是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D.①他的字印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②从此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9.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材料【丙】第④⑥幅的内容,填在横线上。(2分) ..... ④ ⑥ 10.毕昇制作活字的材料是 ① ,蔡伦造纸的原料是 ② ,与雕版印刷和沉重的简牍、昂贵的帛书相比,它们的共同优点是 ③ 。你从古人的发明创造中,获得的启示是 ④ 。(4分) 【2016 怀柔一模】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7——10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

.

.

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①屈盘之,乃以生铁陷②其间,泥封炼之③,锻令相入④,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⑤耳,暂假⑥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⑦,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⑧锻坊⑨,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⑩,濯⑾尽柔面⑿,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⒀。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柔铁:熟铁。②陷:这里指将生铁包嵌进去。③泥封炼之:用泥将它封起来冶炼。④入:这里是“相熔合”的意思。⑤伪钢:沈括认为这种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钢,所以称其为伪钢。⑥假:借。⑦生铁自熟:生铁自然就成了熟铁了。⑧磁州:地名,今河北磁县。⑨锻坊:炼钢铁的作坊。⑩筋:这里指面筋。⑾濯(zhuó):洗,制面筋时需用水洗去淀粉。⑿柔面:这里指制面筋时用水洗去的淀粉。⒀皆系地之所产:都是产地不同造成的。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素”字与“有奇字素无备者”中 “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可以调素琴 B.红装素裹 C. 睿素无北伐之志 D. 素湍绿潭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__________ (2)每锻称之,一锻一轻 翻译:__________ 9.阅读【甲】文,完成活板排版的步骤。(4分)

设置铁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平版面

10. 作者为清楚地对事物进行说明,这两段文字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甲】文中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生动地说明用这种方法所刻的字薄的程度;“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密布的字印用平板按压后十分平整的特点。【乙】文中用_______比作________,突出“百炼成钢”的特点。(2分)

.

.

《核舟记》

【2017 通州期末】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核舟记》选段,完成第7—10题。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7.给第①段划线句子添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B.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C.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D.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8.第③段划线句“神情与苏、黄不属”中的“属”在这里解释为“ ① ”。我们还学过含有“属”的文言文句子是“ ② ”,在这句话中“属”的含义是 ③ 。(3分)

9.文中鲁直“如有所语”。他在与东坡说些什么?结合语境,发挥想象,为两人设计一组对话。(2分)

鲁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任选一角度为下面链接材料与《核舟记》选段设计一个能够进行比较的问题,并给出答案。(2分) 【链接材料】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

.

【注】①轴:画卷。 ②物色:观察。 ③逮:等到。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 东城二模】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第8-10题。(共10分) 【材料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材料二】

顺、康间,吴门有顾德麟号顾道人者,工琢砚,果出其手,端溪、龙尾之精工镌凿者固不待言,即村常石,随意镂刻,亦必有致,自然古雅,名重于世。德麟死,艺传于子,子不寿,媳邹氏袭其业,俗称顾二娘,又名顾亲娘者是也。常与人讲论,其言曰:“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其意乃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也。其所作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邹无子,螟蛉二人俱得其传,惜死其一。邹死,仅存一人名公望号仲吕者,实邹女之侄而冒姓顾,然亦无子。 .

(选自徐珂编撰 《清稗类钞》)

①指清朝顺治、康熙两位皇帝。 ②指江苏苏州、南京一带。③端溪为溪名,龙尾为山名,二者附近皆产砚石,它们与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④村名。,音lè。 ⑤养子的代称。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轩敞者为舱 砚为一石琢成 ..

.

.

B.石青糁之 乃石之本来面目 .. C.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 D.若听茶声然 然亦无子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⑵艺传于子,子不寿 译文:

10.从材料二对顾德麟、顾二娘两位制砚名家作品的评价中,选出更贴合材料一里核舟艺术特点的一项,并简要阐述你的理由。(两条理由即可。4分) 答:

【2016 西城二模】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7–9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核舟

记》)

.

.

【乙】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7.解释下列语句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尝贻余核舟一 贻: (2)凿木人长寸许 许: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翻译:

9.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 ① ”两字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一个“ ② ”字来概括。甲文中第二段依次介绍了船舱、船篷、小窗、雕栏和 ③ ,乙文第一段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所举的一个事例是 ④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2016 海淀二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5-7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

(选自《核舟记》)

【乙】

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选自《世说新语·巧艺》,有删改)

注:①[顾长康]东晋画家顾恺之,字长康。②[裴楷]字叔则,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的大臣、名士。③[识具]见地,才略。④[目精]眼珠。⑤[妍蚩(chī)]也作“妍媸”,美和丑。⑥[阿堵]这个,此处指眼珠。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能以径寸之木 以: .(2)尝贻余核舟一 贻: .(3)左手倚一衡木 衡: .(4)或数年不点目精 或: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高可二黍许 翻译: (2)此子宜置丘壑中 翻译:

7.【甲】【乙】文段所写的王叔远、顾长康都有精湛的技艺,但其技艺又各具特色。【甲】文段写奇巧人王叔远在雕刻时,讲究 ① ;【乙】文段写顾长康在绘画时,讲究 ② 。(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

.

【考点突破】 《活板》

【2017 西城期末】 参: 6. C(2分)

7.(1)就:靠近。 (2)旋:随即、立刻。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8.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评分标准:3分。

9.简易神速(快捷、效率高)、贮存方便、节约成本。 评分标准: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2分。 【2016 通州一模】 参: 7. C(2分) 8. D(2分)

9.打浆(制浆);晒纸(晾晒)。(2分)

(提示:每空1分,能概括该图文内容的两个字即可)

10.①胶泥(燔土);②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③共同优点是:使用方便,造价低廉(答出一点即可满分);④启示:从善于发现问题,肯于钻研,敢于创新等任意一个角度,写出自己获得的启示即可。(提示:每空1分) 【2016 怀柔一模】

.

.

参:

7.(2分)C. 睿素无北伐之志

8.(2分)(1)印完后再用火烤让药物(松脂等物)熔化 (2)每次锻打都称称重量,锻一回轻一回 9.(4分)药蒙铁板、放置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烤 10. (2分)濯尽柔面取筋来比喻锻铁成钢

《核舟记》

【2017 通州期末】 参: 7.B(2分)

8.类似 示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共3分。每空1分)

9.示例:鲁直:子瞻兄,你看书上记载的赤壁的位置,似乎与实地不符。 东坡:确实如此,古人多有误记。 (共2分。想象合理、符合语境即可)

10.示例:问题:核舟雕刻者与鼠画作者的技艺精湛的表现有何不同? 答案:一个是“奇巧”,一个是“逼真”。 (共2分。问题1分,在此基础上答案1分) 【2016 东城二模】 参:

8. A 评分:2分。

9.(1)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2)(死前,德麟)将手艺传给了儿子,但他儿子寿命并不长。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第一小题中,关键词“比”和句子的基本意思对即可;

第二小题中,关键词“寿”和句子的基本意思对即可。

10.示例:看法:自然古雅。理由:自然是指王叔远雕刻核舟“因势象形”,他利用桃核修狭的特点——中间高宽处为船舱,刻八窗、许多文字、箬篷,船首尾5人,栩栩如生;古雅则指雕刻的主题,以苏轼和朋友泛舟赤壁为题材,其间还刻有颇有意境的对联等。 评分:共4分。其中,选出贴合的评价,2分;理由2分,主要结合材料一中核舟呈现的主要特点谈,两条理由,每条理由1分。 【附录】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

.

顺治、康熙年间,吴门有位顾德麟号顾道人的人,擅长雕琢砚台,如果砚台出自他的手,用端溪、龙尾出产的石头精工细作雕琢的砚台本就不用说,即使是 村普通的石头,依着它本来的样子雕刻,也一定有情致,自自然然古朴高雅,在社会上名重一时。德麟过世,死前将手艺传给了儿子,但他儿子寿命并不长,之后儿媳邹氏承袭了这门手艺,大家平时叫她顾二娘,又叫她顾亲娘。她时常和人谈论制砚,曾有这样的话:“砚台是一块石头雕琢而成,一定要圆浑活泛而且丰腴润泽,才能见到雕刻的妙处。倘若死板干瘦感觉很硬,这是石头的本来样子,那么你的雕琢打磨体现在哪儿?”她的意思是效仿明朝铸造宣德炉的想法。她的作品古雅而且兼有华美之感,在当时确实没有与她匹敌的作品。邹氏没有孩子,她的两位养子都得到了她的真传,可惜早夭了一位。邹氏过世后,仅留存一个叫公望号仲吕的,实际上是她的侄子而假冒姓顾,但他也没有孩子。 【2016 西城二模】 参:

7.(1)赠(或“赠送”) (2)上下(或“左右”)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8.(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 (2)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

9.示例:①灵怪(或“奇巧”) ②奇(或“神”)

③刻字 ④凿了一个长约一寸、能自动行走的木人。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2016 海淀二模】 参:

5.(1)用 (2)赠送 (3)同“横” (4)有时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 6.(1)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2)这位先生应当置身在深山幽谷中。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7.示例:①依据木头原来的形状进行雕刻,各有各的情态 ②根据人物的特点描摹,力求传神(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