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之高铁酸盐篇 — 导学案
考纲展示: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方程式 学习目标:
1、掌握以高铁酸盐的制备和应用为切入点的工艺流程题的分析方法
2、培养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1、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其性质应用
2、以高铁酸盐为载体的学科内综合(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电化学等)的灵活应用 教学设计: 知识储备:
高铁酸盐(钠、钾)是六价铁盐,有效成分是高铁酸根,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能通过氧化作用进行消毒。同时,由于反应过后的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铁[Fe(OH)3],在溶液中呈胶体,能够将水中的悬浮物聚集形成沉淀,能高效地除去水中的微细悬浮物。即:高铁酸盐同时具有氯气和明矾[KAl(SO4)2 . 12H2O]的净水效果,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净水剂。 一、以高铁酸盐的制备为载体,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例1:(2011江苏模拟)
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原理为: 3NaClO + 2Fe(NO3)3 + 10NaOH=2Na2FeO4↓+ 3NaCl + 6NaNO3 + 5H2O Na2FeO4+2KOH=K2FeO4+2NaOH 主要的生产流程如下:
1
(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图中“转化”是在某低温下进行的,说明此温度下溶解度(K2FeO4) ____溶解度(Na2FeO4)(填“>”或“<”或“=”)。
(3)反应的温度、原料的浓度和配比对高铁酸钾的产率都有影响。 图1为不同的温度下,Fe(NO3)3不同质量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图2为一定温度下,Fe(NO3)3质量浓度最佳时,NaClO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①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___℃,此时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 ②若NaClO加入过量,氧化过程中会生成Fe(OH)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Fe(NO3)3加入过量,在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
4Fe(OH)3+8OH—+3O2↑。在“提纯” K2FeO4
中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_______溶液(填序号)。 A.H2O
B.CH3COONa、异丙醇 C.NH4Cl、异丙醇
D.Fe(NO3)3、异丙醇
二、以高铁酸盐在生产中的应用为载体,考查新情境中,灵活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2012新课标Ⅰ 28题)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例3、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可充电干电池 ,右图为该电池
2
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的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 。
反馈练习:
1、(2005江苏14题).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 C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2、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湿法、干法制备高铁酸盐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湿法 强碱性介质中,Fe(NO 3 ) 3 与Na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溶液 干法 Fe 2 O 3 、KNO 3 、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和KNO 2 等产物 (1)工业上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 2 FeO 4 )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
3Zn(OH)2+2Fe(OH)3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 。用异丙醇洗涤的目的:。(2)高铁酸钾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其处理水的原理为,。
(3)干法制备K 2 FeO 4 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自我反思:
3
1、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应该掌握什么化学知识?能力层次应达到什么要求?
2、我还欠缺什么?
3、错题反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