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五彩池 科目: 语文 提供者:李桂芸 《五彩地》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作者抓住了水池的数量、大小、深浅、形状的特点和池水瑰丽多彩的特点,具体形象地描绘出五彩地的美丽神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五彩池的赞美之情,表达了“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人读7个字。 2、 能从“奇异”、“闪耀”、“漫山遍野”、“情不自禁”4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3、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了解产生奇异景象的原因,产生喜欢这个地方的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国思维发展心理学家对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进行了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情感像一种侦察机构,监视着思维活动,它能促进或组织工作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心情低郁时则思路阻塞,缺乏创造性。四年级的小学生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情感不稳定,情绪波动大,但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教好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抓住兴奋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时,我们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进行学法指导,以“导”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遵循媒体组合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从“审美教育”、“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几方面指定教学目标。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努力使视、听、读、讲、思、议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又能获取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动态教学系统。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以文字形式让其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中间缺乏形象的声像资料的依托,那是很困难的事。在教学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运用图片、视频、动画,把课文的内容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获得真切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自读、自创、自探、自悟。这样使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美好愿望,融思想教育与“艺术审美”为一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对象: 四年级 课时:第 二课时 单位: 大兴区滨河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产生喜欢这个地方的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的水颜色各异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学习兴趣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五彩池》,五彩池是九寨沟湖泊的精粹,它以秀美多彩、纯洁透明的景象闻名天下,让我们随着作者去感受五彩池的美丽景色吧! 六、总结全文: 变幻的色彩使五彩池显得格外美丽,格外神奇,五彩池真让人陶醉,另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真是人间仙境,传说中的五彩池不在天上,就在人间! 质疑: 请你打开书,上节课同学们提出在老师引领下梳理问题,明确培养学生质疑、了许多问题,有的我们已经解决本节课学习重点。 梳理能力 了。这节课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呢? 整体感知: 请你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五彩池给你总的印象是怎样培养归纳总结能自由发言,归纳总结 的? 力 (板书:美丽、神奇) 仔细阅读课文,感受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 组织讨论交流 1、“满山坡”、“数不清”、“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2、从“大的面积将近70多平方米,水深近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3、从“站在山上„„铺展在眼前” 4、从“有的上边的池水„„多种色彩” 1、自学。 请你默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五彩池的景色美丽、神奇。边读边画词或句子。 2、小组讨论。 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想和同学们说说吗?下面就进行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在组内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谁读书批画、自主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给更多的学习,在交流中成同学听? 看出五彩池数量多。 看出五彩池有深有浅。 看出五彩池的色彩多还好像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还好像一幅彩色地图,还好像一幅漂亮的壁挂。 看出五彩池神奇美丽。 长。 配乐朗读: 指六人分别朗读描写五彩池样子和水的颜色的内容。 感受五彩池颜色奇异的美丽 总结全文: 变幻的色彩使五彩池显得格外美丽,格外神奇,五彩池真让人陶醉,另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真是人间仙境,传说中的五彩池不在天上,就在人间! 七、教学评价设计 回到整体感知课文,使文章浑然一体 整体感知课文 1.无数的水池在( )的阳光下,闪耀着( )的光辉,好像是( )宝石。 2.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 ),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城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 )的,有像( )的,有像( )的,有像( )的„„ 3.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4.认真读课文,然后思考: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天上的五彩池”,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 5.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赏美丽神奇的五彩池,请你为它写一段广告语。 八、板书设计 五彩池 美丽、 神奇 大 大 小 小 玲 珑 多 姿 九.教学反思 《五彩池》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美丽和神奇。本节课,教师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注意通过诵读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在学习2-5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五彩池的神奇美丽,教师让学生经历读书谈体会、想像再读书的过程,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语言的美,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在接读和配乐朗读的环节中,学生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充分的显现出来,朗读将课文的学习推向高潮。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确实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以读悟情,感受到了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