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来源:99网
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腺病毒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群体,腺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经常同时发生在集体儿童机构。人群血清学研究表明,腺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经常保留,直到2岁的抗体缺乏,并在2岁后逐渐增加。这与腺病毒肺炎有关80%发生在7~24月婴儿的临床观察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年龄组易感人群越多,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人数就越多,婴儿患腺病毒肺炎的机会就越大。腺病毒肺炎在中国北方常见于冬季和春季,夏季和秋季,在广州的高流行年份更为常见。这种肺炎在北京约占病毒性肺炎的比例20%~30%。

(一)病因

腺病毒是DNA病毒,1953年Robwz等人第一次从腺样体细胞分离。病毒颗粒含有D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中繁殖。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该病毒是一个完整的20面体结构,可以看到致病的核和外壳

(capsid),无囊膜,外壳直径约60~90nm外壳由252个子粒组成,其中240个子粒组成6组,形成20个三角形表面,12个子粒组成12个顶部,每个五个子粒的基部伸出一个\"纤丝\",使病毒体类似通讯卫星样构型。双股DNA基因组,分子量(20~25)×106,末端重复,5‘终端连接有蛋白质、感染性和核复制。

腺病毒在感染的细胞匀浆中非常稳定、耐寒,可以使用4℃几周内,-25℃几个月内保持其感染性,相对不耐热,紫外线辐射30min它的传染性可以灭活。酸碱度和温度的耐受性较宽pH6.0~9.5在室温感染力可在室温下保持。

现在知人腺病毒有42种血清型(命名为腺病毒)H1~H42),根据基因组的同源性、组内重组潜力等标准,可分为6个亚属(A~F)或被视为42种类型,属于6种类型。同一亚属腺病毒具有共同的致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腺病毒可根据其与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聚特征分为四个亚群。大多数类型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但有些类型会引起敏感人群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成人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最常见,而肺炎多为婴幼儿。3~8天,继上呼吸道感染、咽结膜热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之后。发烧高,病程长。一般来说,发烧是突然的1~3天,体温多38~39℃,以后逐渐升高,4~5天半数病例可达40℃以上,呈稽留热或不规则热型,高热持续7~10天,重症2周后退烧,个别病例发烧20天。中毒症状严重。抑郁、苍白、灰色,可能与中毒引起的外周血管收缩和病毒血症引起的全身病变有关。

临床可分为轻症和重症。

轻度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早期有结膜炎、咽炎、皮疹等腺病毒感染症状,热程短,持续7~14天,中毒症状轻微,一般无意、脑等并发症。肺体征和X线与一般支气管肺炎相似,病程10~14天,高烧急剧下降,一般症状迅速改善,肺阴影2~4周才能完全消失。

重症:中毒症状重,高烧可长达3~4周,大部分有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DIC等并发症,肺部病变长达1~4一个月后,肺湿了?声音不会消失很长时间。可能会发生极重型。DIC。

腺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如果高烧持续10~14天数以上但未改善,或热量下降后再次上升,或病情一度减轻恶化,应注意继发性细菌感染的可能性。Korppi观察报告显示,细菌感染常见于呼吸道腺病毒感染,尤其是肺炎。此时痰呈黄色,痰或咽拭子细菌呈阳性,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这个时候如果可以的话X线性检查显示肺部病变增多或新病变。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或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病情比普通腺病毒性肺炎更严重。

此外,腺病毒性肺炎儿童还可以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或副流感病毒感染,此时患儿病情也较单纯腺病毒性肺炎时严重。

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与年龄、病毒的毒性、免疫功能、继发性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有关。例如,幼儿腺病毒感染比老年儿童严重;7型比3型重;21型可留下肺不张、肺纤维化等长期肺损伤,可由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引起。

麻疹合并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征,除了腺病毒性肺炎的一般特征外,病情严重,病程延迟,恢复缓慢,并发症严重,尤其是心肌炎、喉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年轻组死亡率高,部分病例皮疹不典型,肺炎表现,应注意。

1.大多数呼吸道症状的儿童时咳嗽频繁,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4~6日后逐渐出现哮喘、发绀、鼻扇、三凹征、梗阻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晚期肺物理征是腺病毒性肺炎的特征。早期呼吸声粗,发烧4~5肺体征只有在天后才能出现。敲击呈浊音,呼吸声减少或干燥?声音,肺实际变化可以闻到管状呼吸声,然后逐渐闻到湿气?声音或扭曲发音,并增加,并有肺气肿的迹象。一些严重的病例在第二周结合胸膜反应或少量胸部积液,胸部积液可以分离腺病毒。

2.发病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3~5在那之后,可能会出现抑郁、易怒和嗜睡交替,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中毒性脑病。有时会有脑膜刺激征、腺病毒脑膜脑炎,或瞳孔两侧不同,呼吸节奏变化,脑水肿、脑疝。脑脊液一般无明显异常。

3.循环系统症状发生后,常出现面色苍白、发灰或发绀、皮肤花斑、四肢发冷、心率增快、心音低沉等症状,可合并心肌炎。30%~50%重症肺炎发病后6~14心力衰竭:尿少、水肿、心率增加、肝脾肿大。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T波或ST段变化和低电压。有些房间可能会出现1或2度的传导阻滞,偶尔会出现肺性P波。

4.消化系统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持续高热缺氧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严重胃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超过一半的腺病毒性肺炎患者有

轻度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严重腹胀、中毒性肠麻痹或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样品、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5.泌尿系统报告称,11型腺病毒性肺炎可在急性期出现轻度蛋白尿和少量细胞。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尿液可分离腺病毒。

6.网状内皮系统症状肺炎早期肝脾增大,全身淋巴结增大,消退缓慢。个别病例血清蛋白降低和转氨酶升高,表明肝损伤。

7.红色丘疹、斑丘疹和猩红热样皮疹可发生在其他病例的早期。早期容易被误诊为麻疹和猩红热。虽然扁桃体上石灰样小白点的出现率不高,但也是本病早期的特殊体征。

主要依据:①6个月~2岁婴幼儿;②持续高烧、稽留热或放热、咽峡炎、结膜炎、麻疹等皮疹;③中毒症状重,早期嗜睡;④肺体征出现较晚,一般在高热中4~5天后能听到湿性?⑤抗生素治疗无效;⑥当肺体征不明显时,X片状阴影出现在线检查中;⑦血白细胞总数较低,绝大多数病例从不超过12.0×109/L,多少于中性粒细胞0.7,碱性磷酸酶和中性粒细胞氮蓝染色低于化脓性细菌感染。

上述临床表现可疑为腺病毒感染。如有条件,应采用咽拭子病毒分离、双血清抗体检查或免疫荧光技术、各种酶技术、放射性免疫试验、凝血和细胞吸附技术等早期快速诊断方法。但最终的诊断取决于临床、病毒学和血清学的综合分析。

1985年,北京儿童医院提出临床分类如下:①轻型:发热38℃

左右,持续5~7天;有轻微嗜睡、易怒等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并发症。②重型:发热39~40℃,持续7~10天空;易怒或嗜睡、意识障碍、反应迟钝、心率增加、肝脏、腹胀等。;呼吸困难症状和缺氧表现程度不同;肺内外并发症,如胸膜炎、中毒性心肌炎等。③极重型:持续高热11~14天以上;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发绀。

1.血象

白细胞总数约62%病例在10.0×109/L以下,36%在(10~15)×109/L之间,淋巴细胞主要分类,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可在继发感染时增加。血液涂片检查: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和四唑氮蓝染色一般低于正常儿童或细菌性肺炎。

2.病毒学检查

由于腺病毒感染很常见,临床特征与其他病毒感染非常相似,因此很难最终诊断腺病毒感染,因此需要以下特殊的诊断方法。

(1)病毒分离:这是研究病毒的最早方法。其成功率取决于能否收集足够的活病毒样品,并找到敏感组织。最好在发病当天收集标

本,阳性率为86%,6~10日采集阳性率下降至15%,标本为喉,鼻,咽拭子或鼻洗液,采集到的标本迅速接种敏感细胞原代或传代的上皮细胞如人胚肾,Hela,KB或HEp-2都对腺病毒敏感,病毒感染几天到几周后出现特征性细胞病变变。病变的早晚因病毒类型和病毒感染量而异。病变的特点是细胞先变圆,然后变成球形,增强光的折射。许多病变细胞聚集在一起,就像一串葡萄。

(2)双血清凝血抑制试验: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和试验,抗体滴度增加4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虽然只提供一复习诊断,但仍然有价值。

(3)快速诊断方法: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应用,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结果可靠,但只能作为可追溯性诊断,因此国内外开展了快速诊断方法。

①免疫荧光技术:早期腺病毒性肺炎儿童咽部脱落细胞直接,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查技术是早期快速诊断方法之一,儿童鼻咽脱落细胞涂片,每张涂片有50多个分散完整的细胞,直接方法是抗病毒特异性抗体球蛋白标记荧光素直接与标本病毒抗原结合,20W在高压汞灯的特殊荧光显微镜下,阳性细胞在特殊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发生黄绿色荧光。间接法是将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标记在抗病毒抗体球蛋白第二抗体上,检测抗病毒抗体与病毒抗原抗体的结合物。直接方法简单,特异性强,但不如间接方法敏感。间接方法可以通过标记一种第二抗体来检测各种病毒抗原,其敏感性高于直接方法。1979年后,长春开展了腺病毒性肺炎免疫荧光技术诊断研究,报告

直接阳性率为74.4%,间接法阳性率为88.6%。

②免疫酶技术:为了提高敏感性,国外将标记荧光素的抗病毒抗体和同位素125I或酶结合形成放射性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荧光酶技术,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技术,其基本原理与免疫荧光技术相同,只是在病毒抗体球蛋白或抗病毒抗体的第二抗体球蛋白上标记酶而不是荧光素,这些酶标记物可以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在保持免疫酶活性和酶活性的前提下,形成酶标记的免疫复合物,结合免疫复合物上的酶,当遇到相应的基础时,催化无色基础,使其水解、氧化或恢复,产生可溶性或不溶性的有色产品,该产品的出现反映了酶的存在,然后指示抗原抗体特异反应的发生,从而进行诊断,免疫酶技术分为:A.用于检测生物组织或细胞中的抗原、抗体等成分,B.用于检测生物体液和组织培养液中的抗原抗体及其它成分,a,酶标记抗体法:儿童咽部脱落细胞中腺病毒的抗原,只需要整个操作过程2~4h,据长春报道,该方法与传统实验室病毒分离和双血清凝血抑制试验的一致性相比,是一种直接的方法83%,间接法.7%,b,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该方法比酶标抗体法更可靠,其敏感性与放射免疫相似。

Salomon对比免疫荧光、免疫酶联和组织培养的三种诊断技术,结果表明免疫酶联和免疫荧光是诊断大多数呼吸道病毒的可靠方法,但对腺病毒的诊断不如组织培养敏感。

③聚合酶链反应(PCR):它是世界上最敏感和特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检测腺病毒DNA,比分离病毒更敏感、更快。只要标本

中有腺病毒,无论是引起肺炎的腺病毒还是难以培养的肠道腺病毒,都可以使用PCR还可用于研究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变异与致病性关系。

3.免疫功能测定

腺病毒性肺炎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病情严重的细胞免疫抑制明显。

(1)白细胞吞噬功能下降:下降程度与病情程度有关,恢复期明显上升。白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是对感染的暂时抑制。

(2)PHA皮试反应减弱:严重低反应者均为重度儿童,随病情恢复,PHA皮试反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升。

(3)放射性同位素渗透法:急性期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H-TdR渗透率低,病情严重者明显减少,3H-TdR低渗透反应T细胞对PHA增殖反应减弱。

(4)急性期IgM增高,IgG及IgA减少,逐渐恢复正常。 (5)血清补体C3:轻者偏高,重者偏低。

(6)血清溶菌酶水平显著提高:在感染状态下,嗜中性粒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更新率和单核细胞代谢活动的增加在身体的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4.血气分析及血乳酸盐测定

根据北京儿童医院的观察,对重症腺病毒性肺炎有呼吸衰竭的人有助于判断预后。pH小于7.25,二氧化碳分压大于9.0kPa以及严重的低氧血症(吸入40%氧分压低于上述氧浓度时7.0kPa)(或)高乳酸盐

血症(血乳酸盐检测值大于正常值)+2标准差)病死率高。

X胸片改变早于肺体征,早期肺纹理增加,模糊,然后在肺内带和下部有不同大小的片状病变,随着疾病的发展,病变密度增加,病变增加,分布广泛,有些相互融合成大病变,右侧多于左侧,肺阴影开始消退两周,3~6一些病例可能有胸膜反应或少量胸积液和肺气肿。

(一)治疗

腺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和综合治疗措施。加强护理,确保休息、营养、新鲜空气和液体,积极预防和治疗感冒,危重儿童应注意纠正缺氧、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治疗,包括镇静、咳嗽哮喘、心脏、氧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1)加强护理,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整洁,室温20~22℃,相对湿度55%~56%。在急性期,儿童应保持安静的

休息,以减少身体对氧气的消耗。

(2)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清除呼吸道痰,使儿童侧卧,避免痰堵塞呼吸道窒息。并应经常抱起孩子或改变姿势,翻身,以促进肺炎的吸收。

(3)保证入量,注意营养:每天热量209.2~251.0kJ/kg,液体量60~80ml/(kg·d),婴儿的剂量可能太大,而大儿童应该相对较少。对于高烧、喘息或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儿童,由于不明显的失水过多,总液量可能较高。急性儿童容易发生钠潴留,因此钠的摄入量不应过多,一般不合并腹泻,不应超过3mmol[相当于生理盐水

20ml/(kg·d)],静滴液可以10%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制成4℃1或5℃1混合物。静滴速度应控制在5m1/(kg·h)以下。有明显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可用1/2~1/3等渗含钠液补足累积丢失量,然后用上述液体维持生理需要。

(4)早期供氧:呼吸困难轻微,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或感染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属于副粘性病毒,呈球形,直径125~250nm,有包膜,单股RNA,有四种类型,四种类型分为四种类型A、B这种病毒可以分离在原代猴肾细胞或原代胚肾细胞中。因为这种病毒是从日本仙台一个儿童的死者中分离出来的,也叫仙台病毒。

加强护理和体育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疫情期间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幼儿园集体机构感染腺病毒时,应采取隔离措施观察咽部病毒阳性持续时间,隔离期应超过2周。此外,3、4、7型腺病毒口服活疫苗在研究中具有预防作用,重组后的腺病毒活疫苗将是一种理想的活疫苗,使身体对腺病毒呼吸道感染产生免疫力,对肠道局部轮状病毒产生免疫力。

食疗方:

材料: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

做法:各药共煮汤服用,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材料:百合50克,薏米200克

做法: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天1剂。 材料:核桃仁、冰糖30克,梨150克

做法:一起绞碎,加水煮衣服。一1勺,一天3次。 材料: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梨1-2个,适量冰糖。 做法: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一起煮,将梨煮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病人吃什么好:

①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主食可以是米饭、面条、馒头、面包等,副食可以是肉、鱼、蛋、家禽和豆制品。一般每天早餐加一个鸡蛋,午餐和晚餐加肉2-3两。

②高烧、食欲不振可以吃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馒头、馄饨等。肉末炖蛋、肉圆、蒸鱼等副食,每次都是2-3小时吃1餐,每日6餐。也可吃流质如牛奶、豆浆、米汤、麦乳精、藕粉、肉汤、鸡汤、炖蛋等,每日6餐。因流质供应热卡与营养素不足,故不宜长期采用。

③多吃清热生津的瓜果,如梨、西瓜、黄瓜、冬瓜、菱角、桔柑等。

病人不适合吃什么:

避免辛辣、咸的食物。戒烟,喝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