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自杀患者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来源:99网
中外医学研究 201 1年12月 第9卷第35期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垆,.考粤园地。_一≯ ≯∥蕾 ∥||≯曩i◇ ≯0 00 。。 ≯ 。 。≯ 黟≯ 。 0-。。 蓐。1l l56例自杀患者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陶正惠 景谷县人民医院(云南景谷666400) 【摘要】 目的 了解分析自杀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积极的护理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对56例自杀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析。结果干预。 20—40岁年龄段自杀比例最高,占56%,其次是61~70岁老年人占20%,自杀原因排序依次为恋爱婚恋问题、家庭矛盾、 心理异常、躯体疾病。结论由恋爱婚恋问题致使自杀不容乐观,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 【关键词】 自杀;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自杀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现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随着社会 例。婚姻状况:未婚32例,在婚24例,其中离异7例,丧偶1例。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自杀信息登记表,进行分析研究, 的发展,科学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躯体 疾病已有了更多的治疗措施,死亡率有所下降,而自杀的死亡率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自杀方式及原 因。在患者经过笔者所在科初步抢救处理后病情稳定时,由值班 却有增无减。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1000人自杀,自杀 已成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本文对2005年1月~2008年11 护士按照登记表上的内容与患者家属交流,获取所需信息。 2结果 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56例自杀患者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从 而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2.1 自杀方式占1.79%。 服药(包括服农药、镇静催眠类药物、乙醇和其 他药物)自杀46例,占82.14%涪0腕9例,占16.07%;跳楼1例, 2.2自杀原因,详见表1。 1.1一般资料56例自杀患者,年龄10—70岁,平均40岁。文 化程度:小学23例,高中22例,大专及高中以上11例。职业:工 人8例,农民14例,学生5例,服务业12例,离退休7例,下岗10 表1不同年龄自杀的主要原因 3讨论 高,竞争的压力也不断增大,自杀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公共卫 资料显示21—40岁年龄段自杀患者所占比例 生问题,显著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但自杀作为一个疾病是 3.1结果分析最高,达57%,其次是61~70岁的老年人,占18%,41—60岁年 龄段所占比例最小,占11%,这可能与其年龄阶段承受的压力大 小有关。21~4O岁年龄阶段的患者,无论是恋爱婚姻、家庭还是 事业都处于不稳定期,加之生活节奏快、竞争剧烈、就业困难、养 家糊口和教育子女的任务重,以及对名誉的追求等,均使其处在 紧张和激烈的心理冲突中,如不能有效调节这些心理冲突,缓解 可以进行治疗和预防的,对自杀患者不仅是解决躯体问题,还必 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2.1 注重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和 应对措施,抓住救治过程的各个环节,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实施 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防止再次自杀。 3.2.1.1家庭矛盾因素对这类患者要多与其交谈,积极争取 压力时,他们会选择逃避,而逃避最好方式是自杀,而61~70岁 家庭其他成员的帮助,尽力排除其顾虑,对可能解决的矛盾做些 调解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外在环境,使其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 的温暖,并帮助其分析自杀行为的后果、危害性。 3.2.1.2恋爱、婚恋问题此类患者大都感情脆弱、依赖性强, 在护理操作中动作应轻柔,忌粗暴,语言朴实、诚恳,对患者过激 的行为、语言不能有丝毫的反感、嘲讽,以自己良好的医德、满腔 老年人中,家庭矛盾导致自杀占60%,可能为此人群由于退休导 致收入减少或子女不孝,或丧偶与子女同住有生活习惯差异等导 致家庭不和谐;其次为躯体疾病,老年人由于躯体老化,老年病增 加,因担心增加家庭负担而自杀。而4l一6O岁年龄段自杀比例 最低,可能原因为:该年龄段人群家庭与事业已处于稳定期,即使 是家庭与事业不理想,他们也能理性看待问题,很少采取自杀这 种消极方式。10~20岁年龄段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异 常,其次是婚恋失败,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为学生,且正处于青春 期,家长过多关心学习成绩,升学压力过大,或因早恋等,对于这 些问题,他们缺乏应对技巧,以及与家长沟通不良等。 3.2护理干预措施热情、过硬的护理技术操作影响患者,使其意识到医务人员对其 生命的关注。 3.2.1.3人际关系问题这类患者大多悲观、失望,在感情上把 自己封闭起来,社会交往少遇事爱钻牛角尖,护理人员应与患者 多沟通、多交流、让其敞开心扉,释放心理压力。 3.2.1.4对伴有精神障碍者,应根据病情特点及疾病不同阶段,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 】32一 中外医学研究 201 1年12月 第9卷第35期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誊≯∥≯ ≯∥ 孛≯善 ≯ 毒 磐∥ 0≯≯≯≯≯曩≯≯ ≯≯≯≯势 毒 鼻≯≯曩 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对不能出门的老 年人要多上门访视,对有抑郁、自杀倾向的人要积极给予干预 措施 。 主动地了解其内心状况,并根据不同心理表现予以劝导、安慰和 鼓励,改善精神状况、稳定情绪,必要时送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3.2.2管理好自杀工具从自杀方式来分析,80%都会采取服 药自杀,因此家庭应做好农药和有毒药物的管理,药店对镇静催 眼类药的出售应严格数量,医院应做好毒麻药品的管理。 3.2.3重视预防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是“拯救 参考文献 [1]潘令仪,王祖承.自杀的国内研究概况[J].中国行为医学, 2005,7(4):669—670. 生命、重建希望”应从改良社会环境和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着手,建 立专门自杀预防和救治网络和咨询机构,有效帮助和妥善解决遭 受婚姻及家庭纠纷的人群,对在校学生,家长与教师都应关心保 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广泛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 [2]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69一】74. 【收稿日期】2011—09—16 治疗,增强他们的应激能力。对于老年人,社区应发挥积极作用, 小儿热性惊厥50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邵小平 京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北【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护理体会。方法50例住院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京山431899) 对2003年3月一2011年3月京山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热性惊厥的发作均与发热性疾病中体 温骤然升高有关,50例热性惊厥患儿经过发热期的细心观察与护理、惊厥发作时的规范急救护理均未出现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 对热性惊厥患儿,护理人员只要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和护理措施,及时止惊、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及减少后遗 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急救;护理 4,JL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分为单纯型与复杂型两 种 J,起病急,病情危重,如果抢救及护理措施不当常引起窒息、 外伤及反复发作的可能,部分病例可转变为癫痫。为此要求护理 人员必须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和护理措施,及时止惊、减少热性 惊厥的复发。现将2003年3月~2011年3月年笔者所在医院儿 科收治的50例热性惊厥患儿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有效吸痰, 防止分泌物吸人引起窒息,并托起下颌防止舌后坠,一边按压人 中穴,一边遵照医嘱尽快使用止惊药 。选用安定类药物时,静 脉注射速度要慢,以免引起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高热惊厥时还 要及时应用退热剂。 2.4氧气吸入无论患儿有无发绀,有惊厥先兆应立即给予吸 氧,惊厥发作时提高氧浓度,减轻脑组织缺氧。通过血气分析和 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一95%,根据不 同的血氧饱和度选择氧流量和给氧方式,使给氧达到理想效果。 2.5加强防护惊厥发作时为防止坠床、碰伤及皮肤摩擦受损 应加床栏,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同时将床上硬物移开,在已长牙 患儿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垫或开口器,以防舌咬伤。 3讨论 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患儿,共50例,男29例,女21例。 单纯型有43例,复杂型有7例。年龄为2个月一6岁左右。惊厥 时体温38.5 oc~39℃20例,39℃~40℃17例,40℃以上5 例,<38.5 oC8例。惊厥持续时问<5 rain 36例,5~10 rain 7例, >10 rain 7例。惊厥时伴上呼吸道感染38例,肺炎或支气管炎6 例,急性胃肠炎3例,化脓性扁桃体炎2例,其他1例。主要发作 形式为全身性发作,表现为双眼凝视、口唇发绀、意识丧失、呈全 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发病急,多发生在发热后12 h内。 2急救措施 2.1 常规护理措施病室应安静,床单应定期更换,护理治疗时 小儿热性惊厥是急症,各年龄期的小儿均可发生,但以6个 月一5岁婴幼儿最常见,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当体温 升至38.5℃~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 3 。热性惊厥发作 间应在固定时间进行,从而保证患儿的休息。 2.2发热的处理措施对患儿的体温情况进行监测,患者出现 体温上升会有四肢冰凉、呼吸加快、面色潮红、哭闹、食欲差、精神 状态不好等临床表现。尤其是曾出现过惊厥表现的患儿,更应对 时常引起窒息,继而发生脑缺氧引起脑水肿,因此抢救惊厥患儿 应争分夺秒,严密监护。治疗原则是止惊、退热,治疗原发病,防 止惊厥复发。防止热性惊厥发生的关键环节是做好惊厥前期的 密切观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此项措施对患儿的 预后情况非常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发作时的 急救与护理,充分认识到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重要性,掌握 其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体温上升过程中或体温超过38℃就容易 发生惊厥抽搐,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 袋冷敷等。 2.3热性惊厥发作时的护理发作时就地进行抢救,立即将患 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些柔软的物品,松解颈部衣 预防热性惊厥再发生的相应措施,如患儿有高温的表现,应控制 其体温低于38.5 cC,并对其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时给予相应 的救治措施,以保证患儿得到有效治疗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