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的临床分析

来源:99网
1032陕西医学杂志2017年8月第46卷第8期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的临床分析

黄祖东,李前,苏周生,李定明,周俊,秦军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茂名52500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对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

取接受单纯穿孔修补手术的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共11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 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感染相关指标(包括白细胞计

数X反应蛋白和术后体温恢复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 05)。传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〇. 05)。术后48 h,腹腔镜组术后48 hWBC和CRP均 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机体损伤少、术后并发症 少、感染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并不延长手术时间,可以作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首选手术方式。

主题词消化性溃疡/并发症消化性溃疡穿孔腹腔镜 @传统开腹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6. 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ssn. 1000-7377. 2017. 08. 021

Comparative study of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in treating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Huang Zudong,Li Qian, Su Zhousheng,et al.

Maoming City People r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Maoming 52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in treating pa­

tients with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ho had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and underwent operations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o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pen group and laparoscopic group. 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itu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 Blood loss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was much less than in open group (P〈0. 05).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obviously longer in the open group than in laparoscopic group (PKey words Peptic ulcer/Complications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Laparoscopes @ Traditional open sur-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溃疡穿孔 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治疗是消化性溃疡穿 孔首选治疗方式[1]。因此近年来对于穿孔的手术方 式,越来越多地采取单纯修补+术后药物治疗相结合 的方式[2]。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手 术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及医师的关注和认可。

比较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消化性 溃疡穿孔并进行手术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3. 28±15. 37)岁。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手术方式, 将患者分为传统开腹组(《= 58)和腹腔镜组(M = 52), 其中传统开腹组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

U. 02±12. 37岁,胃穿孔23例,十二指肠穿孔35例,

穿孔直径平均(1. 43±0. 53) cm,穿孔时间平均(10. 47±5. 93) h;而腹腔镜组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平

均年龄(43. 14±13. 49)岁,胃穿孔20例,十二指肠穿 孔32例,平均穿孔直径(1. 39±0. 42) cm,穿孔时间平 均(9. 94±6. 09) h。两组患者的一般病情资料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〇. 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予以

1 一般资料选取了 2013年1月至2016年6 月在我院因消化道溃疡穿孔需行修补手术的110例患

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36例,年龄24〜岁,平均

陕西医学杂志2017年8月第46卷第8期1033

患者静吸复合麻醉后,气管插管,体位为仰卧位,于腹 部正中做一切口,逐层分离,进人腹腔,探查腹腔情况 及病灶位置,吸出腹腔内积液,取部分病变组织送病理 快速冰冻切片诊断,排除癌性穿孔后,采用3-0可吸收 线沿器官纵轴平行缝合修补病灶,修补后使用温热的 生理食盐水冲洗腹腔,于小网膜孔附近放置引流管,必 要时在盆腔放置引流管。术后予以常规治疗护理,包 括胃肠减压96 h,抗生素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恢复 进食后予以奥美拉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治疗。

2.2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 接受静吸复合麻醉后气管插管,仰卧位体位。于脐部 上缘做一 1 cm切口,置人气腹针,充人二氧化碳建立 气腹,置人10 mm套管,改患者体位为头高脚低位,于 脐部套管内置人30度腹腔镜,观察腹腔情况及病变位 置。在左锁骨中线肋缘下方3 cm、右锁骨中线下肋缘 下方3 cm、麦氏点分别做一 0• 5 cm切口,置人5 mm 套管;吸除腹腔积液,显露穿孔位置,取病灶边缘组织 送快速冷冻切片诊断,排出癌性穿孔,后取3-0可吸收 线沿器官纵轴进行平行缝合。修补完成后使用大量温 热的生理食盐水冲洗腹腔,于小网膜孔(必要时另加盆 腔最低处)留置引流管。术后的治疗措施与传统开腹 措施相同。

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 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如术后恢复排

组另IJ 传统开腹组 腹腔镜组

术后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

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

手术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 术后体温恢复时间等进行比较,了解患者术后感染恢 复情况。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 0统计学软件进 行数据录人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 差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样本z检验进行比较分 析,组内采用配对样本z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 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 〇.〇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传统开腹组手术时 间(69. 32±20. 05)min 略长于腹腔镜组(62. 84±23. 37)min,但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_P>0. 05)。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10. 48±4. 39)ml明显少于传 统开腹组(53. 20±15. 57)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 05) 0

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传统开腹组患者术

后排气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P < 〇. 〇 5 ),住院时间 也显著长于腹腔镜组(P<〇. 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 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〇. 05)。腹 腔镜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患者比例也明显少于传统开 腹组(P<0. 05),见表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并发症(例)

切口感染

腹腔脓肿

粘连性肠梗阻

镇痛药物使用

n(d)3. 24±0. 321. 97±0. 53

(d)8. 95±1. 736. 04±2. 01

5852

101

51

20

(例)

92

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感染情况比较术后48h, 48hWBC和CRP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_P<0. 05)。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开腹组(P<0.05),见表2。

CRP(mg/L)手术前

术后48h

术后体温恢复时间

所有患者的WBC比术前有明显降低(_P<0. 05),而

CRP则明显高于术前(_P<0. 05),且腹腔镜组术后

组另IJ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感染情况比较(X ± 5)

nWBC(XIOVL)手术前

术后48h

(h)75. 39± 10. 4350. 93±12. 37

5852

17. 48±4. 0317. 97±5. 32

15. 01±2. 37*12. 42±2. 58*

25. 03 + 5. 2324. 37±4. 82

55. 38±5. 92*46. 08±5. 74*

注:与手术前相比,* P<〇. 05

讨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 成为越来越多外科医生和患者的首选,其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等特点,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腹腔镜手术 已逐步替代部分传统开腹手术[7]。我们的研究结果显 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接近,但术 中出血和术后恢复情况都明显占优势。同时由于腹腔 镜下视野比开腹视野更为宽阔,对腹腔可能残留脓肿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一种发生在胃或者十 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3 ]。 穿孔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发生于 十二指肠溃疡,但胃溃疡穿孔也并不罕见[4]。消化性 溃疡穿孔的治疗,对于没有手术禁忌的消化性溃疡穿 孔患者,手术为首选方案,由于内科药物的不断进步,

多数的穿孔患者进行单纯穿孔部位修补即可[56]。

1034陕西医学杂志2017年8月第46卷第8期

床研究,2014,31(4):813-815.[3] [4]

析[J].陕西医学杂志,2〇16,45(9):1193-1194.

合后穿孔病因的早期诊断[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 31(4) :316-318.

[5] 杜工亮,党星波,管来顺,等.急诊腹腔镜在消化性溃疡穿

孔诊治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〇15,44(4):466- 467.[6]

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 13(4) :681-682.

[7] 姚宏伟,修典荣,付卫,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切除的结

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J].中华外科杂 志,2014,52(12):919-923..[8]

的疗效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 (6): 860­863.

[9] 孙萍,王东强,刘伟,等.脓毒症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

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J].中华危重病急 救医学,2014,26(7): 516-518.

(收稿=2016-12-05)

的发现率更高,减少了腹腔脓肿的发生率M。另外,由 于机体损伤较小,恢复较快,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感染情 况缓解更快,我们研究中腹腔镜组的白细胞及体温变 化情况均好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

研究中术后48h两组患者的CRP都明显高于术前,这 一结果与白细胞的结果看似矛盾,实际上并无冲突。 由于CRP是创伤和急性炎症时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 期蛋白,是炎症和创伤的敏感指标[9]。而白细胞也是 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指标之一。但白细胞出现 峰值的时间最早,回落也最快,而CRP出现峰值的时 间则较晚,回落速率也较慢,因此术后患者体内的 CRP仍在升高与感染缓解并不矛盾。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 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机体损伤少、术后 并发症少、感染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并不延长手 术时间,可以作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首选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袁耀宗.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J].全科医学临

床与教育,2014,12(3) :243-246.[2]

陈翠,汪春莲.溃疡愈合质量的研究进展[J].医学临

张驰,甄海洋.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

陈钢,刘业星,庄哲宏,等.胃十二指肠穿孔保守治疗闭

彭玄杰,吴振兴.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

代高彬.两种不同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STAF及LAD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心房颤动预测价值研究

张蕾,曹秉振A

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济南250001)

摘要目的:分析STAF评分及LADS评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房颤动中的预测价 值,以期提高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诊断的效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判断及二 级预防措施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所有患者未能在就诊后24h 内做出TOAST分型判断。对124例患者分别采用STAF评分及LADS评分预测患者合并心房颤 动的几率,后续继续采用心电图、超声等手段检查患者是否合并心房颤动。以心电图检查结果为金 标准,计算STAF评分、LADS评分及STAF评分联合LADS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 房颤动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经连续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病情观察及随访,124 例患者中有25例确诊合并有心房颤动,发病率20. 16%,STAF评分21例判断为心房颤动,LADS 评分判断为心房颤动者23例,STAF评分联合LADS评分判断为心房颤动者23例。STAF评分 联合LADS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特异度97. 98%,灵敏度84. 00%,准 确度9 5. 16 %,均高于STAF评分单独预测和LADS评分单独预测。结论:STAF评分联合LADS 评分可快速、简单且较为准确的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及早开展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词缺氧缺血性,脑卒中心房颤动/诊断 @STAF评分 @LADS评分预测

中图分类号:R743. 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 issn. 1000-7377. 2017. 08. 022

A通讯作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中较为危重的类型,

又称脑梗死,约占到脑卒中的60%〜80%。急性缺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