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877 U (45)授权公告日(45)授权公告日 2015.03.04
(21)申请号 201420382352.3(22)申请日 2014.07.10
(73)专利权人扬州红人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城工业
园扬州红人实业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兵 刘杰 殷俊 袁俊 毛志伟
王旭光(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217
代理人王如意(51)Int.Cl.
F25B 40/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空调的回热管(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的回热管,提高了高温流体的散热量。空调的回热管,包括第一分液套、第二分液套和导管,第一分液套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分液套设有第一出口,导管两端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导管包括若干子管,子管于外表面与内表面间的壁体设有若干沿子管轴向贯穿子管的流道,子管壁体的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连通子管的所有流道,相邻子管密闭连接后,相连接的两端面的环形槽构成连通所有流道的环形通道;导管表面设有两个分别贯通至任意流道的开口,第一分液套、第二分液套套于导管外,第一分液套的第一入口、第二分液套的第一出口分别与导管的两个开口贴合连通。低温流体分布均匀,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效果好。 C N 2 0 4 1 8 7 8 9 7 U CN 204187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空调的回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液套(10)、第二分液套(11)和导管(2),第一分液套设有与冷凝器出液口连接的第一入口(12),第二分液套设有与蒸发器进液口连接的第一出口(13),导管两端设有与蒸发器出气口连接第二入口(20)和与压缩机回气口连接的第二出口(21);导管包括若干相互于端面密闭连接的子管(1),子管于外表面与内表面间的壁体设有若干沿子管轴向贯穿子管的流道(14),子管壁体的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槽(15),环形槽连通子管的所有流道,相邻子管密闭连接后,相连接的两端面的环形槽构成连通所有流道的环形通道;导管表面设有两个分别贯通至任意流道的开口,第一分液套、第二分液套套于导管外,第一分液套的第一入口、第二分液套的第一出口分别与导管的两个开口贴合连通。
2
CN 2041877 U
说 明 书空调的回热管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的回热管。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空调装置使用着多种结构的热交换器,其中,广泛使用的方式有回热管结构的热交换器。通常热交换器所使用回热管结构,如专利公开号为103162470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回热管各处接口分别连接冷凝器出液口、蒸发器进液口、蒸发器出气口、压缩机回气口,其中冷凝器出液口、蒸发器进液口间构成一条通路,蒸发器出气口、压缩机回气口间构成一条通路,两个通路互相隔绝,两种高、低温流体分别在回热管的两条通路中流通,节约空间,同时增加热交换。一般地,如专利公开号为103162470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外层通路连接冷凝器出液口和蒸发器进液口,流过低温流体,内层通路连接蒸发器出气口和压缩机回气口,流过高温流体,这种设置方式可节约空间,同时增加一步高温流体、低温流体的热交换,提高空调效率。
[0002]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的回热管,低温流体分布均匀,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效果好。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空调的回热管,包括第一分液套、第二分液套和导管,第一分液套设有与冷凝器出液口连接的第一入口,第二分液套设有与蒸发器进液口连接的第一出口,导管两端设有与蒸发器出气口连接第二入口和与压缩机回气口连接的第二出口;导管包括若干相互于端面密闭连接的子管,子管于外表面与内表面间的壁体设有若干沿子管轴向贯穿子管的流道,子管壁体的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连通子管的所有流 道,相邻子管密闭连接后,相连接的两端面的环形槽构成连通所有流道的环形通道;导管表面设有两个分别贯通至任意流道的开口,第一分液套、第二分液套套于导管外,第一分液套的第一入口、第二分液套的第一出口分别与导管的两个开口贴合连通。
[0005] 冷凝器出液口流入回热管的低温流体自第一入口进入某一节子管某一流道,然后流至该节子管的环形槽与下一节子管的环形槽共同构成的环形通道,经环形通道后,由于环形通道内流体压力均匀稳定,下一节子管的各条流道内流体压力相同,从而保证低温流体在后续各处的分布均匀,从而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效果好。[000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0007] 低温流体分布均匀,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效果好。
[0003]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08]
3
CN 2041877 U[0010]
说 明 书
2/2页
图2为图1实施例中子管构成导管的示意图;[0011]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12]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0013] 图5为图1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0015] 空调的回热管,包括第一分液套10、第二分液套11和导管2,第一分液套10设有与冷凝器出液口连接的第一入口12,第二分液套11设有与蒸发器进液口连接的第一出口13,导管2两端设有与蒸发器出气口连接第二入口20和与压 缩机回气口连接的第二出口21;导管2包括若干相互于端面密闭连接的子管1,子管1于外表面与内表面间的壁体设有若干沿子管1轴向贯穿子管1的流道14,子管1壁体的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槽15,环形槽15连通子管1的所有流道14,相邻子管1密闭连接后,相连接的两端面的环形槽15构成连通所有流道14的环形通道;导管2表面设有两个分别贯通至任意流道14的开口,第一分液套10、第二分液套11套于导管2外,第一分液套10的第一入口12、第二分液套11的第一出口13分别与导管2的两个开口贴合连通。
[0016] 冷凝器出液口流入回热管的低温流体自第一入口12进入某一节子管1某一流道14,然后流至该节子管1的环形槽15与下一节子管1的环形槽15共同构成的环形通道,经环形通道后,由于环形通道内流体压力均匀稳定,下一节子管1的各条流道14内流体压力相同,从而保证低温流体在后续各处的分布均匀,从而与高温流体的热交换效果好。[0017]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4
CN 204187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图3
5
CN 204187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4
图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