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紫菀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与分析
来源:99网
第31卷第4期 2014年8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GANSU COLLEGE OF TCM Vo1 3 J No.4 Aug.2014 亳紫菀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与分析 夏成凯 ,程(1.毫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毫州磊 ,李静 ,汪电雷 亳州236800; 236800;2.毫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3.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目的 比较亳紫菀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紫菀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亳紫菀的 不同药用部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不同药用部位紫菀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TLC分析亳紫菀根状茎、根、母根均在相应的Rf值处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阴性无干扰;HPLC法所 测紫菀酮含量大小依次为根>母根>根状茎,所测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良好。结论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为亳紫菀的产地加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亳紫菀;紫菀酮;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8450(2014)04-0030—03 该方 紫菀(Aster tatarieus L.f.)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 粗粉碎(过3号筛)1 g,加甲醇25 mL,超声处理 物紫菀的根状茎¨ 。《中华本草》称紫菀主产于安 徽毫州、涡阳(紫菀的主产区与地道产区,故称为 “毫紫菀”)及河北安国 。其性味辛、甘、苦、温,归 肺经,具有祛痰、镇咳、抗菌、抗癌等作用,主治气逆 咳嗽、吐痰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紫菀 酮是紫菀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了明确不同药用部位 紫菀酮的含量,规范药农的产地加工,本文采用薄层 色谱(TLC)法对毫紫菀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定性鉴 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不同药用部位 紫菀酮的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30 min,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 mL使其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菀酮对照品,加乙酸 乙酯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薄层色谱法(附录 Ⅵ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3 ,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 (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 醇溶液,加热至105℃,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 (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 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果见图1。 ,为毫紫菀的产地加工 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2998型紫外 检测器,Empower工作站,G硅胶板(薄层层析用)。 1.2材料 紫菀酮对照品(2013年10月购于中国食品药 品检定研究院,批号20131002),乙腈(色谱纯),蒸 馏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亳紫菀对照药材(2012年11月采于安徽省亳 州市十九里镇小刘庄紫菀药材基地,批号 20121105),由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毫州职业技术 学院院长方成武教授鉴定为紫菀。 2方法与结果 豁;《 4 5 】紫菀母根部;2紫菀根部;3紫菀根状茎; 4紫菀酮对照品;5阴性对照 图1紫菀不同药用部位TLC图 2.1薄层鉴别 分别取已经分离为根状茎、根、母根的紫菀药材 收稿日期:2013—11—1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J2011Z260),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I250) 作者简介:夏成凯(1982-),男,讲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 3O— 第31卷第4期 2014年8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GANSU COLLEGE 0F TCM VoJ.3l Nn4 Aug.2014 2.2含量测定 量浓度为0.1 1 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3供试品溶液制备分别称取已经分离为根 2.2.1色谱条件 色谱柱采用C 。一AgilentHC (4.6 mm×250 mm,5 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96: 4),检测波长为200 nm,柱温为40℃,流速为 状茎、根、母根的紫菀药材粗粉(过3号筛)约1 g, 精密称定,置50 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 20 mL,称定质量,40℃温浸1 h,超声处理(功率 250 W,频率40 kHz)15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质 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 即得。紫菀不同药用部位HPLC图见图2。 1.0 mL/min,理论塔板数按紫菀酮峰面积计应不低 于3 500。 2.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紫菀酮对照 品5.5 mg,加乙腈适量溶解,定容至50 mL,制成质 暮().tJ60 0・()50 【1.(埘0 0・()3() 主().()8 ()-()6 0.04 ().(J20 ().()2 ()・()l{{) () ) 0.0O A紫菀酮对照品;B根状茎;C母根;D根 图2紫菀不同药用部位HPLC图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质量浓度为 0.11 mg/mL的紫菀酮对照品溶液2,4,6,8,10, 20 L,在上述“2.2.1”项下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 峰面积值,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 回归方程为:Y=110 770X-164 000,相关系数r= 0.999 8。结果表明,紫菀酮量在0.068~4.660 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SD值为1.9%( =6),表明样品在24 h内稳定。 2.2.7重复性试验取“2.2.3”项下已制备的根 状茎供试品溶液,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平行 测定5次,每次进样2O ,测定峰面积,根据峰面 积结果计算RSD值为2.05%(n:5)。说明重复性 良好。 2.2.8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紫菀根状 2.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质量浓度为 0.11 mg/mL的对照品溶液,按照“2.2.1”项下色谱 茎样品约0.5 g,共5份,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紫 菀酮对照品适量,按照“2.2.3”项下供试品的制备 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5份,按照“2.2.1”项下色谱 条件测定,得到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值为 1.86%(n=5)。结果见表1。 条件连续进样5次,每次进样20 L,记录峰面积, 计算紫菀酮峰面积的RSD值为1.02%,表明仪器的 精密度良好。 2.2.6稳定性考察取“2.2.3”项下已制备的根 状茎供试品溶液,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 在0,2,4,6,8,12 h进样20 L,测定峰面积,计算 2.2.9 亳紫菀不同药用部位样品测定 分别取 “2.2.3”项下亳紫菀不同药用部位供试品溶液 20 txL,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根据峰面 31— 第31卷第4期 2014年8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GANSU COLLEGE OF TCM Vo1.31 No.4 Aug.2014 l 0.503 5 0.502 8 0.504 5 0.498 6 0.501 5 1.007 0 1.005 6 1.009 0 0.997 2 1.O03 0 0.502 2 0.502 2 0.502 2 1.523 1 1.463 1 1.483 5 1.470 2 1.445 4 100.92 97.04 2 3 4 5 98.17 98.05 96.03 98.04 1.86 0.502 2 0.502 2 积计算紫菀酮的含量。由表2可见亳紫菀不同药用 部位主要成分紫菀酮的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母 根>根状茎。结果见表2。 表2紫菀不同药用部位紫菀酮含量 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母根>根状茎。因此该方 法为传统的产地加工毫紫菀时是否除去有节的根茎 (习称“母根”)及除去后的母根是否作为废弃物处 理等提供必要的依据。通过对毫紫菀各药用部位进 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产地加工时除去的母根含量 较高,因此建议除去的母根可以进一步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22. 『2]牛倩,王德群,刘耀武.亳州栽培药材的历史变迁[J].安 徽医药,2010,14(2):232—234. 3讨论 [3]修彦风,程雪梅,刘蕾,等.不同紫菀饮片中紫菀酮比 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2):59—61. 亳紫菀的各药用部位(根状茎、根、母根)通过 TLC法分析其均在相应的Rf值处显相同紫色的荧 光斑点。此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可以用于毫紫菀 [4]房慧勇,单高威,秦桂芳.等.紫菀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 活性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5):73— 77. 药材的定性鉴别。 采用HPLC法对亳紫菀各药用部位(根状茎、 根、母根)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其主要成分紫菀酮的 [5]吴瞍,王国艳,谷丽华,等.HPLC法测定紫菀中紫菀酮含 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8):738—740. [编辑:陈正君]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 content of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in Radix asteris in Bozhou Xia Chengkai ,Cheng Lei ,Li Jing ,Wang Dianlei (1.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Bozhou 236800,China; 2.Anhui University of TCM,Hefei 230001,China; 3.Bozhou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Office,Bozhou 2368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ontent of shionon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edicinal materials of Radix 0steris.Methods TLC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medicinal part of Radix asteris.HPLC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shionone.Results By TLC,rhizoma,root and mother root showed the fluorescent spots in same color with corresponding of Radix asteris and had no any interference.By HPLC,the content of shionone was in the fol— lowing decreasing order:root,mother root,rhizoma.The precision,stability,repeatability and recovery were all good.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convenient and accurate,also in high eficiency of separation.It can be further fused in processing Radix asteris in production place. Key words:Radix asteris:shionone;TLC;HPLC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