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2016年 5 月第 1 卷第 2 期Vol.1, No.2, May. 2016
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应用
袁 嫣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ICU,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入住我院ICU的患者113例为对照组,以2016年1~3月入住我院ICU的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ICNSS评估患者护理需求,适当调整护患比。对比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考核评分与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与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ICNSS调整ICU患者的护患比配置,能够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护理评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6.02.0.02
重症监护室优于患者病情危重,并且病情变化较快,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要求很高,本文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给予ICNSS评分系统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包括工作量、工作时间、心理压力等,总计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6~12月入住我院ICU的患者113例为对照组,以2016年1~6月入住我院ICU的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72例,女41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4.62±12.57)岁;APACHE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18.24±4.11)分;其中外科手术后43例,重症胰腺炎37例,消化道大出血21例,急性中毒6例,其他6例。观察组男75例,女47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2.±13.25)岁;APACHEⅡ评分(19.02±4.35)分;其中外科手术后47例,重症胰腺炎38例,消化道大出血 24例,急性中毒7例,其他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即以相同的护患比将患者分配给管床责任护士。
观察组在患者入住ICU时应用ICNSS评估患者护理需求。ICNSS共16个项目,涵盖血压心律、呼吸功能、营养状态、重要脏器供血情况、睡眠质量、情绪状态、身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其评估结果能够客观反映患者所需的护理工作量。根据ICNSS评分,适当调整护患比:①得分16~22分,以护患比0.5:1安排护理人员;②评分23~32分, 按护患比1:1安排护理人员;③评分33~40分,按护患比1.5:1安排护理人员;④评分超过40分,按护患比2:1安排护理人员。
1.3 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病房环境4个方面,总分100分。对比两组护理考核评分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共调查全科护理人员26名)。护理考核评分根据我院护理部制订标准,包括基础护理(15个项目)、急救护理(15个项目)、消毒隔离(5个项目)病区管理(5个项目)、沟通协作(5个项目)、病历书写(5个项目),总计100分。
2 结 果
2.1 患者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n(%)]
组别
n
压疮
计划外拔管医院感染
其他
总计
411(3.28)(9.02)719(6.19)(16.81)
观察组1222(1.)3(2.46)2(1.)对照组1133(2.65)5(4.42)4(3.54)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患者入住iCu时间、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入住ICU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x±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n122113
入住ICU时间5.24±2.14*9.35±2.
护理满意度93.66±2.45*82.46±3.6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护理考核评分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考核评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考核评分与护理人员工作
满意度对比(x±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n2626
护理考核评分92.41±3.68*84.24±4.11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91.46±4.22*83.65±3.7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ICU护理工作紧张而繁重,优化护理资源的配置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ICNSS(下转66页)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66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2016年 5 月第 1 卷第 2 期Vol.1, No.2, May. 2016
3 讨 论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通常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1)个体患者体质因素。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或是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的患者来说,其对于对荧光素钠的耐受性较差。(2)当患者出现畏惧、恐慌等情绪时,其机体反应的易感性将大幅度加强。(3)如果患者处于困倦、疲劳等状态下时,将加强其机体的应激性,容易使其产生不良反应。(4)患者如果属于高敏体质或过敏体质,也将提高不良发育的发生率。在对照组中的1例男性患者,47岁,其皮试结果正常。然而,在进行药物注射后的9 min时出现了休克,在进行抢救后使其身体状态转为稳定。当细化、优化护理流程后,在检查前除去按照既定流程完成过敏试验,还需要仔细地询问患者与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嘱咐患者或家属在3 d前就服用抗过敏药物。在检查中应降低推注药物的速度,并对于普通患者的留观时间不低于1 h,(上接第62页)
低医疗器械的洗涤、回收、灭菌以及包装的不合格率,同时可以降低医疗部门感染的发生率。黄月霞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研究中的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供应室具有较强的服务性以及专业性,供应室的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供应室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质量意识,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
有过敏史的患者留观3~5 h[2]。为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针对整体检查流程中的患者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中观察、术后留观等等环节进行细化与完善[3]。
本此研究显示,细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地降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导方向,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路艳平,李建华.细化护理流程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
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373-3374.
[2] 王天宇,徐培英,彭 清,等.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并发症的观察
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5,11(23):2853-2856.
[3] 李红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及安全管理[J].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2011,27(17):67-68.
本文编辑:孙春宇
刊),2014,24(5):26-27.
[2] 李丽艳,王晓明.手术室特殊器械消毒供应专人管理的探讨[J].世
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5):187-187.[3] 田绪荣.手术室特殊器械消毒供应专人管理的探讨[J].当代医
学,2015,21(29):12-13.
[4] 杨旭东,周 璞.供应室清洗岗位前移对改善硬式腔镜器械清洗
质量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1):157-158.
[5] 黄月霞.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
息,2014,28(7):263-2.
参考文献
[1] 叶 茹.供应室器械消毒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
本文编辑:白 璐
(上接第63页)
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局部氧疗在长期卧床高龄肛周湿疹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能缩短治愈时间,对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余 芳.局部氧疗在长期卧床高龄患者肛周湿疹护理中的应用
[J].医疗装备,2014,06:53.
[3] 钟翠婵.骨科老年卧床患者肛周皮肤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
学,2010,16(18):126-127.
[4] 王晓亮,韩茂娟,张 青.氧化锌软膏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35
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03.
[5] 陈荷花,陈 群.达克宁粉联合局部氧疗应用于肛周湿疹的研究
[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1):4113-4115.
参考文献
[1] 卫 庆,俞继芳,邵利香.思密达局部外涂治疗腹泻患者肛周皮肤
损伤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3):70-71.
本文编辑:孙春宇
(上接第页)
调整ICU患者的护患比配置,能够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析其原因:①ICNS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根据患者病情,预测其存在的护理问题、所需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每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量,为进行护理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3]。②ICNSS量表的应用使临床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持适中状态,减少了护理人员的疲劳和紧张感,提高工作积极性与满意度[4],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总之,ICNSS量表的应用有利于优化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 芳.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
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3):1195.
[2] 黄开霞,刘 丽.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力
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估[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20-1421.[3] 王春凤.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评价ICU护理人力资源配
置状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1):79-80.
[4] 彭巧云.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07):98-100.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