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2020年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教学设计).doc

2019—2020年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教学设计).doc

来源:99网
《分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从分数到分式”,通过学生对熟知的实例的思考得出一些具体的分数与分式,然后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分析、类比,找出分式的本质特征,及它们与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归纳得出分式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实例进一步揭示了分数与分式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且引导学生去类比思考,从而得出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本节课教材的编写有以下三个特点: 1、背景:从典型实例出发引出分式概念.

2、思想:通过分数与分式的类比,渗透“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问题性:全部内容都是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而展开的.

本节课教材的以上三个方面特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

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的含义,能区分整式与分式.

(2)理解分式中分母不能为0,会求分式中字母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有意义.

(3)学会约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式与分数的类比,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

(2)通过“思考”、“观察”、“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分式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数学概念来源于实际,发展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思考”、“观察”、“归纳”等栏目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对数学的

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类比与观察,由学生自己抽象出分式的概念. 教学方法

“问题——活动——达成”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章前图,自学本章导言,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过去学过整式,请你举出几个整式的例子. 2、观察两个式子属于整式吗?

3、本章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10020v与

60,指出它们的特点,它们20v章前引言,是学习本章知识的一个“导游图”,通过对引言的学习,给学生展现一个全章知识的背景,初步了解本章将要学习哪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 问题 1、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应为______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______.

(2)把体积为200cm2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

2、请你观察式子S,V及引言中的式子

a10020v60有20vS,

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以上例子,你能归纳得出什么样的式子叫做分式吗?你能再举些分式的例子吗?

师生行为: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做一做,由学生思考后口

答结果,教师板书.

教师展示“大家谈谈”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总结出以下几点:

(1)这些式子与分数一样都是A的形式.

B(2)分数A的分子与分母都是整数.

B(3)这些式子中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然后教师再提一个问题:与分数对比,你能给这些式子起个名称吗?

到此分式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先由学生说出什么叫分式,然后板书分式的定义. 设计意图

1、“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2、通过分式与分数的类比,渗透类比思想,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建立实际背景,抽象出分式概念,

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三): 问题

1、分式与整式的不同点在哪里?

2、对于分式x,由于字母x、y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当

yx、y取具体数值时,它就变成了分数,请你举出几例.

3、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

教师提出做一做,把分数与分式建立起联系,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结构.“大家谈谈“,在于进一步把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使学生体会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同时也为本课内容提供一个具体背景.教师应强调由于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教师板书,当B≠0时,分式A才有意义.

B4、怎样约分? 活动(四)

练习:书中3页练习.此项活动教师重点关注分层训练.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有什么发现或体会?

学生思考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互相补充,师生共同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小结明确本节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

内容提示:

(1)学会了哪些知识、思想和方法? (2)你对数学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3)本节课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4)你对老师的教学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你准备采取什么方式与老师沟通? 布置作业

课本第4页、第6页习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