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性质组织犯罪与团伙犯罪之比较

性质组织犯罪与团伙犯罪之比较

来源:99网
南宁事委觉-校学捂 2009年第6期 性质组织犯罪与团伙犯罪之比较 黄永波 [摘依据。 要]对性质组织犯罪与团伙犯罪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正确把握性质 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严格界定性质组织犯罪,可为准确、快速打击性质组织犯罪提供法理 [关键词]性质组织犯罪 团伙犯罪 比较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09)06—0023—03 近年来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在人们面前 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 出现得越来越多,随着轰动海内外的“重庆打黑”进 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 程持续深入,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重庆开审的“打 罪集团。”而性质组织犯罪虽然也属于共同犯 黑大审判”和律师李庄涉嫌为成员辩护时作 罪的范畴,但它在我国尚属于新生的犯罪类型,其对 伪证的事件轰动了全国,警醒了国民。而随着一些富 社会的危害程度和影响力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团伙犯 豪“黑老大”案件的开审,暴力手段与市场垄 罪,同时还伴随有的现象。所谓组 断之间的利益链条也开始浮出水面。性质组 织,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是指 织犯罪已扰乱了国家经济秩序、危害地方经济环境 “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 和社会治安。性质组织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社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 会治安的一大突出问题,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居乐 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 业的一大祸害。打击性质组织犯罪和反 社会性质的组织”。全国常委会的相关立法解释 斗争将成为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护社会稳定和经 对此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即成立性质组织,应 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但由于人们对性质组织 当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形成比较稳定的犯罪组 犯罪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犯罪现象缺乏充分认 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 识,在司法实践中易出现定性不当,打击不力等问 本固定;(二)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或者其他手段 题。认清性质组织犯罪的构成、特征以及和其 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 他刑事犯罪特别是与团伙犯罪的区别,尤其在法规 经济活动;(三)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 竟合或事实竞合的情况下,与其他犯罪形态和行为 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 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对性质组织犯罪就能 众;(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 够准确地定性,快速地打击。 一人员的包庇或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 、概念的比较 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 会生活秩序。 团伙犯罪由来已久,可以说从有犯罪开始就有 团伙犯罪的记录。团伙犯罪在我国《刑法》上的名称 是共同犯罪,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对共同犯罪的 二、犯罪组织结构的比较 性质组织犯罪与团伙犯罪的组织结构严 定义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 密程度不同,团伙犯罪组织比较松散,团伙成员人数 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 较少,多则十个八个人,十个人以上的团伙是比较少 收稿日期:2009—12—01 23 2009年第6期 聿芸南宁事晏觉.校学据 的,少则二三个人。在团伙成员中基本上没有组织的 确。攫取非法的经济利益是性质组织得以长 概念,没有严格的内部纪律约束制度,他们属典型的 期存活、膨胀的前提和基础,每个性质组织都 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主要靠“江湖道义” 在以暴力为后盾从事非法的经济活动,谋求一定区 维系。他们能够凑在一起作案只是基于共同作案的 域或行业的经济垄断地位,以“黑”养“黑”。一些黑恶 目的而临时凑合在一起,作案完了往往又各奔东西, 势力也以合法的公司、企业等实体作掩护,从事违法 还有部分黑恶势力已由寻求权力保 成员之间联系较少,共同犯罪的犯意绝大多数是属 犯罪活动。另外,于临时起意,往往因作案的需要或者臭味相投而聚 护膨胀到自行猎取、掌控权力,从“以商养黑”“以黑 集在一起,他们没有长远的作案计划和目标。 护商”演变为“以红护黑”乃至“由黑变红”,甚至制 性质组织则有明确的领导者,成员比较 造、操控件,要挟,谋求经济利益最大 固定,内部有很明确的分工,而且层级清楚,有比较 化。黑恶势力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呈现出经济上漂 严格的内部纪律约束制度。在从事犯罪行为时,黑社 白、政治上染红的“升级”现象。 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一般从事幕后策划和 遥控指挥,不亲自参与现场行动,是一种严密、残酷 五、犯罪方式和手段的比较 的犯罪组织。这是界定性质组织犯罪与团伙 团伙犯罪采取的作案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可 犯罪之间最主要的区别。 能是采取公开的手段,也有可能是采取秘密的手段, 三、成员构成的比较 但大多数是采取隐蔽的手段;有暴力的手段,也有非 暴力的手段;有固定地域作案,也有流窜作案。没有 犯罪团伙的成员构成比较复杂,外地人、本地 比较固定的作案手法和比较固定的作案地域。只要 人、同学、朋友、狱友、流氓、小混混等,只要有相同的 有作案的机会,何时何地何手段都可以聚集起来并 趣味、爱好和目的都可以凑合在一起成为犯罪团伙 加以实施。在进行犯罪活动的前夕,犯罪团伙一般没 的成员,他们也常常时聚时分,成员之间没有固定的 有预谋,随意性比较大,而且不会纠集在一起,他们 关系。 中的一个人发现可侵犯的对象之后,便临时电话叫 性质组织的成员构成特征则比较明显, 来同伙一同作案。在作案中其目标明确、计划周全、 无论是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骨干还是积极 行动隐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参加者,大多数都是犯罪活动区域内的本地人,在当 性质组织犯罪采取的作案手段则比较单 地都有“响铛铛”的名堂,可以说是闻名遐尔,而且成 一,性质组织所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手段 员之间存在亲属、宗族、同乡、朋友、狱友关系的居 特征上,大多表现为强暴性,主要是暴力、威胁或者 多,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两劳”释放人员或多 以暴力、威胁为后盾的犯罪,通常表现为故意杀人、 次被治安处罚的人员,这些人以其“恶名”、“丰富”的 故意伤害、绑架、抢劫、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等伤 作案经验、反侦察伎俩作为“操纵社会”和“炫耀”的 害他人生命、身体以及财产的犯罪,且违法犯罪活动 资本,在当地网罗成员,从而形成一股的 主要指向群众,而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频率上,是 力量。 经常性地、一贯性地实施,即将暴力、胁迫作为获取 四、犯罪目的的比较 经济利益或者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手段。这些人受 私利的驱动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路吃路”的传 犯罪团伙作案的目的,就是非法获取挥霍和享 统狭隘地域思想的影响,其主要犯罪活动集中在成 乐的钱物。他们经常是在经济拮据的时候就纠集在 员的居住地及其周边地段。目前,在各级机关持 一起寻找作案的对象和机会,一旦得手即去挥霍、寻 续不断的严打高压下,黑恶势力不断翻新犯罪手法 欢作乐,寻求刺激,等到挥霍完了钱物,又去寻找下 和组织形式以逃避打击。他们更多使用言语恐吓、电 一个目标,周而复此,目标具有偶然性。为了钱物他 话滋扰、聚众摆势等“软暴力”行为来达到目的,采取 们可以铤而走险,不择手段。 围而不打、打而不伤、伤而不重的手段逃避打击。组 性质组织犯罪目的比较单一,目标很明 织头目趋于“幕后化”,不直接参与具体犯罪。一般成 聿芸南宁事妻竞:棱学捂 2009年第6期 员趋于“市场化”,临时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实施威胁 少数。团伙犯罪,大部分介于罪与非罪之间,有从一 恐吓行为。 般违法到犯罪,由轻罪到重罪,直至恶贯满盈的形 六、与权力关系的比较 成、发展轨迹,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 而性质组织犯罪因其组织的严密、成员较 团伙犯罪因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深受广 多而且主要成员相对稳定,并且是有组织地实施犯 大群众痛绝,是权力机关打击的对象,加上犯罪团伙 罪。性质犯罪组织多数以合法的公司、企业等 力量的微薄,无力拉拢收买国家工作人员为其提供 实体作掩护,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非法的勾当,其隐 保护伞,对其唯恐避之不及。团伙成员也想接近权力 蔽性、欺骗性很强,同时性质犯罪组织也在寻 机关以寻求保护,但他们不敢做也不可能做到,所以 求的保护,一些的因利益的驱使也 犯罪团伙与权力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是疏远 甘愿充当其保护伞,使其能暗地里,甚至明目张胆地 的。 以暴力为后盾从事非法的经济活动,谋求一定区域或 追逐超额经济利益、排斥正常市场竞争是黑社 行业的经济垄断地位。一旦其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则将 会性质犯罪组织显著的行动轨迹,他们通过违法犯 暴力、胁迫作为获取经济利益或者解决经济纠纷的主 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并以此支 要手段,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非作歹,威胁人民群 持性质组织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 众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破坏经济环境和秩序,达 包庇或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 到以“黑”养“黑”的目的。他们一旦犯案,其释放出来 成非法控制并造成重大影响,他们是有相当势力的 的能量和破坏力是巨大的,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很大 组织。性质犯罪组织往往以合法的身 的。 份出现,以合法的公司、企业等实体作掩护,从事违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 法犯罪活动,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环境中,黑 期,滋生性质组织的土壤和环境依然存在,当 社会性质组织对市场垄断程度进行人为掌控、试图 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性质组织犯罪仍 利用产生的市场垄断格局对市场价格进行人为操纵 处于活跃期,仍然是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稳定、影响人 和谋取暴利。性质犯罪组织虽有经济实力,但 民群众安全感、危害经济发展秩序、侵蚀党的基层政 也有客观需要寻求地方权力的庇护,所以,性 权的重要因素。“黑恶必除、除恶务尽”,打击 质组织存在官匪勾结,“黑白”两道合流,沆瀣一气的 性质组织犯罪的任务必然是任重而道远。 特征,他们通常通过金钱、美色、恐吓等贿赂、威胁手 段引诱、逼迫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其提供非法保护。 参考文献: 他们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各种类型的犯罪团 [1]关于审理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 伙和集团要生存,要发展,必然向演变,必然 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2000.12. 挖空心思向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渗透,编造“关系 [2]潘科锋,孙雪梅.办理性质组织犯罪案 网”,寻求“保护伞”。一些蜕化变质、堕落的党政 件座谈会纪要[N].,2010—1—15. 干部和干警往往与性质犯罪组织一拍即 [3]田宏杰.我国性质犯罪的成因分析.北 合,许许多多的犯罪分子依靠权力庇护恶性膨胀,发 京社科门户网.2009一ll一22 展成危害一方的恶势力。 七、社会危害性的比较 (作者:黄永波,南宁党校讲师。邮编: 530001) 团伙犯罪,因其团伙成员一般人数比较少,又是 属于松散型的组织,所以能积聚起来的能量相对也 责任编辑:黄传英 比较小。当然,极少数穷凶极恶的犯罪团伙成员杀人 责任校对:黄玉娇 越货作出惊天动地的大案也有相当数量,但毕竟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