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 杨胜来 油层物理-杨胜来 油层物理学3_
图文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油层物理-杨胜来 油层物理学3_图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剂,而很少采用N2和CH4
作混相剂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单组分P-V相图
1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2、双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石油和天然气是多种烃类和非烃类所组成的混合物,各地油气藏流体混合物的组成差别甚大。在原始油气藏条件下,有的呈单一气相为纯气藏;有的是单一液相的油藏;也有的是油、气两相共存,成为带气顶的油藏。
石油和天然气在从地下到地面的采出过程中,状态变化也很复杂,例如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气会从原油中分离,而凝析气则会发生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反凝析现象。
油藏开发前烃类混合物究竟处于什么相态?为什么开采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相态的变化呢?烃类的相态变化的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油气藏烃类:石油和天然气
特点:
2
(1)是多种烃类和非烃类所组成的混合物
(2)各地油气藏流体混合物的组成差别甚大
(3)高温高压状态下。
原始状态:
有的呈单一气相为纯气藏;
有的是单一液相的油藏;
也有的是油、气两相共存,成为带气顶的油藏。
变化过程:
从地下到地面的采出过程中,状态变化也很复杂,例如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气会从原油中分离,而凝析气则会发生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反凝析现象。
油藏开发前烃类混合物究竟处于什么相态?为什么开采过
3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油藏烃类的化学组成的复杂性是相态转化的内因。
外因则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是产生相态转化的外部条件。
本章将研究压力、温度变化时相态变化的规律。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主要内容
第一节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
第二节汽-液相平衡
第三节油气体系中气体的溶解与分离
第四节用相态方程求解油气分离问题的实例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PT
4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PT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状态方程是体系相态的数学描述方法。
对于一个组成不变的体系,状态参数压力、温度和比容(P、T、v)之间的关系用状态方程来表示:
F(P,v,T)=0
将状态方程以图示法表示就是相图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三维相图:P-V-T相图二维相图:P-V相图
P-T相图
三角相图:C1-C2-6-C7+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1、立体相图(三维相图)
5
以P、v、T三个变量为坐标作图。
利用立体相图,可以详尽地表示出各参数间的变化关系。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2、平面相图(二维相图)
在状态方程中,如果某一状态参数保持不变,则其它两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二维相图(平面相图)。
用二维相图来表示相态变化更直观和容易实现。石油工程中通常采用P-v相图(压力-比容图)和P-T相图(压力-温度图) 。
P-T图对于研究组成一定的体系的相态变化最为方便。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第三章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
6
3、三角相图
对于压力、温度一定,而组成变化的情况,则用三角相图表示。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体系的三个组分(1、2、3组分)。
三角形的边1-2代表两种组分(1、2)构成的混合物,而不含组分3,依次类推。
油层物理学Petro-Physics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