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80C196MC单片机的正弦脉冲宽度调制变频调速系统

基于80C196MC单片机的正弦脉冲宽度调制变频调速系统

来源:99网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第19卷第4期J.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Suzhou(EngineeringandTechnology)Vol.19No.42006年12月Dec.2006基于80C196MC单片机的正弦脉冲

宽度调制变频调速系统

张建辉,

许莹莹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要:设计了一种以80C196MC单片机为控制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开关器件的变频调速系统。80C196MC

单片机作为整个变频调速系统的核心,通过软件编程,产生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波形来控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速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度高,调速范围宽,谐波含量小,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80C196MC单片机;正弦脉冲宽度调制;变频器;异步电动机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79(2006)04-0067-04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日益成熟,交流调速正逐步取代原有的直流调速[1]。在变频调速系统中,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inusoidalPulseWidth

Modulation,SPWM)信号的生成方法及实现技术至关重要。就一般单片机而言,SPWM信号的输出占用了很多的CPU时间,当加减速时间很短时,不利于信号脉宽计算。80C196MC单片机是Intel公司专为三相电机变频调速设计的,其中,波形发生器WG使用硬件生成三相SPWM波形,直接控制驱动变频器的6个开关管,不仅编程简单,而且CPU可腾出大量时间进行各种运算,从而提高系统的调速性能。

笔者设计了一种以80C196MC单片机为控制硬件核心、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开关器件的变频调速系统,该系统能方便地产生三相SPWM波形输出,实现对异步电动机转速的调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系统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该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由主电路、控制电路和驱动隔

离电路组成。80C196MC单片机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接受来自外部的控制信息,按预定算法实时计算三相

SPWM波形数据,并产生3相6路SPWM信号,然后再经驱动电路去驱动逆变功率开关器件,完成三相SPWM逆变。系统硬件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1.1逆变器设计

图1系统硬件原理框图

为了提高工作可靠性,减小装置体积,尤其为了适应高速逆变时对开关频率的要求,主电路使用了智能功率模块IPM。本系统采用PM50RHBl20智能功率模块IPM,其内部有7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其中6只用于三相桥臂,1只用于制动,它以一个模块的形式就可构成三相逆变器。IPM中每个IGBT元件都设置有各自的驱动电路和多种保护,能够实现过流、过压、欠压及过热保

护等功能,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1.2控制电路设计

整个控制电路以80C196MC为硬件核心,再配以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控制接口和相应的外围电

———————————————————

[收稿日期]2006-09-02

[作者简介]张建辉(1979-),男,河南郾城人,讲师。

68

路组成(见图2)。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波形发生器WFG是80C196MC独具的特点[2]。此设置简化了用于产生脉宽调制PWM波形的控制软件和外部硬件,特别适用于三相交流感应电机。WFG可产生的3相无信号时间和操作方6路PWM波,它们有共同的载波频率、式。

运算、传送和控制80C196MC单片机完成信息的读取、

功能。EPROM27256作为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监控程序和运算数据表。

系统中变频器的给定信号由电位器设定后,经

80C196MC的片内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用以控制

波形发生器的载波频率,从而实现对输出逆变频率的控制和调节。

图2控制电路原理图1.3光电隔离及驱动电路

IPM门极驱动隔离电路如图3所示,该电路实现了80C196MC的SPWM信号与IPM的光电隔离,并实现驱动和电平转换功能。光耦采用6N137(高速光隔);三极管选用高频开关管,供电电压为15V,该三极管将来自光耦的TTL电平转换为IPM的门极驱动信号。

图3光电隔离及驱动电路2

2.1

软件设计

SPWM信号的产生方法

本系统采用图4所示的直接等效面积法[3]来产生三相SPWM信号。

π3π(2k-1)π2n2n2n设由整流器提供的直流恒值电压为Us,并设电机绕组

图4直接等效面积法中点与直流电压中点相连,则SPWM脉冲序列波的幅值为

Us/2。令第i个矩形脉冲的宽度为δi,其中心点相位角为θi,则根据面积相等的等效原则,可写成

Us=U・δim

2!πθi+2nθi-

2nππsinωtdωt=Umcosθ-cosθi-i+11π2n2n%\"#\"=2Usinπsinθ$&2nm

(1)

当n的数值较大时,近似地认为sinπ≈π,于是

2n2nδi≈

2.2

正弦函数表及V/F调制表

2πUm

sinθi

nUs

(2)

在该系统中,采用80C196MC的三相波形发生器WFG来产生SPWM信号。等腰三角形载波是由WFG的载波发生器产生的,其周期的计算公式[4]为

Tc=4WG_RELOAD(μs)

FOSC

(3)

其中FOSC为晶振频率;WG_RELOAD为重装寄存器的值。在一个三角波周期内,将比较电平值与等腰三角波变化的电平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有一定占空比控制脉冲。本文设定了正弦函数调制系数表,通过查表可以快速计算出正弦变化的比较电平值。

在考虑输出正弦调制脉冲的同时,还要考虑频率变化时的V/F曲线。根据给定频率的不同,系统中设定

第4期张建辉等:基于80C196MC单片机的正弦脉冲宽度调制变频调速系统

69

了一个电压频率调制系数表,使得输出电压随频率的变化按照V/F曲线设定的规律来进行。因此,最后得到的一相比较电平值的计算公式为

(m×COMP=ZERO±SINE)/216

到的数据。在WFG中心对称模式“下,有0”

(4)

其中ZERO为占空比为50%时的比较电平值;m为V/F调制表中查到的调制系数,SINE为正弦函数表中查

1/(2×fc)=FOSC

ZERO=1WG_RELOAD=1×222/FOSC8×fc

为确保得到正确的波形,应做到

(5)

[(m×SINE)/216]max≤ZERO

后根据异步电机的控制特性建立的正弦函数表和V/F调制表如表2所示。表1、

(6)

同时要确保数据取整时不引入较大的圆整误差,通常每个数据表中的最大数据应为总数据项的若干倍。最

2.3系统三相输出

该变频调速系统中,对逆变器要求同时输出三相对称电压。

在WFG中,三相共用一个电压频率调制表和载波频率,唯一不同的是相位相差120°。在正弦函数表中,如果单片机查到了A相的,就得到了B相正弦调制数数据,那么,将其查表指针后移240°

据;同理,后移120°,就得到了C相正弦数据。这样,在一个载波周期中,可以同时输出三路对称SPWM波。

若要改变电机的转向,只要将B相正弦调制数据和C相正弦调制数据交换即可实现。

2.4输出频率及电机转速调节

依据所设置的正弦函数表,能方便地调节逆变频率。在一个

调制周期中,载波个数是一定的,在每个载波中断内,对查表指针施加一个后移量。若后移量偏小,则查完整个正弦数据表所用的时间较长,相应的调制周期就长;反之亦然。因此,在载波中断程序中改变每次指针的后移量,就可以改变系统的输出频率,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2.5主程序流程

主程序根据启动速率、V/F曲线,并通过对模拟量的采

集来制定控制策略,根据不同的载波比实时计算开关频率和三相脉宽值。A/D转换采用查询方式实现,以避免中断嵌套引起SPWM波的偏移。由于采用了有完善保护功能的新型控制芯片80C196MC,只要在WG-PROTECT命令寄存器中写入相应的控制命令字,系统就能在发生故障时立即封锁脉冲,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主程序流程图见图5。

3结果分析

在载波频率为15kHz、输出基频为150Hz的条件下,对

系统输出波形进行了测量。其中电流波形如图6所示。由图

6可见,在载波频率很高时,较高幅值的高频谐波分量大部分

被具有低通特性的电机绕组所滤掉。而低次谐波分量很小,故电流波形接近于正弦波。

图5

主程序流程图

70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在系统调速实验中,对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负载实验。在保持三相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测量电电流值。在基频以下调速时,外加恒转矩负机基频以上及基频以下变频调速时的电机转速,以及输出电压、载;在基频以上调速时,外加恒功率负载。表3记录了相关的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表明,通过变频变压调速,可以很好地实现基频以下和基频以上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转速调节,其精度可达1r/min,且输出频率和转速都较稳定。

4结语

单片机80C196MC能方便可靠地实现双极性SPWM调制,特别适用于高频逆变场合。而智能功率模块

驱动电路和保护逻辑电路集成于一体,并具有智能化保护功能,特别适合于电机控制和IPM则将功率器件、

无源逆变器。实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运行良好,稳定度高,调速范围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参考文献:

[1]陈伯时.交流调速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孙涵芳.Intel16位单片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3]陈坚.电力电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MuhammadHRashid.PowerElectronics[M].PeasronPrenticeHall,2003.

TheSinusoidalPulseWidthModulationVariable-frequencySpeed-regulatedSystem

Basedon80C196MCMicrocontroller

ZHANGJian-hui,XUYing-ying

(School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EastChinaJiaotongUniversity,Nanchang330013,China)Abstract:Thispaperproposesanewvariable-frequencyspeed-regulatedsystembasedon80C196MCmicrocon-trollerandIPMpowermodule.80C196MCmicrocontrolleristhecoreofthevariable-frequencyspeed-regulatedsystem.Thesinusoidalpulsewidthmodulationwave-formisproducedbysoftwareprogramming,whichcontrolsIGBT'sconductingandshuttingoff,andfinally,theasynchronousmotor'sspeediscontrolled.Theresultsoftheexperimentprovethatthesystemhashighstabilization,widerangeinadjustingspeedandsmallcontentofthewaveinharmony,soithasacertainpracticalvalue.

Keywords:80C196MCmicrocontrollerbsinusoidalpulsewidthmodulationbfrequencyconverterbasynchronousmoto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