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分
析
摘要: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正常进行的基础。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基于工程造价本身的特点,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先对全过程造价进行更好的控制,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为建筑工程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方式,希望能够为业界相关工作的进步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
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建筑工程本身具有项目繁多、周期较长的特点,成本控制工作的展开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被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通过合理的管理模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合理管控,保证每个环节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为建筑工程及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全过程造价控制应用的重要价值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其不仅规模较为庞大、结构复杂,而且资金的占用率较高、建设周期较长,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很难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导致资金大量浪费,这对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而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造价控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其能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精准把控,在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进度的基础上,将资金的使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超预算问题的发生。近些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全过程造价控
制模式的优势更加凸显,不仅不会影响到建筑项目的功能、质量,同时也会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减少资源的浪费,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应用原则
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具有较多的优势,在应用该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全过程造价控制本身的价值。第一,以工程设计为着力点。在使用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模式的过程中,要以工程设计为主力点,把握好设计层面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问题,避免后期出现工程频繁变更的情况。第二,做好阶段动态化控制。在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重点内容,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做好阶段性动态化控制,根据不同阶段的重点环节选择有效的管控方式,预防、避免资金使用问题的产生。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
基于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价值,相关单位应当要加强全过程造价的控制,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1、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点
第一,决策阶段。在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相关决策人员具备较强的造价控制意识,带头做好准备工作,对方案进行逐条论证与分析,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要不断优化投资估算编制方法,根据现有的资料进行精准的投资额度估算,并进行财务规范和风险评估,围绕经济效益、技术层面等展开全面性的评估,对方案进行优中择优,从初始阶段就开始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控制。
第二,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要先建立全过程造价信息沟通机制,将设计阶段的各个环节与造价控制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展开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限额设计方法的应用,根据项目的投资估算、可行性报告等,对工程的初步设计总概算进行有效控制,强化设计成本的把控。与此同时,要适当引入监理机制,对设计的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保证施工图纸的造价能够符合预算的基本要求,这样能够避免反复设计而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
第三,招投标阶段。在招投标阶段,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保证中标价格的合理性。在实际情况中可以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模式来展开相关工作,为招投标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招投标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构建执行性较强的评价标准体系,朝着定量的方向发展,并且进一步明确工程量清单的内容,提升招投标环节的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行为影响了工程造价的合理管控。
第四,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导致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出现。因此,在对该环节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工期进行合理控制,做好施工进度的动态化管理,对可能会影响到工期正常展开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工程延期而导致造价超预算。同时还要重视施工现场的物料的管理和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定额领料制度,保证物料能够被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和损失的情况出现,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对现场的施工安全进行合理管控,通过远程管理和动态化监管来实现全面化的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所有的环节都能够正常进行,为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奠定良好基础。
第五,竣工阶段。在竣工阶段超预算的情况也是较为常见的,因此需要强化对该阶段的审查力度。在展开造价控制的时候,应当要根据竣工图纸以及相关资料来对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进行精准审核,以定额套价、取费标准为基础,做好细致的核实工作,将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工程超预算。
2、提升全过程造价控制效果的措施
为了有效提升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效果,应当要通过各种保障性措施加强全过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第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保证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效果,需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各个环节的信息流通和交换渠道,因此,单位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软件和硬件等方面的建设,适当在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信息化造价管理系统,从项目立项开始一直到竣工结束,将各种与造价相关的数据信息有效录入到系统中,利用系统本身的功能来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第二,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展开的过程中,除了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之外,还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技术、BIM技术等先进的技术。例如:BIM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完整的模型来发现并调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有效改进,这样能够节约大量的投资成本,多方并行、多角度来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也对促进建筑单位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当要以不同阶段的特点为基础,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将造价控制工作覆盖到整个工程项目中,实现全面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颜明玉.探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J].居舍,2018(25):195.
[2]沈新.探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J].科技风,2018(21):107.
[3]席红.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作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17):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