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博人致良知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自省个人感悟
每一个人成长谁没有跌倒过?谁哪有什么事没有经验都能做得好?所以能接受团体的人犯错,而且犯错的时候不是一味指责,而是藉由这个机会点又能够帮助他提升,大家就很愿意尝试,很愿意承担。你假如不接受犯错,每一个人扛起责任都很紧张、很恐惧,就不能把事做好。所以这些都是无形的风气,能接受犯错,犯错的时候不指责,反而是帮助他。有一段话我们再复习一下,这就是整个团体的重要风气,每一点、每一个风气,对整个组织的成败都是关键。“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在团体当中,见到人家有好的优点、好的贡献不能嫉妒,不只不嫉妒,还要随喜肯定他,随喜肯定赞叹他。肯定别人的时候内心非常的高兴,调伏自己的嫉妒心。这嫉妒心非常损害团体的和谐,甚至於嫉妒,再提升变陷害,那忠臣就麻烦了。
所以《弟子规》很重要,《弟子规》要变成家道,要变成团体的文化风气。“见人善,即思齐”;“道人善,即是善”,绝对不可以嫉妒。而且嫉妒之后对团体的伤害非常大,这就是不忠,不忠造的罪业很大,马上灾祸就要来了。“事君如天,古人格论”,这在《了凡四训》当中,“此等处最关阴德”。一个人的祸福是不是能积功累德,孝跟忠是最重要的,他不忠了,他损害的可能是一个团体,甚至是一个国家,那个罪业太大了。就像秦朝李斯陷害当时候一位很有学问读书人韩非子,把他害死了,本来可以利益整个国家的,他把他害死,最后他的罪报很快就现前。“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上讲的,他的儿子跟他被腰斩东市,从腰部切断,就下一代都没了。所以尽忠的人,世世代代都兴旺;不尽忠可能就断子绝孙,影响非常大。
我们看范仲淹是忠臣,八、九百年之后,他的家道还这么兴旺。有没有效法到他的精神?记不记得?来我们古文班复习一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挺
感动的还有好几个人在念,温故而知新,而且你念著念著,就把圣哲人的精神念到你的心里面去了。他一生没有任何埋怨,被贬了好几次,被贬到外面去还是在念著君王、念著他的国家。所以忠是真心,真心不会变,不是说领导对我们好就高兴,对我们不好就骂他,那个心变来变去不是真心。
再来,“见人有恶”,看到人家有缺点,或者有做错的事情,有缺点或者有恶的行为出现了,不指责。大家为什么说要善用其心?我们所讲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对自己会有影响,对他人、对团体一定有影响。有没有人说,我今天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对我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对别人也没有任何影响,有没有可能?除非你今天是稻草人统统不动。告诉大家,你变稻草人还是有影响,别人看到:怎么活成这个样子?什么都不动了不负责任,今天的工作你没做好,你还是给不好的影响。所以人每天不进则退,“学如逆水行舟”,德行还有这一生的价值不是进就是退,要用心去感受整个天地万物的道理、变化。今天我们看到人家有恶,我们马上对立、马上批判,自己的心有没有影响?有,自己的心又是傲慢、又是瞋恚、又是对人的不信任。看到他有一个缺点,就把他全部否定,我们贪瞋痴慢疑这些习气都在作用,怎么会对自己没有影响?
而且人假如不警觉,就会一直盯著人家的不好,慢慢的人家好都看不到。我们之前有说过,夫妻白头偕老的一句真言,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这一句我们都知道了,看了没有?还没看叫知识,这一句话还是这一句话,我还是我,我家还是继续吵。但这句话真去做了叫德行、叫智慧,你理解了又去做,解行相应,你的心性就提升上去。你就能包容别人的缺点,看到别人的优点,那你哪有不提升的道理!东北的王善人有一句名言,大家好好的体会,要记住,“找好处,开了天堂路”。找好处都找别人的好处,你看你都能找别人的好处,你的眼睛变慧眼,叫慧眼识英雄;你假如都盯著人家的缺点、不好,叫狗眼看人低。我们眼睛是要变成慧眼,还是要变成狗眼?你人不好好当,当成狗畜生,不是堕落了吗?所以这些俗话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示。
可能有人又说了,那难道都看不到缺点吗?看得到缺点是智慧,你能判断那是缺点。可是你看到了不是指责,不是成见,看到了是爱护他、怜悯他、帮助他,那叫悲智双运。可是我们现在没有慈悲,也没有智慧,反而变成执著,看到人家不好记在心上,愈看他愈不对劲,愈看那个缺点愈放大,那就顺著自己的习气了!所以王善人这句话能真做了,第一夫妻和谐。再来,孔子说“举一反三”,三不是一二三的三,三、六、九代表多,你能从一个处世的修养,延伸到对一切人。所以夫妻白头偕老是只看对方优点,不看对方缺点,兄弟、朋友相处能一辈子好合,也是什么?只看对方的优点,不要指责、不要挑剔对方的缺点。
你看这个心境,自己的心在提升,对别人?你看他的优点鼓励他,他愈来愈好。他会觉得我才这些优点,你看我妈妈都一直都看得到,都鼓励我;我先生都能看得到,我应该更好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他的羞耻心、他的志气被你给肯定、称赞出来了。假如硬是盯著他的缺点,一直看、一直指责,他最后说,那你觉得我就是这样,我坏给你看!有一句俗话叫破罐子破摔,你不肯定他、你都否定他,他最后就自暴自弃。所以我们用真心、用爱心,去跟我们身边的人互动,那整个团体、家庭的风气是绝对不一样。所以为什么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一句话对团体的风气影响有多大。不只一言,一个心境可以兴邦,一个心境也可以丧邦。就像这个心境,见人有善是什么心境?随喜、赞叹,这个家道就要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