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工企业新型劳务管理模式

施工企业新型劳务管理模式

来源:99网
施工企业新型劳务管理模式 张飞君.汪磊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C==j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为了增强竞争 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进行了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的分离,企 业的劳务作业都以劳务分包的方式进行,如何搞好劳务分包的管 为了理清劳务分包与专业分包、转包、挂靠及肢解口 分包的区别,下面从各种工程承接方式所对应的主体、 指向的对象、工程管理的方式及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合同 溢 理,将是未来建筑市场竞争的核心。针对目前施工企业对劳务分 效力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详见表1。 包管理的问题,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劳务管理 模式,即竞争型的劳务管理模式和带项目直管工人的劳务管理模 1.3劳务分包存在原因 式,并对这两种劳务管理模式的形成及优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劳务分包能在建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是 剖 关键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管理;竞争型劳务管理;带项目直管 因为国家的引导闭,另一方面,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 工人劳务管理 看,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C 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市场份额而进行大量投标,当中 文章编号:1007—7359(2017)01-0147-03 标工程过多时,企业会凸显出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及流 DOI:10.16330/j.cnki.1007—7359.2017.01.050 动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①企业工人不足。现在的企业管理层与劳务层基本 得到了分离,若因工程需要向社会招聘民工,一方面会 1.1劳务分包的概念 加大企业的投入,降低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新招的工 劳务分包是指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将其所 人无论是在施工经验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都无法与长 承接建筑工程的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 期从事施工作业的劳务分包队伍的工人相媲美。 劳务分包单位进行施工。我国建设部的《建筑业劳务分 ②企业管理人员不足。为缓解管理人员不足的问 包企业资质标准》中规定有13种类别属劳务作业范围。 题,企业会招聘大量的年轻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虽 取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 然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分析能力,但相比劳务分包 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在勘察设计行业, 队伍中从钢筋工、木工、泥工、架子工及砼工提升到管理 取得工程勘察劳务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岩土工程治 岗位的劳务管理人员来说,这些企业管理人员缺少最切 理、工程钻探、凿井等工程勘察劳务业务l1J。 合实际的现场操作经验。 1.2劳务分包与专业分包、转包、挂靠及肢解分包的 ③企业机械设备不够。为解决自有设备不足的问 区别 题,企业可以购买设备或是进行租赁,但无论是购买设 劳务分包与专业分包、转包、挂靠及肢解发包的区别 表1 作者简介:张飞君(1983一),男,湖北人,毕业武汉工业学院岩土工程专 业,工程师.硕士研究生。 _ 备还是租赁设备,一方面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投入,影响 非劳务分包范围内的多项关键工作因得不到工作面而 无法开展,延误工期。 企业的现金流;另一方面,无法及时购买或租赁到符合 工程要求的机械和设备。 ④企业流动资金有限。因为现在的建筑市场运作行 为还不够规范,工程往往需要进行垫资,而企业流动资 金无法支撑保持或扩大市份额而所垫付的现金流。在这 C 种情况下,仅仅靠施工企业自筹资金进行协调还是难以 口 解决现金流断裂问题。 狲  。 -3新型的劳务管理模式 常规劳务管理模式对劳务分包与项目部管理目标 不一致,缺少激励,项目部的管理目标无法落实的情况, 项目部只能按现有的劳务分包水平重新制定管理目标; 而对于劳务分包与项目管理重心不一致、缺少机动工人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讲,在企业自有资源有限时,选 的情况,项目部除了被动的等待外与消极的罚款外,缺少 其他解决问题的管理措施。针对施工企业对劳务分包管 择有资质、有相关施工经验的劳务队伍进行劳务分包, : 一‘ifr 方面能解决企业自有工人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使 -:Ⅱ唾l 滴 劳务分包与企业管理人员相配合,取长补短,弥补企业 一人力资源不足,再者,能解决企业机械设备不够的缺陷, 最后,能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和降低风险。 2施工企业对劳务分包管理问题 施工企业对劳务分包的管理问题在其他文献中也 多有述及[3114][5],下面从劳务分包的管理与项目部的管理 差异来说明问题。 ①劳务分包与项目部的管理目标不一致,缺少激励。 就劳务分包来讲,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利润,对 企业所追求的社会影响、信誉等都不甚关心,导致项目 部在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目 标无法实现。 ②劳务分包与项目部的管理重心不一致,缺少机动 人员。 在结构施工阶段,与进度有关的三大工种木工、钢 筋工、混凝土工都是由劳务分包引进的,项目部与劳务 分包之间的管理能保持一致;一旦进入装修阶段,特别 是装修的后期,施工企业项目部与劳务分包的矛盾迭 出,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管理重心不一致。劳务分包关注的是承包范围 内的“关键工作”完成与否,项目部考虑的则是从项目全 局的角度来看关键工作的完成情况。由于二者管理的重 心不一致,导致项目部的工作难以开展。 (2)缺少机动性工人。在装修阶段,特别是装修收尾 阶段,常出现多个工种的零星工作无人完成。这是因为 劳务分包的劳动力均是以班组的形式引进的,班组工作 完成退场后已进入下一个项目,没有时间和人员来完成 收尾工作;而劳务分包为了控制人工费,配备的机动性 工人有限,也没有工人来完成这些零星收尾工作;最终 冒 导致劳务分包的多项工作因未收尾而无法交付,同时, 理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劳务管理模式。 3.1竞争型劳务管理模式 针对劳务分包与项目部管理目标不一致,缺少激 励,项目部的管理目标无法落实的情况,可形成竞争型 的劳务分包管理来加以解决。 竞争型劳务管理的形成及实施。 ①项目实施前,在同一个工程引人两个或多个劳务 分包,签订合同的同时明确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 本及文明施工等管理目标,约定奖励与惩罚措施; ②项目实施过程中,按一定的周期对各劳务分包对 项目管理目标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按合同中 约定的措施进行奖励与惩罚,激励各劳务分包完成项目 部既定的管理目标; ③项目结束后,形成项目部对各劳务分包的综合评 价意见,上报企业作为以后劳务分包选择的参考。 这种多个劳务分包竞争型劳务管理的优势在于: ①通过竞争,可加强劳务分包与项目部的合作,使项 目的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特别是业主对项目有更高要求 时,项目部能通过劳务的竞争使管理目标更上一个台阶; ②由于对劳务的管理是有奖励有惩罚,能促使劳务 分包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③通过竞争型劳务管理,可增强项目部的执行力与 主导力,提升项目部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 3.2带项目直管工人的劳务管理模式 针对劳务分包与项目部管理重点不一致、劳务分包 缺少机动作业人员,可形成带项目直管工人的劳务分包 管理。在项目装修开始时由项目部要求劳务分包按工程 的大小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人由项目部直接管理,工人工 资由项目部支出。下面结合项目部的各种管理目标来说 明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 ①质量方面,当劳务分包不按项目部方案及技术交 底实施时,在要求整改而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下,可由项 目直管工人进行相应的整改,整改费用直接从劳务分包 工程款中扣除。这样一方面,项目部可变被动为主动,使 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扣除的工程款是带 惩罚性质的,其金额要高于实际花费金额,会直接刺激 分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加以重视。 4结语 文章以房屋建筑工程为基础,对施工企业对劳务分 包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为 了解决问题,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劳务管理模式,即针对 同一项目引入多个劳务分包的竞争型管理模式和在建 ②工期方面,在装修阶段,当劳务分包无机动人员 为其他专业分包的关键工作提供作业面时,可让项目直 筑装修期间引入项目直管工人的劳务管理模式。从文章 =={ 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型的劳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施工 活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同时,又能刺激劳务分包 的积极性,促进劳务分包与项目部的配合,保证了施工 管工人进行各种准备或收尾工作,为其他分包的关键工 作提供作业面。这一方面可以保证项目的整体工期,另 一企业项目部的管理优势,增加项目部管理的机动性与灵 倒: 方面也能刺激劳务分包单位加快施工进度。  :③安全文明施工方面,从劳务分包追求利润的角度 来看,安全文明施工是一种只有投入而没有短期收益的 工作。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安全隐患  :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宦立斌.建筑领域劳务分包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 濡: 会层出不穷,如若这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 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由项目直管工人来参与这些现场安 全隐患的整改及现场安全工作的维持就显得必要了。 建筑科技大学.201 1:7—10. [2]刘振兴.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 ④成本方面,因项目直管工人的介入,一方面可以 减少劳务分包的工程签证量;同时,对于项目部供应的 材料,如果能证项目直管工人进行及时的跟进和整理, 也能解决材料的浪费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1-8. [3]杜萍.浅析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叨.市政技术,2012,2(30):147—150. [4】郭勇民.当前形势下劳务分包的法律风险防范l J1.法制与社会,2012, O1:241-242. 【5】董铁中.浅议建设工程劳务分包机制【JJ.工程技术,2015,4:294—295. (上接第94页) 筋会超出套筒孔0.75mm,如下图所示。 设置因加强层和装配层不同而不同,在加强层剪力墙竖 向受力钢筋按照传统混凝土结构设计配置,进人装配层 对于预留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允许偏差, GB50204规定为一5mn ̄5mm,DB34ff5043和JGJ1规定的 0,5mm,此时应执行JGJ1,因为如果预留螺母与混凝土面 后,采用预制剪力墙插筋的方式,我们通常把第一层的 装配层称为转换层,此时剪力墙钢筋需按照设计或图集 重新插筋安装,且对插筋的定位要求极高,但在各级标 准中,目前还没有特别提出该部位的插筋安装允许偏差 要求,项目实际过程中,虽然大家极为重视定位的准确 性,但验收时还是参照传统的钢筋分项工程有关的允许 偏差执行,因此建议在转换层的钢筋安装检验批中增加 平面高差存在负偏差,会导致后期安装的螺栓与螺母的拧 紧连接距离偏小,这对施工的安全陛明显是不利的。 剪力墙插筋的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且应与装配层的预 制构件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标准一致。 5结语 对于竖向构件轴线位置和不外露的墙侧面相邻构 件平整度允许偏差,DB34ff5043和GB50204规定为 8mm,JGJ1规定为]0mm,考虑到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品质 要求,建议按照8mm执行。 总的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还在处在推进的 初期阶段,应用的前景令人振奋并期待。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工程的验收涉及到各参建方控制依据统一性,理应 得到项目管理人员的更加重视,笔者有幸参与装配式结 4个别规定有疏漏或待提高 对于高层住宅工程来说,剪力墙的竖向受力钢筋的 构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践,所提的浅见未必完全合理,期 望能引起更多专业人士参与讨论。 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