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满分:300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探操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非近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培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I4 0-16 Na-23 S-32 Pb-207第I卷(共126分)-、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有小题6分。在莓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1 •阿胶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入参 ' 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的滋
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含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
酸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储能物质是葡萄糖C • “中药三宝''具有滋补作用的原因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Zn、R、R等微量元素D•食用驴皮熬成的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宣有丰富的纤维素2-下图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 ' b ' c ' d细胞都有两种核酸,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图中只有a、b、d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C •图中a、b细胞可能来目同一生物,细胞器的数量不完全相同D•图中只有d细胞能够发生渗透作用3•植物细胞中水和矿质元素离子会表现出杲些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根细胞中的K+不能以自田扩散的方式迸入土壤溶液中B•矿质元素离子在纸胞内积累可引起外界溶液中的水进入细胞C-根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能够以离子的形式贮存在液泡中D•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水分子属于结合水4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醵使细胞代谢高效而有序的进行,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W作用B. 利用淀粉、庶糖、淀粉酶和礁液可以验证的的专一性C. 酶和ATP均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 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噤吟核糖核昔酸上产物是ADP5. 对某雄性哺乳动物性腺中的一个细咆进行观察,发现染色体正在向细胞赤道板移动(不考虑
染色体畸变等异常情况)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细胞中存在两对中心体B. 此时细胞两极的距离正在变大C. 若细胞中有2条性染色体,则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前期D. 若细胞中无Y染色体,则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6.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 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e 乙 空 丁A. 可以分别选甲、乙、丙、丁为材料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B, 甲、乙图个体减数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 丁个体DYyrr测交子代一定会出现比例为1:1:1:1的四种表现型D. 用丙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7.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页献巨大,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宋王希孟《千里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B.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焰硝”是HN(hC. 《梦溪笔谈》记载“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描述铁合金的硬度和熔点比 纯铁的高D.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磐”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Sifh8. 抗癌药物“6—Azulcnol”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与NaHC0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B.能发生酷化反应、还原反应、中和反应)C. I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 molH 2D.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3 mol比发生加成反应9.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0g NaH S04固体中含有W的数目为0.5NaB. 标准状况下,1.2L>2C» 0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C. 0. 2mol Ch与足量N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CIO两种粒子数之和为0.4NaD. 32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小千2Na10.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表中的药品(装置I中的试剂量)并依据装置II中的现象,检验渥合气体中
的某种成分,方案合理的是()2
选项
实飨目的装置I中的试剂装置□中的试剂澳水品红溶液AB检验CO:中混有的ch4澄清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检验H.S中混有的SO2检验澳蒸气中混有的Cno2CC14石蕊试液DA - A检验HI中混有的HC1B - B饱和食盐水AgNO3溶液
C - C)D - D11 -下列高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 Fe2O3 加入到 HI 溶液中:Fe2O;+6H-=2Fe^3H2OB -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 Na2O2 : 2Na2O2+2Cu^+H2O=4Na*+2Cu(OH)2l+O2TC •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1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kS2-=Ag2S+2CbD •已知电高平衡常数:H2CO> > HCK) > HCO,,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2C1O 3€O2+H2O=2HCD+CO3^12 -碱性硼化机(VB2 ) 一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 为:4VB2 + 1102 = 4B1O3 + 2V2O5。用该电池为
电源,选用情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 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
列说法正暗的是( )A・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 1IH.O
・ 22e = V2O5 + 2B:O3 + 22H+B -外电路中电子田c电极流向VB:电极C•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b电极有气泡产生D •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税为200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lmol/L13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Y的单质化合生成气体A • A分子中的电子数与氛原子相同,X和w的单质化合生成气体B .常温下O.lmol/L的B溶液的pH=l,
气体A和气体B相遇产生白烟,X与Z可按原子个数比1 : 1形成化合物C。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 Z离子的半径比Y离子的大A •化合物C可能为离子化合物 c-Y的非金属性很强,其单质非常活泼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比W强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第14-18题只有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
A•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宇宙飞船内的弹簧秤无法使用C•竖直向上加速升空的火箭内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火箭能升入太空能用牛顿第三定律来解释
15 -如图所示是A • 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山图像,其中A为直线3为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0-4s内B债点的平均速度等于20m/sB • S8s内两物体均作单向直线运动C • /=4s时A , 3两质点速度相同D・0-4s内A • 8两质点的速度大小不可能相等
16 .如图,半球B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光滑球A放在竖直瑙面与球B之间,A、B均保持静 止。A • 8两球半径之比为2:3 .半球B的球心G到竖直墙面的距废等于两球半径之和质量 均为mc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A • B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y mgB •墙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咀C •地面对8的摩擦力大小为零D -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大于火
17.成都地铁3号线开通极大地方便了成都七中师生出行。假设地铁列车由6节车厢组成,在水平
直轨道上与加速巨动时,每节车厢的动力系统均提供 大小为F的动力,列车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 力与车重成正比,由于乘客人数不同,假设第偶数节
车厢质量为第奇数节车厢的两倍-则()A-相邻车厢之间均存在相互作用力据】节 第2平第3节笫4节 笫S书笫6个B-迸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C •做匀加速运动时,第1 ■ 2节与第3 ■ 4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8 : 5FD-第卜2节车厢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二318-如图所示,倾角为O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A • \"C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物
块和一根轻质弹簧,它们之间互不粘连、不栓接。用手控制住C,使整个系统在处于静止状态。某 时突然将手拿开。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在手离开C的瞬间,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小物城A、B间的弹力突然变为0 B •小物块A ' B间的弹力保持不变 块A的加速度为gsinO 块C的加速度为Iftsind忍、/多泌分有•小物19 •如图所示•从斜面滑下质量为1 kg的小煤玦(可视为质点),处以2nVs滑上与地面等高的传送带-传送带以4 m/s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长度(即B、C间距离)为7m,小煤块与传送带
J一*丫 _^;一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取k二10 n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2sB •小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1.75 sC•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述长等于ImD •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大于Im20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A ' 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现用恒力F向上拉B •已知f*,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r A •拉力F刚作用瞬间A ' B加速度相同,大小均为苴 ,由B •拉力F刚作用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gC•两物体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
蔓D •两物体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21 •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静止于水平面上•债量为m的木城放在斜面上,如果用 与斜面成a角、大小为F的力拉着木抉•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洛B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 =nig cos 0c •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rcos(a+a)D・若将拉力F撤去,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第□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I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
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仞和OC为细绳•本实验中,关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错误的一项是(
)A •两个分力凡'凡间的夹角越大越好B•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稽长一些C•实验中,强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D-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2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仲长量的关系-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弹簧下
端挂上磋码盘时,长度记为L ;在磋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磋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至女.数据如 下表-代表符号数值(cm)LxLiLiL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法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 与乙的差值•田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通过图和表
可知磋码盘的质量为 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9.8 ni/s2)23. (9分)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军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
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
系,根据所删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
图所示的aF图像。(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1)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2) 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是纸带中两段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时间为T •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用sl & ' T 表示)。
(3) 由图像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 kg。|—^ |•女<—— ------------------------—>乙(4) 本实验中若仍用砂和桶的重力表示绳子的拉力(小车及传感器的总质量始终远大于砂及桶的总质 1),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 (选填\"变大”或•蜜小\")。⑸同学们通过实践,结 合理论分析得出:无论如何增加砂和桶的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都不可能超过 WS2。24. ( 12分)金秋十月成都七中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全校同学积极备战。为了帮助某运动员
实现100m赛跑达到11. OOs的愿望,班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并针对测试结果
进行研究 > 然后给该同学提出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所需的科学训练方案。经过多次测试发现该运动员
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最大距离为7.5m,同学们将100m赛跑的过程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 速运动两个阶段。清你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 测试过程中该同学加速阶段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2) 如果该运动员的加速度无法再提高,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该运动员匀速运动的速度至少应该
达到多大?25. ( 20分)如图所示,质量Af= 4.0kg的长木
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 B 业__rn量〃?= 1.0kg的小滑块A (可视为质点)。初始时〃〃汗〃〃汗〃〃汗〃〃汗J刻,A'B分别以w = 2.0nVs向左 ' 向右运动,晶后A恰好没有滑高8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 “ =0.40 | 取 g TOiWs? o 求:⑴A ' 8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如的大小与方向;⑵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x;(3) 木板B的长度L。26 •二氧化氟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常用于目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氯酸
钠还原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CO?制备方法,
其中一种是用NaCQ,与CHQH在催化剂、60°C 时,发生反应得到CI02,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
对冥制各、吸收、释放迸行了研究。已知:①CO?的浓度较大时易分解,实验室用稳定剂吸
收CIO、生成NaCJO:,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CIO, —种气体;②C。,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Kh + 101- + 8H*=2C1- + 51? + 4H:O。物质沸点ClhOH.7aCHCOOH100.8*0CIO:nr请回答:⑴ 仪器b在装置中的作用是-;比较仪器c和d >实验中c的优点是- •(2) 制备装置甲中需改进的一项措施是・(3) 反应中甲醇被氧化为甲酸-写出制备CQ:的化学方程式:;该制备法可选用不同的还
原性物质作为还原剂,例如草酸-相比甲醇法,草酸法的优点是一。(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仪器a中NaOH溶液主要用于停止反应,并吸收多余的C1O2B •装置e主要用于检缢是否有Cb生成
C -在CO2释放实验中,发生的禹子反应方程式是:4H* + 5CKfe=Cr + 4CIO;T + 2H:OD • CQ:和Ch都为强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时,6的氧化能力是Cd的2.5倍(5) 自来水厂用谜量法检刑水中CQ,的浓度.其实验操作如下:取100.0 mL的水样.加入足量的
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再用0.1000 ni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碘单质(12 + 2SzOr=2r + S4O62-).达I通定终点时用去15.00 mLNa2S2O3标准溶液,测得该水样中CK)2
的含量为 nigL-' •27 .钻酸锂(LiCoOz )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电源,宅池中含有少量的铝 ' 铁、碳等单质。实 验室尝试对废旧钻酸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实飨过程如下:
已知:①还原性:CIXW ;②2•和C2O『■结合生成较稳定的IFceOm]\".在强酸性条件下分 解重新生成R3+。回答下列问题:(1)废旧电池初步处理为粉末状的目的是。(2 )从含铝废液得到Al ( OH ) 3的离子方程式为(3 )滤液A中的溶质除HC1、LiCl外还有__(填化学式)。写出LiCoO: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4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5 )在空气中加热一定质量的CoC,O£HQ固体样品时,其固体失重率数据见下表,请补充完整
表中问题,已知:®CoC;O4在空气中加热时的气体产物为CO:。②固体失重率二对应温度下样品失重的质量/样品的初始质量。序号温度范围/°c120~220300〜350化学方程式固体失重率IC0C2O42H2O d C0CQ4 + 2H2019.67%59.02%
n(6 )已知LfcCO,的溶度税常数Kp二8.&XKT4,将浓度为0.02molL1的LESO,和浓度为0.02 molL 1的Na2CO3溶液等体税混合,则溶液中的Li•浓度为_molL“。28 •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I)尿素[CO(NHz)2(s)]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① 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 NH:) 2 ( s ) +H2O⑴=T2nh, ( g ) +CO2 (g )是.6Snol( 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
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b. 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用量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 降低温度使尿素的转化率增大② 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结合①及图1中信息,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密闭容器中以等物质的量的③NH,和CQ为原料.在120°C、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2 (g)+2NH3(g)^CO(NH2)2(s)+H2O(g),混合气体中NH.,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I4)(NH3)1随时间变
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 _ _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填》\"、或“V );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2)NO2会污染环境,可用Na;CO3溶液吸收NO:并生成CO?。已知9.2g NO?和Na2CO3溶液完全反 应时转移电子0.1 mol,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恰好反 应后-使瘩液中的CO】完全逸出,所得溶液呈弱遍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细胞质基质蚩白c ( Na* ) >_°29. ( 10分)正常细胞中避入内成网的重白质含
有信号序列,没有诳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
序列。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 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重组前和重
组后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请回答下 列问题:(1)根据图示结果可知,核糖体上合成的
重组前
更纽后蛋白质能否避入内债网取决于
—,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 (填•、有”或“没有”)特异性。(2)研究发现,核糖体合成的分泌重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辎出的蛋白质 不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可能是一。S
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嗔细胞器奔—。分泌蛋白能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分泌 到细胞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3)葡萄糖激酶在葡萄融转化为丙靠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葡劄糖激酶(填 “有”或“没有”)信号序列。在细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场所是。30.(10分)玉米叶肉细胞中奔一种酶.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将CO/泵“人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 累较高浓度的CO2.从而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这种酶被人们形象地称为“CO2泵”。图1表示玉米
CO2同化途径.图2表示诳行巨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后的大棚内玉米光合速率变化贤
线•请回答下列相矢问题:(1 )白天时.玉米植株消耗|H]的具体场所为,当环境中光照增强、温度过 高时,玉米光合速率不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会升高,其原因是•(2) ffl图2可知.15时以后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17时与15时相比启然种植的大棚内玉米植株G的合成速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田图2
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co?的最佳时间是 时左右.两个大棚同时通风的时间是 时左右。(3 )已知水稻没有“CO?泵'这种机制.但随着胞间浓度的升高.玉米的光合速率不再变化.而水稻
的光合速率可以逐渐上升。请从暗反应中酶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31 (9分)兴趣小组通过显微镜观察来研究马蛔虫减数的过程.下图为绘制的减数各时 期的细胞示意图(染色体不同颜色表示来目不同来本),请回答下列问题:(1)马蛔虫的受精明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而精子与珈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条,图3、图4细 胞的出现,可以推测图2细胞形成的原因是-(2 )由图1到形成图2的过程,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是_,图3、图4细胞的出现,说明染色体发生的行为变化是一•(3 )将图1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 /—、DNA分子用>5N标记,正常情况下 /[
用矿、该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含凯标7 v V侦顷xJ记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_; ------
图1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Y .该细
7—/ 、一y 、—/图 2
图 3
mi E4胞产生精子的基因型为A、AXBXB、aY、aY,可推断减数过程发生的异常是_。32 - (10分)某一多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花色有红色(显性)和白色(隐性,无显性基因)两种, 花色性状受一或两对遗传的竿位基因的控制(用A、a ; B ' b表示),为探究基因对此性状的控 制方式,现有一兴逸小组对两株开红花的植物甲和乙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清试分
析并回答问题:
(1 )分别使甲和乙植株进行目交,统计F]的结果都出现了红花:白花=3 : 1,甲和乙进行杂交,
统计R也出现了红花:白松3 : 1的靖果,此结果(填“能”或“不能”)说明红花与白花 这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原因是-(2 )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甲乙杂交后的Fi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此性状是受一对基因控制-
还是两对基因控制。请简要说明实验步骤与预期结果。① 实验步骡:。② 预期结果:若出现红花:白花=,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出现红花:白花 =,则为两对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34 •【物理——选修3-41 ( 15分)(1 )(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M与质点N相距2m ;
此时M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在r=0.3s时,质点M第一次到达正向昴大位移处。关于该列简谐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 I\"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 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o分)
\\7 A p; —AA. 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 此波的传播速度为5nVsC. 此列波的不能和频率为5Hz的简谐横波发生干涉现象D. 在r=0.4s时,质点N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E. 从r=0时起,经过0.4s,质点M沿波传播方向移动了 4m(2) ( 10分)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楼镣置于空气中,已知
NA=60% ^C=90Qt -束极细的光于AC的中点。垂直AC面入.A.°C
射•棱镜的折射率为〃=V2・ ① 求此玻璃对空气的临界角;
② 光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B35 •铝 '锌' 铁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 ) R2•电子排布式为.Zn的基态原子能级最高的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2 )已知AI的第一电离能为578kJmoP、Mg的第一电离能为740kJinol ',请解释Mg的第一电离
能比AI大的原因-(3 ) Zn»可形成[Zn(NH3>>]SO4络合物,lmol[Zn(NH3)6]2•配离子中含。壑 inol,其阴蔑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NHs的沸点高于PH’的原因是 。(4 )已知ZIP+等过渡元素离子形成的水合蔑子的颜色如下表所示:高子
Sc・无色
绿色
Fe2*Zn2*水合高子的颜色浅绿色无色
请根据原子结构推测Sc3,、ZH的水合离子为无色的原因:(5 ) FeCh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cCh的结构式为—,其中Fc的配位数为•(6)R和N可组成一种过渡金属氮化物•其晶胞如图所示。六棱柱 底边边长为xcm .高为ycm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的密 度为 cm;(列出计蔓式即可)。【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36 •法匹拉韦 、川 是我国最早批准的可用于抗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的药物之一,而最新
文献研究也证实了其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F是合成法匹拉韦过程
中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A一定条件B>UOCH三步反应C2H5O\\ R'(H)N=< +H2。OR,R\"(1 )法匹拉韦包含的含氧官能团是•(2) A可以与NaWQ,反应产生CO2 , B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是_(3)反应①的反应物和条件是
(4 )合成E分三步进行,③为取代反应,中间产物2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中间产物2和E的结构简式。中向产物11 一定斜匕|中间产嘉]―*[7]C?HSO中间产物2_E(5 )依据中间产物1的生成,判断反应②的目的是
(6)在上述三步反应中,第二步反应除了生成中间产物2.还有另一个含有两个五元环的副产
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37.[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董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甲
回答下列问题:乙o时间(1)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
—(选填“自养”或'异养“T旬—生物;从同化作用的类型看,酵母茵属于(2)试管中的X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1与乙装置相比 > 用甲装置酿制葡萄酒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3) 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 某同学若用乙装置退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建理组(乙A和乙B ),乙A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B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A和乙B 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及乙A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所示,则乙A中的氧气■乙A中的 酒精和乙B中的酒精的含量变化趋势依次对应图中的曲线为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