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晏”,理解“出使、侮辱、强盛”等词语。 2、结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3、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重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2、结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恰好相反。”可见巧妙的语言能让人转败为胜,由被动走向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晏子使楚》。
这篇课文,请大家仔细品味晏子过人的智慧、犀利的语言。
2、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晏子,并讲述有关他的故事。教师视学生介绍情况,作适当补充。
二、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特别是对话部分要读出节奏。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语气。 三、理解大意,培养自读能力
1、学生学习,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教师巡视,作好个别辅导。
3、学生合作学习,先四人小组质疑、释疑,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师出示投影,帮助学生突破、积累重点词句。 四、复述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提出复述要求(鼓励创造性复述)。 2、学生自由复述。
3、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五、课后学习
1、识记文中字的读音和释义。 2、把文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读,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老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吗? 孩子们:想。
老师: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心里觉得痛快不痛快? 大多数孩子:痛快。
老师:跟老师讲讲为什么痛快好吗? 孩子们:……
老师:想知道老师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吗?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心里觉得佩服不佩服? 孩子们:……
老师:跟老师讲讲为什么佩服好吗? 孩子们:……
老师:准备好了回答老师的第三个问题了吗?第三个问题是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心里觉得气愤不气愤? 孩子们:…… 老师:why? 孩子们:……
老师:老师的第四个问题是,读了课文后你们还有哪些地方觉得奇怪的?──-
(实际上就是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孩子们:……
二、合作学习,探究理解
1、教师设疑导学投影下列思考、讨论题: ⑴晏子在楚国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领会晏子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情怀。) ⑵如果你是晏子,当时你会用什么话来回答楚王?比较一下,你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种好?为什么?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体会晏子思维的敏捷,回答的巧妙,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⑶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吗?说说理由。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文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2、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3、教师组织交流归纳。 三、语文活动──“晏子模仿秀” 1、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 2、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 四、课后学习 1、背诵课文。
2、收集晏子的其他故事或其他古代外交家机智善辩的故事,讲给同学、老师、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