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

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

来源:99网
150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June. 2019, Vol. 33, No.6·疗效观察·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

艾健娜

【摘要】目的 观察发热初期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再次发作的疗效。方法 对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单纯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初期患儿,且同时存在热性惊厥史者进行分组,其中发热初期即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者60例,为苯巴比妥组;发热初期未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者6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过程中出现惊厥的人数进行比较。结果 苯巴比妥组和对照组患儿出现惊厥的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热初期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对有热性惊厥史患儿有预防惊厥复发的作用。【关键词】热性惊厥;苯巴比妥钠;疗效;复发;预防;小儿【中国分类号】R98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码】1006-6763(2019)06-0150-02doi:10.3969/j.issn.1004-6763.2019.06.079

热性惊厥是婴儿和儿童期最常见的短暂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它具有年龄依赖性,多见于6个月~5岁,其患病率为3%~5%[1]。为进一步提高儿科医师及全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并促进该病的合理诊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讨论并制定了《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该共识指导性强,易于操作。但在基层临床工作中对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多习惯在发热初期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预防惊厥复发,那么肌注苯巴比妥钠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有无确切疗效,本研究就此问题做了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史的6~59个月的患儿进行统计,排除其它疾病或同时存在其它疾病者(如:下呼吸道感染、腹泻病、脑发育不良、癫痫、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脑出血、颅内感染、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及肥胖等),患儿就诊时均为疾病初期且未发生惊厥,所有患儿平素未予口服小剂量安定或苯巴比妥等药物预防惊厥,符合条件者共128例。其中发热初期即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者60例,为苯巴比妥组,其中男孩38例,女孩22例,有热性惊厥阳性家族史者32例;发热初期未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者6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孩41例,女孩27例,有阳性家族史者35例。两组患儿肝肾功能、血钾钠氯钙镁及血糖均正常,脑电图未见棘波、棘慢波等癫痫样脑波。两组患儿身高及体质量均符合2009年9月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2 诊断标准

热性惊厥诊断标准参照《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1]: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热性惊厥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C,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热性惊厥通常发生于发热24 h内,如发热

作者简介:艾健娜(1979-),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内科疾病。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儿科,天津 301800

≥3天才出现惊厥发作,应注意寻找其他导致惊厥发作的原因。

部分热性惊厥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监护人可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发热,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根据临床特征,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多为6个月~5岁,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15 min、一次热性病程中发作一次、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复杂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多<6个月或>5岁,发病前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5 min或一次热程中发作≥2次,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Todd's麻痹等。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对症退热及治疗原发疾病(即上呼吸道感染)等治疗,其中苯巴比妥组患儿除以上治疗外在发热初期予臀部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5 mg/kg,最大量不超过0.1 g;对照组不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疾病过程中是否出现惊厥,并统计出现惊厥的人数。出现惊厥者立即予对症镇静止惊、氧气吸入等处理措施,并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指导。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苯巴比妥组有2例出现惊厥,对照组有12例出现惊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讨论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引起热性惊厥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出疹性疾病、尿路感染及个别非感染性的发热疾病等,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热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是患儿脑发育未完全成熟、髓鞘形成不完善、遗传易感性及发热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1]。

在大多数情况下热性惊厥不需要治疗,大多数热性惊厥呈短暂发作,持续时间1~3 min,不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2]。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落或受伤;勿刺激患儿,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其进一步伤害;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若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 min,则需要使用药物止惊[3]。但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考虑复发的高风险。患儿首次热性惊厥发作后的总体复发率约为30%~37%,但在不到1岁的儿童中可达到50%,而首发年龄在12月龄及以上的儿童复发率约为30%[4]。复发的危险因素有:1)起始年龄小;2)发作前发热时间短(<1 h);3)一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4)低热时出现发作[5]。具有危险因素越多,复发风险越高。即使大多数热性惊厥患儿预后良好,但惊厥发作对儿童和父母来说是令人不安和恐惧的,且预防惊厥复发对于预防脑缺氧损伤和突然跌倒相关损伤非常重要[6]。预防热性惊厥再次发作有间歇性预防治疗和长期预防治疗。间歇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6月 第33卷 第6期 15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对比组别苯巴比妥组对照组

年龄(月)16±618±7

男孩比例(%)63.360.3

阳性家族史(例)3235

最高体温(℃)38.8±0.538.9±0.6

表2 两组中惊厥人数比较(例)苯巴比妥组对照组

未惊厥5856

惊厥212

χ2 值6.7

P值<0.01

性预防治疗的指征:1)短时间内频繁惊厥发作(6个月内≥3次或1年内≥4次);2)发生惊厥持续状态,需止惊药物治疗才能终止发作者。在发热开始即给予地西泮口服或左乙拉西坦间歇性用药。国外有研究[7]证实苯巴比妥可以有效预防复发性热性惊厥。本研究苯巴比妥组和对照组患儿一般情况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显示,苯巴比妥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生惊厥的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初期予肌注苯巴比妥可以预防热性惊厥复发。且单次肌肉注射易于操作,家长和患儿容易接受。

苯巴比妥是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是长效巴比妥类的典型代表。其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如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8]。国外文献也观察到苯巴比妥使用过程中可见过敏反应以及认知和行为障碍等并发症(20%~40%)[7],但这些研究中苯巴比妥为长期(1年)口服用药[7,9]。而本研究中苯巴比妥为单次肌肉注射用药,用药时间短、总体剂量小,在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但本研究观察时间短,样本数量小,尚需大样本、长时间观察。

[8] [9] [6] [7] [4] [5] [3] [2]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

共识(2017实用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8):

1379-1382.

Capovilla G,Mastrangelo M,Romeo A,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febrile seizures”:Ad Hoc Task Force of LICE Guide1ines Commission[J]. Epilepsia,2009,50 Suppl 1:2-6.Son YY,Kim GH,Byeon JH,et al. Need for lumbar puncture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12 months presenting with simple febrile seizure[J]. Pediatr Emerg Care,2018,34(3):212-215.

Oluwabusi T,Sood SK.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simple febrile seizures[J]. Curr Opin Pediatr,2012,24(2):259-265.

Elshana H,Ozmen M,Uzunhan TA,et al. A tertiary care center’s experience with febrile seizures:evaluation of 632 cases[J]. Minerva Pediatr,2017,69(3):194-199.

Autret-Lect E,Ployet JL. Traitement of fébriles convulsions[J]. Arch Pédiatr,2002,9:91-95.

Steering Committee on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Management,Subcommittee on Febrile Seizures. Febrile Seizure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Long-term Management of the Child with Simple Febrile Seizures[J]. Pediatrics,2008,121(6):1281–1286.

孙艳,朱曼,郭代红,等. 苯巴比妥不良反应12年间的国内文献源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5):1302-1304.

Salehiomran M,Hoseini SM,Ghabeli Juibary A. Intermittent Diazepam versus Continuous Phenobarbital to Prevent Recurrence of Febrile Seizur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ran J Child Neurol,2016,10(1):21-24.

[收稿日期:2018-11-28]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白霞,王华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

果。方法 在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另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统计发现,研究组3例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NIHSS评分;效果

【中国分类号】R97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码】1006-6763(2019)06-0151-03doi:10.3969/j.issn.1004-6763.2019.06.08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情进展速度快,预后欠佳,且致残率与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时,一般坚持保护神经、改善循环及预防并发症等基本原则[1]。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文笔者将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分成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探讨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现在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

在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简介:白霞(1983-),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学。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