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Γ-氨基丁酸概述 ............................................................................................................ 3 1.1Γ-氨基丁酸的理化性质 .................................................................................................. 3 1.2 Γ-氨基丁酸的分布 .......................................................................................................... 3 1.3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 ................................................................................................. 3 2 Γ-氨基丁酸的应用 ..................................................................................................... 6 2.1 Γ-氨基丁酸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6 2.2 Γ-氨基丁酸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6 2.3 Γ-氨基丁酸在饲料领域的应用 .................................................................................... 7 3 Γ-氨基丁酸的生产工艺研究 .................................................................................... 7 3.1 化学法 ................................................................................................................................ 7 3.2 植物富集法 ....................................................................................................................... 8 3.3 微生物发酵法 ................................................................................................................... 8 3.3.1 产GABA菌种的研究概况 ........................................................................................ 9 3.3.2 产GABA菌种类别 .................................................................................................... 10 3.4 几种GABA微生物发酵培养基 ................................................................................. 10 3.5 影响微生物发酵GABA产量的发酵条件............................................................... 12 3.5.1 pH值 ...................................................................................................................... 12 3.5.2 辅酶、抑制剂等 .................................................................................................. 13 3.5.3 温度 ......................................................................................................................... 13 3.5.4 溶氧 ......................................................................................................................... 13
Word 资料
.
3.5.5 底物、补料等 ...................................................................................................... 13 3.6 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对GABA产量的影响............................................................... 14 3.6.1 以酵母菌作为发酵菌种 .................................................................................... 14 3.6.2 以红曲霉作为发酵菌种 ....................................................................................... 14 3.6.3 以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 ....................................................................................... 15 3.7 该行业对酵母浸出物的需求 ..................................................................................... 16 4 Γ-氨基丁酸行业发展现状 ..................................................................................... 16 4.1 Γ-氨基丁酸的行业概况 ............................................................................................... 16 4.2国内生产Γ-氨基丁酸的企业 ..................................................................................... 17 4.2.1宁乡县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7 4.2.2 上海和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8 4.2.3福建安溪茶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8 4.2.4浙江益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8 4.2.5安徽来福高科有限公司 ........................................................................................ 19 4.3 Γ-氨基丁酸行业发展前景 ........................................................................................... 19
γ-氨基丁酸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8月
Word 资料
.
1 γ-氨基丁酸概述
1.1γ-氨基丁酸的理化性质
γ-氨基丁酸,英文名: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化学名称: 4-氨基丁酸,别名:氨酪酸,哌啶酸。分子式:C4H9NO2、分子量:103.1。其结构式为:
GABA外观为白色片状或针状结晶,微臭,熔点202℃(在快速加热下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在熔点温度以上分解形成吡咯烷酮和水。LD50(大鼠,腹腔) 5400mg/kg。
1.2 γ-氨基丁酸的分布
GABA分布非常广泛,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均有存在。GABA在哺乳动物体内除存在于脑内,在肾脏、肝脏和血管等器官和组织中也有微量的GABA。
GABA除了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而起重要作用外,在高等植物中也广泛分布,在植物体内,GABA的积累是植物对外界温度、机械力等物理条件激烈变化时应激反应的产物。高等植物组织中GABA含量通常在0.3~32.5μmol/g之间,超过许多蛋白质类氨基酸的含量。
1.3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
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很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组成氨基酸,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促进脑的活化性,健脑益
Word 资料
.
智,抗癫痫,促进睡眠,美容润肤,延缓脑衰老机能,能补充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效。促进肾机能改善和保护作用。抑制脂肪肝及肥胖症,活化肝功能。每日补充微量的γ-氨基丁酸有利于心脑血压的缓解,又能促进人体内氨基酸代谢的平衡,调节免疫功能。
(1)镇静神经、抗焦虑。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传递物质,是脑组织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作用是降低神经元活性,防止神经细胞过热,GABA能结合抗焦虑的脑受体并使之激活,然后与另外一些物质协同作用,阻止与焦虑相关的信息抵达脑指示中枢。
(2)降低血压。γ-氨基丁酸能促进脑部血流、增加氧气供给、促进脑的代谢,另一方面作用于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下降,同时抑制抗利尿荷尔蒙激素的分泌,加强人体的生理代谢速率。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效。GABA能作用于脊髓的血管运动中枢,有效促进血管扩张,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据报道,黄芪等中药的有效降压成分即为GABA。
(3)治疗疾病。1997年,大熊诚太郎的研究表明GABA与某些疾病的形成有关,帕金森病人脊髓中GABA的浓度较低,癫痫病患者脊髓液中的GABA浓度也低于正常水平。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GABA对Kupperman综合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另外,神经组织中GABA的降低也与Huntington疾病、老年痴呆等神经衰败症的形成有关。
(4)降低血氨。我国的临床医学和日本的研究者也都认为,GABA能抑制谷氨酸的脱羧反应,使血氨降低。更多的谷氨酸与氨结合生成尿素排出体外,以解除氨毒,从而增进肝机能。摄入GABA可以提高葡萄糖磷酸酯酶的活性,使脑细胞活动旺盛,可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改善神经机能。
Word 资料
.
(5)健神安脑,提高脑活力。GABA能进入脑内三羧酸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同时还能提高葡萄糖代谢时葡萄糖磷酸酯酶的活性,增加乙酰胆碱的生成,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并降低血氨,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恢复脑细胞功能。γ-氨基丁酸能有效的改善脑血流通、增加氧的供给,调节脑神经细胞机能,促进脑的代谢功能,达到健脑安神的作用。
改善睡眠:γ-氨基丁酸可以让亢奋的脑细胞休息,抑制神经细胞过度兴奋,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6)促进乙醇代谢。以嗜酒者为对象,服用GABA再饮用60ml威士忌后采血测定血中乙醇及乙醛浓度,发现后者浓度明显比对照组低。
(7)其他。最新的研究表明,GABA还具有防止皮肤老化、消除体臭、改善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高效减肥等功能。
(8)抗疲劳、缓压美容。γ-氨基丁酸具有抗疲劳、提高灵敏度的功效。γ-氨基丁酸通过放松紧绷的肌肉神经组织,快速穿透皮肤,释放皱纹,淡化细纹,增强肌肉本身的放松机能,从而减压美容的效果。
(9)舒缓身心不适:人体内的伽玛氨基丁酸一旦不足时,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疲惫、失眠、多梦、不耐疼痛、抵抗力低等症状。一般处于高压力人群,如运动员、上班族、学习压力大的学生等很容易缺乏GABA,因此及时的需要补充GABA可有效的舒缓情绪、调节人体身心不适。
另外,GABA好处多多:GABA的好处和效用相当多,已研究报道的生理活性有降血压、降血脂、增进脑机能、肝肾功能、助发育、助记忆、助睡眠、舒压力、抗过敏、预防老年人痴呆等诸多健康功能;最新研究表明,GABA还能促进胰腺中胰岛素的分泌,有效地缓和预防糖尿病。
Word 资料
.
2 γ-氨基丁酸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GABA的生理功能得到不断的阐明,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因子,正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化工及农业等行业。
2.1 γ-氨基丁酸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富含GABA的茶叶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已经筛选出适合于制取GABA茶的7个绿茶品种和一个乌龙品种。
桑叶作为动物饲料广泛用于养蚕业,研究表明桑叶中的GABA含量异常丰富,平均含量达2.26g/kg。桑叶营养营养保健制品已经开发成桑叶茶、桑叶面条、桑叶汁饮料和桑叶粉末等,以桑叶为原料的天然保健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另外,富含GABA的新型水稻、以米胚芽等为原料开发的富含GABA的保健食品材料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2 γ-氨基丁酸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国内近年来GABA需求市场增长相当快,据不完全统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γ-氨酪酸片以及γ-氨酪酸注射液的药厂已达24个。从外界摄取的GABA因其脂溶性低而不能穿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因而人工合成的GABA类似物和衍生物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经上市的药品有Baclofen(3-对氯苯基-4-氨基丁酸)、Milnacipran、Vigabatrin((S)-4-氨基-5-己烯酸)、吡拉西坦、奥拉西坦等,此外美国辉瑞公司开发出的一种GABA类似物
Word 资料
.
(Pregabalin(+)-4-Amino-3(S)-isobutylbutyric acid),它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癫痫最有希望的一种药,已于2005年获得批准上市。
2.3 γ-氨基丁酸在饲料领域的应用
GABA在饲料行业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具有抗热应激的作用,缓和动物在热应激时的热性喘息,减少仔鸡的料重比,增加体重,提高仔鸡的存活率。GABA还可以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且不降低饲料蛋白的利用率。
近年来发现,在动物摄食和味觉中枢有GABA及其受体分布,并发现GABA在调节动物摄食行为和味觉感知与调制中发挥作用。
3 γ-氨基丁酸的生产工艺研究
GABA的制备主要有化学法、植物富集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三种途径。
3.1 化学法
化学法制备GABA是用邻苯二甲酰亚胺钾和4-氯丁氰在强烈条件下(180℃)反应,产物与浓硫酸水解得到: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图:
Word 资料
.
或者游吡咯烷酮经氢氧化钙、碳酸氢铵水解开环制得,反应如下图:
化学法反应速度快、得率高,但但脱出产品中有毒成分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安全性差,环境污染严重。
3.2 植物富集法
植物富集主要是利用内源酶转化制备GABA。植物组织中有两条合成和转化GABA的途径:一条是由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合成,一条由多胺降解,即植物体内的腐胺在二胺氧化酶催化下脱胺形成H2O2、氨和4-氨基丁醛,4-氨基丁醛脱水形成1-吡咯啉,1-吡咯啉再在吡咯啉脱氢酶催化下生产GABA。实际上合成主要是利用第一条途径,是植物组织对外界条件的应激反应。
植物富集GABA虽然制备工艺简单,但植物富集GABA含量较低,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3.3 微生物发酵法
谷氨酸脱羧酶是生物体催化谷氨酸或钠盐脱羧生成GABA的唯一酶,已经在细菌、古生菌和真菌微生物中发现了谷氨酸脱羧酶的存在。微生物发酵法是以谷氨酸或其钠盐(谷氨酸钠)或富含谷氨酸的物质等为原料,利用酵母菌、乳酸菌和曲霉菌等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发酵制得。其产品具有成本低。含量低及可安全应
Word 资料
.
用于食品的优点,相比而言,化学合成GABA的安全性差、环境污染严重,植物富集GABA含量低,因而微生物发酵生产GABA商业化开发前景。
发酵法制备高GABA含量的工艺流程为:米胚芽提取物 添加碳源和氮源等配置培养基 接种酵母菌或乳酸菌 发酵 过滤 干燥 GABA成品。
3.3.1 产GABA菌种的研究概况
谷氨酸脱羧酶广泛分布于各种有机体活细胞,是生物催化谷氨酸脱羧生成GABA的唯一酶。
大肠杆菌是发现较早的具有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微生物,大肠杆菌谷氨酸脱羧酶是专一作用于L-谷氨酸的酶,对其它氨基酸没有脱羧作用。国外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已获得高产GAD的大肠杆菌来进行GABA的生产。虽然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GAD活力,以大肠杆菌生产GABA在得率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对于食品工业来说以大肠杆菌作为生产菌株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寻找一些较安全的微生物,用于进行GAD的提取和GABA的生产。
红曲米是以中国传统微生物红曲霉(Monascus sp.)制备而成,已经广泛作为粗药和用于民间的制醋和酿酒,含有丰富的GABA。红曲霉已经在食品生产中获得了长期使用,实践证明,除了少数种由于产生桔霉素外,多数都比较安全,许多研究者都对其合成GABA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酿酒酵母在发酵食品中已经获得了广泛使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也存在较高的GAD活性。Takahashi等人筛选到了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UT-1的GABA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突变型菌株GAB7-1和GAB7-2,其发酵液中
Word 资料
.
GABA浓度分别达到了0.4mM和0.42mM,较野生株分别提高了2.0和2.1倍。 乳酸菌是一种食品级微生物,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其菌体或粗酶制剂生产的GABA可以直接用作食品添加剂。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乳酸菌[51-53j具有GAD活性,可以催化谷氨酸脱羧产生GABA。
3.3.2 产GABA菌种类别
用于合成GABA的微生物种类
3.4 几种GABA微生物发酵培养基
目前主要用于发酵GABA的菌种有乳酸菌、红曲霉和酵母菌,发酵产量以乳酸菌最高。
A 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
种子培养基(g/L):酪蛋白胨10,牛肉提取物10,酵母提取物5,葡萄糖5,乙酸钠5,柠檬酸三胺0.2,吐温0.1,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2,硫酸锰0.05,碳酸钙20,pH6.5;
Word 资料
.
发酵培养基(g/L):胰蛋白胨5,酵母膏5,葡萄糖10,丁二酸钠5,一定量的外源前体L-谷氨酸钠作为底物,pH6.5;
B 酵母菌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 2%、酵母膏 1%、蛋白胨 2%
发酵培养基:3%葡萄糖、3%蛋白胨、0.3%(NH4)2SO4、0.1%KH2PO4
C 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 NO.1306)
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10、酵母膏10、蛋白胨5、乙酸钠2、七水硫酸镁 0.02、四水硫酸锰0.001、氯化钠0.001、七水亚硫酸铁0.001、pH6.8;
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17.6、酵母膏15、蛋白胨5、乙酸钠3、七水硫酸镁 0.03、四水硫酸锰0.02、氯化钠0.001、七水亚硫酸铁0.001,L-谷氨酸钠73.3、pH 6.8
D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
种子培养基(g/L):蛋白胨10、牛肉提取物10、酵母提取物5、葡萄糖5、乙酸钠5、柠檬酸二胺2、MnSO4·H2O 0.05、七水硫酸镁0.2;
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25.4、酵母膏6.2、大豆蛋白胨6.2、吐温80.2、乙醇4、七水硫酸镁0.2、MnSO4·H2O 0.045、L-谷氨酸钠20;
E 红曲霉M6-13
Word 资料
.
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50、蛋白胨5、酵母膏l、KH2PO4 l,FeSO4·7H2O 0.01,MgSO4·7H2O 0.5,pH 6.0。
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30、NaNO3 3、酵母提取物l、K2HPO4 l、MgSO4·7H2O 0.5、KCl 0.5、FeSO4·7H2O 0.01、pH6.0;
F 红色红曲霉(Monascus ruber)X27
种子培养基(g/L):马铃薯200、葡萄糖20、谷氨酸5、谷氨酸钠5、酵母浸膏5、氯化锌1、硫酸镁1;
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20、磷酸氢二钾1、磷酸二氢钾1、谷氨酸钠5、氯化锌1、钠5、硫酸镁1、硫酸亚铁0.01;
3.5 影响微生物发酵GABA产量的发酵条件
微生物发酵制备GABA,原料来非常广泛,安全链比化学法要高。影响因素都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代谢机制,外因是代谢条件。因此,GABA支路代谢机制和代谢条件是GABA制备的决定因素。代谢机制一定时,代谢条件显著影响GABA的制备速度和产率。因而微生物发酵制备GABA受如下因素制约:
3.5.1 pH值
pH值影响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影响细胞膜得电荷和渗透性以及外界条件的电位和物理性质,要正确控制和调节pH值。一般谷氨酸脱羧酶最适pH值在5.5-6.0左右。另外GABA支路中还有两种酶:GABA转氨酶(最适pH8.9)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最适pH9.0-9.5),两者使GABA快速氧化成谷氨酸和琥珀酸,因此改变pH值钝化这两种酶有利于GABA的积累。
Word 资料
.
3.5.2 辅酶、抑制剂等
磷酸吡哆醛是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能促进谷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但使用成本较高。也可以加入维生素B6(0.5mmol/L),可以使GABA产量提高20%左右。抑制剂有如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半胱氨酸和对氯高汞苯甲酸等物质,这类物质会抑制谷氨酸脱羧酸酶活性,从而降低GABA的产量。
3.5.3 温度
温度主要影响酶和微生物的活性及代谢,因此温度必然影响了生物代谢产GABA的能力。
3.5.4 溶氧
无氧的环境可以增加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抑制丙酮酸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活性,一般采充二氧化碳或者抽真空来实现。
3.5.5 底物、补料等
合适的谷氨酸浓度可以提高GABA支路碳流量,从而促进GAD活性,但是前体过多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浓度高时会产生毒性。一般主要是增加前体物质和营养物质以及无机盐等。利用纯谷氨酸作作为前体,成本较高,一般添加谷氨酸衍生物如谷氨酸钠或含谷氨酸丰富的其它物质(例如茶叶、桑叶和米糠)。
Word 资料
.
3.6 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对GABA产量的影响 3.6.1 以酵母菌作为发酵菌种
(1)碳源的选择对发酵的影响
碳源可以选择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均可,发酵所得GABA的产量差别不大,但是选择葡萄糖最为方便廉价; (2)有机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分别以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和尿素为氮源实验,其中以酵母膏和蛋白胨作为氮源所得GABA的产量最高,故此选择酵母膏+蛋白胨的复合氮源的方式。
3.6.2 以红曲霉作为发酵菌种
(1)碳源的选择对发酵的影响
以查氏液体培养基为基础,分别采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谷氨酸钠、丁二酸钠、蔗糖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实验。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时发酵液中GABA含量相对较高,,其次是葡萄糖,而蔗糖作为碳源时发酵液中GABA; (2)氮源的选择对发酵的影响
以查氏液体培养基为基础,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采用不同的有机氮或无机氮源为唯一氮源(牛肉膏、酵母膏、钠、蛋白胨和磷酸二氢铵)进行实验。以牛肉膏作为氮源时,GABA生成量最高。因为牛肉膏对发酵产GABA的效果最好,故采用复合氮源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用牛肉膏和钠作为复合氮源时发酵液中GABA的含量最高。
Word 资料
.
3.6.3 以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
(1)碳源的选择对发酵的影响
以加入10g/L的L-MSG的TYG培养基为基础,采用15g/L的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酵母膏、可溶性淀粉、丁二酸钠为唯一碳源进行实验,采用果糖和蔗糖时菌体量及GABA的产量相对较高;另外当以丁二酸钠作唯一碳源时虽然菌体生长情况不好,但GABA的产量却相对较高,推测其对谷氨酸脱羧酶的生成与作用有促进,因此采用蔗糖和丁二酸钠作为复合碳源比较合适。 (2)氮源的选择对发酵的影响
以蔗糖及丁二酸钠为复合碳源,分别加入10g/L的胰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玉米浆及无机氮源硫酸铵、钠为唯一氮源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机氮硫酸铵和钠作为氮源时,GABA的生成量非常少,而有机氮则对产GABA的效果较显著,其中以酵母膏的效果最好。
因为酵母膏对发酵产GABA的效果最好,以酵母膏组成复合氮源进行实验。以5g/L的酵母膏分别与5g/L蛋白胨、胰蛋白胨、玉米浆、牛肉膏组成复合氮源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以胰蛋白胨与酵母膏为复合氮源时GABA的产量最高。可能是这两种物质所含的菌体生长所需的辅助因子丰富,并相互补充,激活了GAD的活性,从而发酵液中GABA的含量升高。 (3)L-谷氨酸钠(L-MSG)的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分别以不同的谷氨酸钠的浓度(g/L)进行实验研究菌体转化富集GABA的情况,当谷氨酸钠的浓度小于l0g/L时,GABA的量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谷氨酸钠浓度大于10g/L后,GABA的含量不再增加。
Word 资料
.
3.7 该行业对酵母浸出物的需求
γ-氨基丁酸行业基本采用酵母菌、红曲霉和乳酸菌三类菌种进行发酵,这三种菌种的发酵氮源均会使用到酵母浸出物,特别是在以酵母菌和乳酸菌生产GABA的过程中,酵母浸出物对发酵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使用其为发酵氮源时效价最高。另外γ-氨基丁酸的发酵氮源多采用复合氮源的形式,因此在发酵氮源的选择时可以采用酵母浸出物+蛋白胨的方式。我司产品可以满足该行业发酵氮源的需求,可以进行推广。
4 γ-氨基丁酸行业发展现状
4.1 γ-氨基丁酸的行业概况
2009年9月27日,卫生部批准γ-氨基丁酸、初乳碱性蛋白、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植物乳杆菌(菌株号ST-Ⅲ)、杜仲籽油为新资源食品,γ-氨基丁酸,在国内进入崭新纪元,国内各大γ-氨基丁酸厂家,浙江益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安徽来福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安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据江南大学最新科技GABA转化技术将引领中国进入新食品消费时代。
国内目前市场总量较少,不超过100吨,而且产品价值较高,约3000-4000元/kg,市场不容易做大,而且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至少有两家企业投产该产品,并已投放市场。项目年可生产γ-氨基丁酸100吨,50%含量的γ-氨基丁酸,目前市场价格为350-400万元/吨,总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4亿元,实现利润6000万元左右。每吨γ-氨基丁酸(GABA)的售价在4-5万元。GABA在美国、
Word 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