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行为包括擅自使用商标、非法销售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伪造商标、更改商标、为侵权人提供运输等,侵犯商标权需赔偿,赔偿金额根据损失、侵权人利益和侵入人支出等因素确定,最高可达300万元。
法律分析
很多人都知道商标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还是经常发生商标权被侵犯的事情,对于这种违法行为,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者要对商标权的拥有人进行赔偿。那么什么情况是侵犯了商标权的情况。
第一个,没有经过商标主要注册人的认可,就擅自将商标使用在商品上,或者注册了与商标相同或者几乎一样的商标。
第二个,非法出售其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第三个,伪造,或是擅自制造了其他人所注册的商标或者擅自出售他人的商标。
第四个,没经过商标权注册人同意,擅自将商标更改,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了市场。
第五个,为其他侵犯商标的人提供运输、隐匿,仓库储存。
第六个,对商标注册人造成其他的损失或者损害的。
以上六种就是侵犯商标权的情况,经过审判,要求侵犯商标权的人向商标注册人进行赔偿,这个数额要情况而定。
第一,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来确定,在市场上损失的销售量的总数乘以每个商品的利润作为赔偿。
第二,在审判侵权当事人在侵权时间内所获得的利益,还要计算上被侵入人为了抑制这种情况所支出的金额。
第三,
还有被侵权人的证据不能充分确定侵权人所得的利益是对自己的经济造成损失的,可能会根据侵权人的情节判决给与被侵权当事人50万以下的金额赔偿。
根据我国的《商标法》中的内容,要确定侵犯商标的赔偿金额时,可以计算的,要按照因被侵入所受到的具体金额损失来确定,不能明确确定损失金额的,按照侵权人通过侵权获得的利益来确定,注册商标费不能确定的,根据侵权的情节轻重判决300万元以下的赔偿金。
结语
商标权的侵犯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的《商标法》,侵权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向商标注册人进行赔偿。侵犯商标权的情况包括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商标、非法销售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制造伪造商标等。在确定赔偿金额时,将考虑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侵权者所得利益以及被侵权人为抑制侵权行为所支出的费用。根据情节轻重,可判决赔偿金额在50万至300万元之间。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明确损失金额,否则将根据侵权情节判决赔偿金额。商标权的保护对于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六条 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申请保全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