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需向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投诉。泄露途径包括:互联网搜索引擎出售信息、登记实名部门泄露、打字店存档出售、问卷调查窃取、抽奖券填写泄露、商家填写售后服务单泄露、超市邮寄会员卡泄露。违规处理个人信息者将受罚款等处罚。《个人信息保》适用于境内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境外处理境内个人信息需符合条件。
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泄露找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投诉。
个人信息的泄露主要有以下途径:
1、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汇集成册,并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给需要购买的人;
2、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赁公司、银行、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邮政部门等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部门、场所,个别人员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客户个人信息;
3、个别违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装订成册,对外出售;
4、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群众个人信息,他们宣称只要在“调查问卷表”上填写详细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情况等内容,以及简单的“勾挑式”调查,就能获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群众填写个人信息;
5、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6、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有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被人利用了个人信息;
7、超市、商场通过向群众邮寄免费资申办会员卡时掌握到的群众信息,通过个别人向外泄露。
违反相关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适用本法:
(一)以向境内自然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为目的;
(二)分析、评估境内自然人的行为;
(三)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结语
保护个人信息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和责任。如果您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可以向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投诉。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包括利用搜索引擎、实名登记部门、打字店、问卷调查、抽奖券、购买物品等。违反个人信息保规定的处理将面临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停止服务等处罚。保护个人信息,共同维护我们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本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第二章 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第三节 国家机关处理个人信息的特别规定 第三十七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履行法定职责处理个人信息,适用本法关于国家机关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适用本法:
(一)以向境内自然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为目的;
(二)分析、评估境内自然人的行为;
(三)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