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奖学金获得情况与其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奖学金获得情况与其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来源:99网
第29卷 第2期 Vo1.29 No.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IJANZH0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3年2月 Feb.2O13 大学生奖学金获得情况与其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张彦军 (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以河西学院103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学生历次有无获得奖学金或获得奖学金的等级,将奖学金获得 情况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调查结果显示: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的成就动机无明显差异,大学生的奖学金获奖等级不受 其自身成就动机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奖学金;成就动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3)02-0096-02 【收稿日期]2012—11—19 一、问题的提出 0.O1) 。。在本研究中,AMS的实测Cronbachc ̄信度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希望从事有意义和有挑战性 系数为0.81,效度为0.50,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的活动,并力争在活动中取得满意成绩的动机¨J。阿 在问卷中除了解常规人口学信息外,还向学生了 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动机Ms与避免失 解学以来累计获得奖学金的情况。所获得的数  败的动机Mf,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追求成功的动机。 据输入SPSSI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因为高校奖学金在班级中每年评选的名额有限,约占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研究过程 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在这种竞争情境中,假定个人 的成就动机的高低是影响奖学金获得的级别及影响 河西学院每学年评选的奖学金分为四等,每一等 学生对奖学金评定结果的因素之一。经CNKI检索, 级相差500—1000元,另外还有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  目前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奖学金相关问题进行的 学金。各个奖学金等级对应的奖金金额如表1所示。研究较少。探讨大学生奖学金获得情况与其自身成 为便于对学生历年获得情况进行统计,将学生累积获 就动机的关系,有利于更客观地了解影响大学生奖学 得的奖学金金额缩小1000倍,将奖金转化为分值,以 金获得的因素,有利于客观地看待大学生奖学金获得 分值的高低表示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情况。如某学生 情况与其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大二获得三等奖学金,就记1分,大j获得四等奖学 金,记0.5分,大四没获得奖学金,记0分,则该同学 累积获得奖学金1500元,就记为1.5分。 表1 河西学院奖学金概况及分布各等级计分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随机分层抽样方式向河西学院大二、大 三、大四学生发放1087份调查问卷(大一学生不评奖 学金),回收1082份,剔除没完成者及选项有空缺的 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031份,问卷有效率为95.28%。 被试中男生440人,女生591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由挪威奥斯陆大学T.jesme和N.Yg— ard编制、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e Scale,AMS,)。该量表共30题,分两个因子: 前15题为被试追求成功的倾向(Ms),后15题为被试 避免失败的倾向(Mf)。成就动机(Ma)为追求成功的 按照表1的计分原则,对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累 得分减去避免失败的得分,即成就动机(合成动机) 积获得奖学金情况进行累积计分,各年级大学生奖学 Ma=Ms—Mf,得分越高,成就动机越高。量表采用4 金获得情况频次统计情况如表2。 点记分,学生认为这句话“完全正确”记4分,“基本正 为考察获得奖学金的次数及金额与个人对奖学 确”记3分,“有点正确”记2分,“完全不对”记1分。 金评定结果归因的影响,将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情况分 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7(P<0.00),效度为0.58(P< 为高分组(各年级奖学金得分前27%的学生)和低分 [基金项目】河西学院2011年教学研究重点支持课题“心理实验网络平台建设的构想与探索”(课题编号:HXXYJY一2011—01). [作者简介]张彦军(1977一),男,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第2期 张彦军:大学生奖学金获得情况与其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97 组(各年级奖学金得分后27%的学生)。按照27%的 于内部动机,而是外部动机,即大学生获取奖学金的 高低分组标准 ],大二、大三、大四低分组学生的获奖 动力主要来源于大学生对奖学金本身的追求;同时, 累积得分分别为0分、0分、0—1分,大二、大三、大四 也反映出奖学金所附带的对学生的奖励及由奖学金 反映出个体在成长过 高分组学生的获奖累积得分分别为1—5分、3.5—14 而带给学生的荣誉感并不明显;分、6.5—17分。依据上述标准,低分组学生有430 程中,学习的动机由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逐渐发展的 人,高分组学生有276人。 表2 各个年级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划分 (二)研究结果 对奖学金获得者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与成就 动机的各个因子进行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 示: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成就动机及其各个因子方 面没显著差异(P>0.05),即学生的成就动机并不影 响学生是否获得奖学金及获得奖学金的等级,学生在 社会事务及学习中表现出的成就动机对学生获得奖 学金情况没有预测性。 表3不同级别奖学金获得者与成就动机各因子关系分析 在奖学金获奖情况与成就动机及其各因子的相 关性上,避免失败的动机与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情况成 显著正相关,即避免失败的动机越强的学生,其获奖 等级越高。因为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追求成功的动 机,所以学生的奖学金获奖情况与成就动机的相关性 也反映出成就动机对奖学金获得情况影响不明显。 四、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大学生自身的成就动机不影响其获得奖学金的 情况,此结论说明大学生对奖学金的看重程度较低, 体现出大学生普遍认为奖学金获得情况并不能体现 自己的能力,反映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追求价值的 多元化;反映出大学生获得奖学金的动力并不是来源 过程。李炳煌对3—11年级的1356名学生的调查发 现,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小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 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 Hater对3—9年级儿童的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内在 动机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呈显著且有规则的下 降 j。通过前述研究及本研究可以看出,在个体发展 过程中,学习中的内部动机持续下降,外部动机持续 上升。这可能是由于学段越低,学习的知识越属于生 活常识范畴,有利于个体迅速认知周围世界并将学到 的知识加以运用,因而个体兴致较高;而学段越高,学 到的知识越属于专业知识,其应用的领域及应用的机 会大为减少,因而知识对个体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二)建议 成就动机是大学生内部动机的重要体现,大学生 获得奖学金的情况不受成就动机的影响,不利于发挥 奖学金的奖励功能,也不利于发挥奖学金对大学生行 为的调节功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更好地发挥奖学 金的效能。 首先,加大对奖学金发放环节的宣传,增强获奖 学生的荣誉感。通过在奖学金评选前和评选后发放 环节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更强烈的荣誉 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力 争上游,达到奖学金设置的初衷。 其次,进一步规范奖学金的评定,增加奖学金评 定的确定性。高校奖学金是依据智育、德育、文体等 方面的分数累计而成,包含许多子项目。尽管各个高 校制定了相应的评分细则,但是由于许多计分项目难 以量化,往往有一定的争议,这就影响了部分大学生 对奖学金评定公平性的观感。只有进一步规范奖学 金评定的过程,更进一步完善奖学金评定的规则,才 能增加奖学金评定的确定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 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阴国恩.基础心理学(第2版)[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1:168. [2]安全玲.人格、价值观、家庭环境对高中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09.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 指南一心理学专业基础(2008最新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7:133. (下转第105页) 第2期 葛英杰: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之我见 105 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关于宗教的本质,正如恩格斯所 力,而宗教信仰则要求人们屈服于逆境和压迫,逃避 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 现实去憧憬虚幻的来世幸福,它是阻碍人们变革世界 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 的麻醉剂。科学与宗教的对立使我们认识到那种把 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这说明宗 马克思主义也当作一种宗教的看法是十分荒谬的。 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方。它既具有维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与宗教观念有着本质的  护社会安定、规范人们行为、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 区别。积极作用,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它的盲目性 最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教信仰 和虚幻性能使人们丧失主体性和斗争性,屈从于不合 自由学说是正确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现象的理 我国为何还 理的生活现实,或者由于盲目信仰而背离科学信念, 论依据。既然宗教存在明显的消极作用,在实践中误人歧途。 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 其次,关于宗教有神论如何形成的观点是马克思 一,宗教信仰毕竟属于人们精神领域的问题,企图用 主义宗教观的核心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神的观 行政命令、人为打击等强制手段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 念的形成是由于与外在的自然力相比,人类感到了自 题,必然会引起宗教信徒的逆反心理,甚至会适得其 身的渺小。因此,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 反并引发宗教狂热。第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存 态,在本质上并非与现实无关,而是对现实生活歪曲 在着宗教得以生存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因此在这 的、颠倒的反映而已;宗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支配人 些根源没被完全消除之前,人为地消灭宗教是不切实 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即人们无法控制的异己的 际的。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 自然力和社会力。自然界的洪水、猛兽等灾害和社会 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 生活中的战争、剥削等丑恶现象都是这种异己力量的 不断协调发展,使宗教赖以生存的根源得以消除,才 表现形式。宗教信仰的显著特点是“超人间性”,即宗 是彻底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 教总是以某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神圣的形式表 三、结语 现出来。“神”是宗教观念中最根本的、至高无上的观 综上所述,面对国际国内普遍的“宗教信仰热”, 念。人们企图通过对它的祈求来保佑自己的平安和 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宗教观念的影响。马 福祉。于是,神和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就这样被人们制 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工作者,如果不能对宗教 造出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有神论形成的理论 信仰及其行为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和说明,不及时运 阐明了神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其中对异己力量的恐 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 惧与无奈是人们产生造神冲动的主要原因。不可否 们将很难树立起牢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 认,对神的顶礼膜拜也体现了人们追求完美、趋于至 。实践证明:通过教师充满爱心的、有说服力的 善的精神诉求。只是以此种方式表现出来的精神追 讲解和劝导,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及时悬崖勒马,回 求显然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t 归到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科学信仰上来。 再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宗教相区别的观 点,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 [参考文献] 念。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以辩 [1]叶小文.宗教七日谈[M].北京:党校出版社, 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理论前提,而宗教信仰则以唯 2007:287. 心主义的世界观为理论基础。第二,科学以真理为依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据,而宗教信仰则与真理背道而驰。第三,科学鼓励 1995:2. 人们进行思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精神的自主性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66—667. 和首创性,而宗教信仰则要求人们轻视理性、盲信盲 从,窒息了人们的精神活力。第四,科学是人们改造 [责任编辑:武学志] 客观世界、摆脱剥削和压迫、争取自由的精神动 (上接第97页) [4]李炳煌.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101—104. [责任编辑:张小宝] [5]李夏.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