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兄弟,读后感

兄弟,读后感

来源:99网
《兄弟》

在高考之前,为了打发不能睡觉又不想做题的午休时间偶读了一本小说,这绝对是我高中以来读的最后的一本书,名字简简单单,叫《兄弟》。其实本来看到这本厚书时我挺不乐意的,觉得太厚了,内容肯定很平淡,直到一不小心打开了第一页,我明白了,我进入了一个我从未去过的一个时代。

小说名叫《兄弟》那主人公肯定是一对兄弟了,哥哥叫李光头,弟弟叫宋钢。挺好奇的为什么俩人不一个姓?原来弟弟宋钢并不是李光头的亲弟弟,他们家是一个重组的家庭。母亲是一个旧时代平凡的女人,旧时代的女人吃不饱穿不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父亲是一个教师,在之前曾是当地一个有名人。生活一开始是十分美好的,但他们却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变革动荡不安的时代,一切美好的生活从开始变得颠倒流离。父亲因为一些小事而被红卫兵抓住成为做示范的犯人,最后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被别人折磨得永远离开了母子三个人,从此生活来了大扭转,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儿子,生活也并不是过不下去,俩兄弟的友情让人感动,之后的日子,他们长大了,同时喜欢了一个女孩,他们继续长大成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兄弟》上半部我认为写的更好,即温馨又真实。宋凡平无疑是塑造的很好的一个人物,一个让人流泪的好人,好父亲,好丈夫。他英俊高大,正直幽默,对家庭充满责任感,还打得一手好篮球。对两个孩子疼爱有加,乐观坦荡。被抄家后若无其事地笑着用“古人的筷子”(树枝)给他们开饭,快乐地教他们“扫堂腿”,人来却屈辱地被“小将”扫堂腿,被看守期间手臂被打断了啷当着,但却对孩子说这是个“啷当着手”的游戏,以保护他他们童稚的心灵,让人不由想起电影《美丽心灵》里那个父亲。 他对妻子李兰温柔体贴呵护,处处尊重她,重建她饱尝多年屈辱后对生活的信心,又恪守诺言,说好了到上海去接她,哪怕冒生命危险冲出被看守的监牢'也要到码头去乘船接她,四次被看守毒打阻挠,四次踉踉跄跄冲向轮船,最后被“群众”活活乱棍打死在码头……他真的应该反抗啊,可是他没有,那

个时代的人都不知道反抗。他的遭遇让人痛彻心肺。

宋凡平活着时是英俊潇洒顶天立地的伟丈夫,只因为他是地主成分他就要被批斗,只因为他教孩子认字时又说了“地主宋凡平”地是天地的“地”,主是毛的“主”,就瞬间招来了杀身之祸。他这样的死让人掬一把惋惜之泪,他不该就这么死了。

今天看来,那时的“群众”的政治信仰是多么的单纯,又是多么的盲目狂热多么残暴!以“”的名义就可以六亲不认,滥杀无辜,指鹿为马,丧尽天良,呜呼,这真的就发生在“时期”的中华大地上……余华写这些,也许就是让我们从这些闹剧、悲剧中反思“”就是一出天大的闹剧、悲剧的实质吧。

李光头宋刚两个孩子在父亲死后孤苦无依,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谊,没几年妈妈也在忧愤中死去,他们更加相依为命。这部分都写的温馨可信,无论是李光头的调皮贪吃,还是宋刚的善良懂事。 这个像他爸爸一样英俊高大的宋刚,这个心灵手巧会织毛衣的宋刚,这个为了兄弟情义隐忍自己爱情几近木讷的宋刚,这个与林红恩恩爱爱二十年骑着永久牌自行车接送妻子的宋刚, 让人看不懂了。 如果说他下岗后宁肯扛大包、装水泥,弄得腰扭伤得肺病也不肯找已发达的兄弟李光头帮助,这是骨气,是讲做人的原则的话,那么当他看清周游的骗子嘴脸后为什么不马上离开他回到刘镇,还跟着他继续南下推销“保健品”,他的做人原则到哪去了?当周游为了推销丰乳霜劝说他做丰乳手术以招徕女顾客,他竟然接受了手术时,他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子汉的原则又到哪去了?说不通的,就算是为了给林红一个好的生活拼命挣钱也说不通的。不由觉得了宋刚这个人物的几分昏庸,作者设计的几分荒谬。当看到他卧轨自杀的情节时,已无泪可流。 兄弟俩,一个发迹了,一个消陨了,但他们的命运最终都化作了畸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