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铸就成功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得到一个美好的结果,是少不了刻苦努力的过程的。
每当回到老家,看到门上我写的龙飞凤舞的“福”字时,我心中就会无比自豪。
放寒假时,我决定利用这个寒假,好好充实一下自己。干什么呢?我冥思苦想,唉,快过年了,勤学苦练这一个“福”字,回老家写个对联,显摆显摆,就这么定了。 我立马行动起来,找了一本《书法大辞典》,又把家中搞的“翻天覆地”,找出了笔墨纸砚,家中这么乱,就交给妈妈了。我应先练毛笔字,顾大局为重吗!
我翻到“福”字这一页,发现王羲之的这个“福”字还不错吗!虽然仔细一看不像个“福”,但一看就有一种“票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气势。我可从未写过毛笔字,好在有一本书上画着拿笔的姿势,我提笔就挥,不亚于一个大书法家的姿势,可写的字就差远了,歪歪扭扭,横七竖八,还不如个狗刨的。唉,万事开头难吗!我不灰心,不气馁,还在用心连。练了一会儿,这终于像个字了,我洋洋得意,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个最好的“福”字,我看写的都比王羲之的好了!妈妈回来了,我兴冲冲的拿给妈妈看,妈妈说:“你怎么把墨水洒了,唉,真难看!”我急忙说“这是个“福”字”。妈妈大吃一惊:“哈哈,这还叫字吗?”我悲愤万分,决定一定要练好这个“福”字给妈妈看一下。
于是,我每天坚持连正反两张纸,日复一日,新年近了,来到老家,我告诉爸爸我要写个“福”字,肯定写的很好,爸爸将信将疑的把毛笔给了我,我行云流水写出这个“福”字,在场的人都叹为观止,用钦佩的眼光看着我。
美好的结果必然是快乐的,但想要获得快乐,就必须要在这成功的背后洒下辛勤的汗水。成功的硕果要由辛勤汗水浇灌出来!
白发
岁月,从黑发中流过,风,传播爱的信息,将黑发,一点点染白。
童年,在梧桐树下,透过缝隙照下的阳光把那头黑发照的很黑很亮,那头黑发很长很长站在风中,轻轻的微笑,望着不远处一跳一跳的短发,满是欢乐的笑声。
夜晚,在灯光下,长发在为短发缝着书包带,因为书很重,长发怕这书包不能承受,于是就在书包带上缝了一点点爱。
早晨,短发背着这更加牢固的书包出发了,短发亲吻着长发,长发的发梢,触到短发的鼻尖,散发出清幽的香气。
傍晚,短发背着书包一蹿一蹿的回来了,长发在门边静静的等待,望着回家的短发露出一点微笑。
吃过晚饭,阳台上,长发为短发清洗着,短发顶着满头的泡泡,在阳台上嘻笑,长发用清水将短发的满头泡泡清洗掉,用手轻轻揉着短发的耳朵和眼睛,然后用毛巾轻轻地为短发擦头。月光下,被清洗后的短发,显得乌黑流亮,就像长发一样,却不及长发长,长发轻轻的摸着短发说:“孩子,会长长的,就像妈妈的一样。”
长大后,短发离开了长发,长发为短发的书包缝补着,希望能承受更多的重量,而短发离开后,长发则是无尽的思念、担忧,时间一点点流逝着,长发不再乌黑光亮,可还是静静等待,等待短发的归来。
梧桐树下,是长发等待,还有----落了一地的梧桐叶,短发长长了,回来看望长发,而在门边看到的还是长发露出的一点点微笑,只是长发不在乌黑光亮。
傍晚,还是在阳台,只是短发变成了乌黑的长发,这次,由童年的短发为长发清洗,长发变得和泡沫一样,都是白色的,在月光下,长发显得出银白色的光泽。
风,轻轻的吹,扬起丝丝缕缕的白发,传递这一点一点的爱,让短发变得更长、更黑。
父爱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
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 直到初三。
那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压的天下,凛冽的风中,那个人不住的颤抖。风不停的掀翻他的衣角----是父亲!透过窗子,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没有华丽的辞藻的装饰,就是白发,是一根根、一片片的白发,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不屈的挺立,那一倒一立中,我知道一定是为了谁…..
那被不断压倒和挺起的究竟是父亲的白发还是父亲的的心?车靠站点,我快步走下,显然,父亲望见了我,他不在用手指堵住进风的大衣,而是快步向我跑来,他的大衣彻底向狂风屈服了,但他丝毫没有在意裸露出来的红色毛衣在这莫名的黑暗中跳动着,向我奔来。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父亲严寒中向我靠近的那颗火热的心,那一刻,我一任泪水滂沱。 父亲轻轻携起我的手想使我的手暖和起来,但我触到的分明是冰一样冷的大手,我紧紧地将父亲的手攥住,父亲却忙躲开,“我的手太凉了”。我不顾父亲的躲闪,一把抓回那双冰凉的大手,我知道:我抓住的是这一生的财富。
父亲用生命的衰老化作山,化作火,化作路,化作一点一滴的父爱,陪伴我每一天、每一秒,陪伴我这一辈子。父亲啊,你的爱是女儿一生的财富,因为有了你的爱,女儿一生不回贫穷。
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时光的河流过春天,流过夏秋,穿越寒冬,消失在远方,似乎不在回还。
然而,当春天如约而至的时候,那遥远的一幕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往事轻轻叩开我的心灵之门,引心泉汩汩而出……
小时候的我有点与众不同,胆小敏感,不喜欢和其它的小朋友交流,天生喜欢和虫鸟花鱼打交道,老是在村里的小树林里与各种各样的昆虫玩耍。忽然就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还是喜欢那些各种各样的虫子,常年的独自玩耍虽说我找到了自我的快乐,可还是缺少了与同龄人的交流变得有些自闭了。于是,在教室里,我感到一种恐慌,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最终还是一个人走到教室外去寻找熟悉的“朋友”去了。我逐渐地孤单了自己,而同学们看到我经常和虫子说话,除了感到怪异,还多了几分冷落。我感到无比孤独。
美丽的刘老师就是在这个时候注意到了我,一天课间操的时候,刘老师找到了我,把我叫到办公室,她告诉我,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非常喜欢昆虫,每天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记录昆虫的生活,后来写成了一步伟大的科学著作。听了老师的话,我十分兴奋,大声地向老师说“老师,我对虫子可熟悉了,我知道很多事呢!”刘老师说:“是啊,我早看出来了,你是一个小昆虫学家呢!”我一听刘老师这样说,立刻骄傲的说“那当然!”刘老师说“既然这样可不可以把这些故事告诉同学们呢?”听了老师的话,我心头的喜悦与骄傲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变得吞吞吐吐起来,“这……这……”刘老师又说“你不知道,好多同学都跟我说想听你讲昆虫的故事呢,怎么,你不愿意讲给同学们听吗?”听到老师这样说,我的心头涌起了一阵热意,“老师,同学们真的愿意听我说吗?”“那当然,同学们都盼着呢。”刘老师说。不明就里的我最终犹豫着答应了刘老师。
就这样,在刘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班会,由我给大家讲一些昆虫的故事,说实话,那次班会我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也许是太紧张了,也许是很少和大家交流,也行是……
总之,我感觉讲的一点儿都不精彩,不过刘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掌声还是打开了我自闭的心门,逐渐的我不在孤单,而我的昆虫故事也讲得越来越好,我终于融入了大家庭。 事情过去很多年了,可我的心里还是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