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喜欢吃鱼头
⑴在我五六岁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的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挑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⑵我暗暗地琢磨,鱼头一定很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着妈妈盛饭的时候,夹了一个鱼头。吃来吃去,我心想:“鱼头怎么没有鱼肚子上的肉好吃呢?”‖
⑶在我九岁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ɡuī)鱼。①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②外婆戴上老花镜,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把鱼肉放进我的碗里说:“孩子,你吃。” 接着,外婆夹起了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suō)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为什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⑷28岁时,我结婚了。生活好了,我和妻子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⑸29岁时,我们有了儿子。转眼儿子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麻利地挑去大刺,放在儿子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儿子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谁知儿子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无奈,从鱼肋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儿子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
⑹以后,每逢吃鱼,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儿子,儿子总是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妈妈的碗里说:“妈妈,您吃鱼头。”
⑺于是,我在心里悟出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1、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①时间推移的顺序(    )    ②地点转换的顺序(    )
2、短文重点写了三位女性:“我”的      、“我”的       和“我”的       。(3分)
3、认真阅读短文,将描写“我”心理的句子按顺序排列。(             )    (2分)
①为什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②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③鱼头一定很好吃。                         ④鱼头怎么没有鱼肚子上的肉好吃呢?
4、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2分)
                
(2)第二段中,第①处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             对             的孝顺;第②处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             对             的疼爱。(2分)
(3)第三段先写了                                                                         ,接着写                                                                        ,最后写我悟出了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2分)
5、“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这句话实际上赞扬了               精神的伟大。(1分)
6、第一自然段中的“依稀”一词可以换成                 或                 。(2分)
7、联系上下文读下面句子,体会表达效果。(2分)
(1)“外婆戴上老花镜,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把鱼肉放进我的碗里……”
(2)“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麻利地挑去大刺,放在儿子的碗里。”
这两句话中的“慢慢”和“麻利”两个词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8、文章重点描写了人物的             、             和心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