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结构综述
一、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桩板结构路基右下不得钢筋混凝土桩基、路基与上部的钢筋混凝土承载板组成,桩板固接,并与路基土共同组成一个承载结构。它充分利用桩-板-土三者的共同作用来满足无砟轨道的稳定与变性要求。
2、 工作原理:
(1) 承载板承受轨道及列车荷载并传递至桩基,通过桩基传递给地基;
(2) 路基填土对桩-板结构的约束作用,使桩板结构路基具有较大的横向和纵向刚度。
二、 桩板结构分类
1、 按桩基与承载板的连接方式分:墩式、托梁式及复合式
(1)墩式:桩基与承载板直接相连;
(2)托梁式:首先通过托梁横向连接桩基,其上再与承载板相连;
(3)复合式:墩式与托梁式的组合结构,中跨采用墩式,边跨采用托梁式;
2、 按承载板与轨道板的连接方式分:上承式、埋入式
(1) 上承式:将轨道板直接铺设在桩板结构上面,处理方式与桥梁类似,承受了较大的温度荷载,不利于做成较长的连接结构;
(2) 埋入式:与上承式的不同之处有二。一是其承载板和轨道板之间还有级配碎
石缓冲层和混凝土支撑层,二是其一联的长度远远大于上承式。
三、 桩板结构的突出优点和适用范围
1、 突出优点:
(1) 结构简单、受力明确;
(2) 具有较高的纵向、横向和竖向刚度,纵横向稳定性好,竖向变形小;
(3) 施工简便;
(4) 与桥梁方案相比,工程造价低。
2、 适用范围:
桩板结构路基主要适用于新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低路堤和路堑地段,以及两桥(隧)之间短路基、道岔区路基等特殊地段软弱地基加固,同时可以用于已建路堤的补强加固。
四、 桩板结构需要研究的内容
1、 桩板结构的合理形式;
2、 路基土体对板的支撑作用问题;
3、 路基土体对桩的约束作用问题;
4、 温度应力对桩板结构桩-板-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问题;
5、 桩板结构的设计方法;
6、 目前保守的设计方法的技术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