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例谈数学复习课教学之“一题多变”

例谈数学复习课教学之“一题多变”

来源:99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谈数学复习课教学之“一题多变”

作者:刘开全 许世凤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的教学内容,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就像“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如何上好复习课,最大限度取得复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众所周知,教学中,每一个旧知识都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每一个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升华。复习,既要重温学过的旧知识,又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同时向外延伸、拓宽,利于学生创新,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阶段,应对课本的例、习题或者一些经典试题,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变式再创造,在复习教学中进行“陈题新解”,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形式,将知识串联,方法归纳,以少胜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4,0)和B(1,0),与y轴交于C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E是线段AB上的动点,作EF∥AC交线段BC于点F,连接CE,当△CEF的面积是△BEF面积的2倍时,求E点的坐标。 解题思路:

(1)法一(一般式):抛物线过A(-4,0)和B(1,0)两点,可得关于b、c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求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法二(两根式):抛物线过A(-4,0)和B(1,0)两点,可得解析式为,即为

(2)△CEF的面积是△BEF面积的2倍,则CF=2BF.又EF∥AC,则△BEF~△BAC,,从而求得,即

拓展练习1:判断△ABC的形状 解题思路:

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C各边长度,再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题意知,A(-4,0)、B(1,0)、C(0,-2),则, ,AB=5.∵AB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

拓展练习2:设E(m,o)是线段AB上的动点,用的代数式表示△CEF的面积。并求m取何值时△CEF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解题思路:

由相似性质或等角三角函数值相等,求得线段CF、EF长度,从而求得 △CEF的面积,再由二次函数增减性求得面积的最大值。即:

EF∥AC,则∠BEF=∠BAC.,求得,同理,.则.所以,当时,△CEF面积的最大值为. 拓展练习3:若函数值y﹤0,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

根据数形结合,函数值y﹤0,说明函数图象在x轴下方,即:当时,y﹤0. 拓展练习4:若抛物线上两点,且,则的大小关系怎样? 解题思路:

因为对称轴为,所以两点在对称轴左侧,又开口向上,故为减函数,即:时,. 拓展练习5:将抛物线上移2个单位,左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解析式是什么?原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什么?原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什么? 解题思路:

图形变换,关键是抓住在此变化中,那些量发生改变,那些量没有发生改变?抛物线变换,须先将其化为顶点式,再进行变换,即:

上下平移,开口方向及大小均未改变,顶点横坐标未改变,纵坐标改变;左右平移,开口方向及大小均未改变,顶点横坐标改变,纵坐标未改变。

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开口方向发生改变,开口大小未改变,顶点横坐标未改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Y轴对称的抛物线,开口方向未改变,开口大小未改变,顶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纵坐标不变。

综上所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展开,能加强学生对诸多知识和多种方法的理解和变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复习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