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不合格品的评审、判定、标识、隔离(可行时)和处理进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包括采购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编制依据
3.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3.2《质量保证手册》
4.职责
4.1生产部、车间、工段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处置。
4.2技术质量部负责成品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工作。
4.3质保师负责组织对于批量不合格的评审处置工作。
5不合格品控制
5.1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在原材料(包括管坯、母管)验收、产品制造过程中、成品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由本工序造成的可修复性不合格,自行进行修复,由上道工序造成的不合格,由工段长和车间主任进行协调处置,对于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放到废品处。
若数量超过总数的10%则属于批量不合格情况,谁发现,谁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并将情况逐级反映,反映到哪一级别,哪一级别进行处置,处置不了向上一级反映,若都不能解决,由质保师统一协调解决,制定处置措施及验证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落实。
5.2不合格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不合格责任单位查明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找出责任者,制定并组织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重复发生。具体按《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5.3不合格品处理单的归档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应作为产品检验资料的一部分, 并随产品检验资料一同归档。
6.引用文件
(1)《纠正预防控制程序》 WXSP/CX-18
(2)《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 WXSP/CX-12
(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WXSP/CX-02
7.记录
(1)《不合格品控制记录》 ZJ-8-25
(2)《(扩管)不合格品记录》 ZJ-K-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