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围堰复合式防渗墙关键技术应用

围堰复合式防渗墙关键技术应用

来源:99网
第28卷 云南水力发电 第3期 YUNNAN W.ATER P0WER 95 围堰复合式防渗墙关键技术应用 陈道春,李斌,徐岿东 (长江设计公司阿海水电站工程建设监理部,云南丽江674100) 摘要:阿海水电站截流采用了大量的块石和钢筋石笼,在上游防渗墙施工过程中,因成槽部位地层结构复杂导致卡钻且处理困 难,围堰无法闭气。经研究,采用了高压旋喷灌桨技术进行了缺陷部位的防渗处理,其钻孔施工和浆材的调整与组合具有先进性。 施工完成后,防渗墙已经过两个汛期的运行,证明防渗效果满足工程需要,为同类工程基础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围堰;缺陷修补;防渗处理;高压旋喷;防渗墙 中图分类号:TV543 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951(2012)03—0095—03 DOI:10.3969/j.issn.1006—3951.2012.03.028 1概述 渣见图1。 阿海水电站坝址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玉龙 县(右岸)与宁蒗县(左岸)交界的金沙江中游河段, _—— 为金沙江中游河段规划的第四个梯级。电站正常蓄 麓 荽 蕾  0,‘ ‘:;j .一'  I .,_ : - .矗: 乏 + . ‘ 水位1 504.00 ITI,相应库容8.06×10B ,具有日调 ~。。 一 : t 墨 、‘ 节性能。最大坝高138 in,装机容量2 000 MW(5× 耄 400 uw)。 Z 。 : 。工程采用一次围堰断流、左岸隧洞导流、大坝基 眨笔 溪 ● 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上、下游围堰形式为土石 』琨璇土 / 一 围堰,上部采用土工膜心墙防渗,下部均采用混凝土 图1钻头卡钻位置及底部集渣图 防渗墙防渗,防渗墙体厚度为0.80 m。上游围堰混 凝土防渗墙共划分27个槽段,墙厚0.8 nl,墙顶高程 2高喷防渗墙处理方案 为1 420 m,墙高约26 m,面积约为4070 1112。上游围 2.1孔位布置 堰挡水设计洪水标准为P=5%,流量9 800 rn3/s,调 对存在渗漏的槽段清理后先进行混凝土浇筑, 洪后上游水位1 461.99 m,堰顶高程1 465 m。 然后沿防渗墙顶上游侧布置高喷灌浆孔。因卡入槽 上游围堰截流期间,戗堤进占使用了大量的块 段内的钻头影响槽段清理效果,从而影响混凝土防 石和钢筋石笼护脚,上游围堰防渗墙14号、l5号槽 渗墙浇筑质量,故高喷墙顶高程需与混凝土防渗墙 段(河床中心)施工过程中,由于漏浆、塌孔等原因导 顶高程一致,即高程1 420 1TI,钻孔深度以进入基岩 致前述槽段内不同位置钻头卡钻,卡钻深度为防渗 0.5 ITI控制。 墙顶面以下l7.3~19.5 m,现场采用各种措施均不 考虑防渗墙汛期须承受一定水头压力,为控制 能成功打捞钻头。由于防渗墙工期紧,为了保证围 围堰渗漏量满足基坑开挖及混凝土浇筑要求,降低 堰施工进度,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 施工期排水难度,要求高喷防渗墙成墙厚度不小于 究,确定了对槽段清孔至钻头顶部后直接浇筑混凝 0.8 m。因此高喷防渗墙按双排孔布设,下游排孔距 土(卡人孔内的8个钻头埋入槽段),钻头底部和四 混凝土防渗墙0.5 m,孑L距0.8 in,排距0.7 ITI,双排 周可能形成的渗漏通道,增加高压旋喷形成防渗幕 孔成梅花型布置,高压旋喷套接成墙,高喷灌浆按照 墙的方式对存在渗漏的槽段已浇筑混凝土至基岩面 先下游排后上游排的顺序施工,同一排内按先一序 部位进行处理的补救方案。钻头卡钻位置及底部集 后二序再三序,逐渐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 收稿日期:2012—04—09 作者简介:陈道春(1973一),男,湖北宜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云南水力发电 2012年第3期 14号、15号槽段上游侧共布设41个高压旋喷 孔位,与相邻槽段搭接宽度为2 m。下游排共布设 21个孔,上游排共布设20孔。高喷防渗墙布孔平 面布置见图2。 选用德国KR805—1全液压履带式钻机造孔, 起拔套管采用BG一60液压拔管机,集中制浆,采用 ZJB,BP90变频高压注浆泵供浆,XL一50型旋喷机灌 浆,寿力900XH空压机供风。 2.2工艺流程及参数选择 兽 、、 16号槽段 ) 下游排 墨 、 l5号槽段 () l4号槽段 ( 13号槽段 厂Ⅲ、 厂T、 一序孔 二序孔 三序孔 ① ⑩ ⑩ 图2高喷防渗墙布孔平面布置图 2.2.1喷射方法 比重、返浆比重、喷浆压力、旋喷管回旋和提升速度 采用两管法喷射施工。 2.2.2工艺流程 均选取较为保守的施工参数,再结合现场生产性试 验确定了按下表1中的工艺参数进行施工。 采用德国KLEMM全液压钻机造孔,孔径 为 146 mid,钻孔深入基岩0.5 m,跟人套管护壁,终 孔后强风清孔,下入特制PVC管,拔管机起拔套管, 高压旋喷机就位,下喷管至孔底开始高压喷射灌浆, 当孔口返浆达到设计要求后正常提升喷管,喷灌过 程中定时检测原浆、返浆比重,合理控制风压、浆压、 浆量。灌浆采用纯水泥浆液。 钻孔工艺流程:移机就位一跟管钻人岩石50 3关键处理技术 3.1钻孔施工 渗漏槽段块石层造孔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怎 样保证孔壁稳定和提高单位时间内造孔进尺是保证 围堰能否按期闭气的关键。 钻孔施工采用KR805—1全液压钻机跟管钻 表1旋喷防渗墙施T-I"艺参数表 cn 强风清孔一下人PVC管一起拔套管一孔口保 护一终孔。 高压喷射工艺流程:高喷台车就位一孔口试 喷一下入喷管一送风、浆一喷射提升一孑L口凹陷回 灌一高喷结束。 2.2.3施工参数 渗漏槽段位于河床中心,事故钻头埋深17.3~ 19.5 m,钻头至基岩面高度最大约7.2 m,槽宽13 m,渗漏槽段的处理进度和成墙质量直接影响围堰 闭气时间,并将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度汛。由于基坑 尚未闭气,渗漏槽段部位在围堰截流后沉积了大量 的块石,从而导致地下渗流紊乱且流量较大,合理确 定喷浆压力是关键,对经济性和施工质量均有较大 影响。喷浆压力过大,浆液扩散范围大但可能随地 下渗流损失,喷浆压力过小则浆液扩散范围小,又达 注:水泥采用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到设计的成墙厚度指标。通过综合考虑,对进浆 陈道春,李斌,徐岿东围堰复合式防渗墙关键技术应用 进。钻孔直径均为≠146 nlm,造孔效率可达6.0 m/ h。钻机就位后,用水平尺校正机身,使钻杆轴线垂 直对准灌浆孔中心位置,孔位偏差不大于5 em。回 填层、覆盖层砂卵石钻进进尺比较快,每小时进尺6 m左右。在遇到块石、鹅卵石和基岩时,钻杆出现受 力偏心时控制钻进速度,更换冲击钻头钻进并及时 投入粘土进行泥浆固壁。 护壁:造孔结束,将钻杆提出,下设底端用透水 无纺布包扎的声120PVC护壁管,进行成孔护壁,护 壁套管接头用塑料密封带连接。护壁套管下至孔底 后,采用BG一60液压拔管机将套管分节拔出。 3.2高压喷射注浆施工 1)喷射灌浆必须在机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依 次低压送水、送浆、送气,而后再提高至设计值,在孔 底静喷1~3 min,等孔口回浆比重达到设计值后,再 按设计要求进行由下而上的喷浆作业。在高喷灌浆 过程中,出现过压力突降或突升、孔口回浆浓度或回 浆量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在 孔内出现严重漏浆时,根据地层情况分别采取了以 下措施:降低喷射管提升速度或停止提升;降低压 力、流量,进行原地灌浆;在浆液中掺加适当的水玻 璃(速凝剂)。 个别孔高喷时不回浆,先进行了注浆,待凝固后 再扫孔进行旋喷灌浆。钻进无回水时向孔内投入粘 土进行了泥浆固壁。在施工时有10多个孔无回浆, 采用向孔内掺入粘土和水玻璃,既保证了质量,又确 保了工期。 2)在喷射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填堵被串孔,待 灌浆孔高喷灌浆结束后,应尽快进行串浆孑L扫孔、灌 浆或继续钻进。 河床及回填层回浆量减少,有少量浆液漏失,回 填层填筑的开挖料存在很大不均匀性,河床覆盖层 结构松散,空隙较大,很多孔段高喷施工开喷时孔口 无回浆,向孔内填人粘土,在浆液中掺入水玻璃,加 量为水泥重量的3%,孔口回浆量恢复正常。 4施工质量控制 高压旋喷造孔施工过程中,对孔斜率、入岩深 度、清孔效果进行检查,均满足工艺参数控制指标。 工序孔造孔时,孔内返水量大,且携带有大量泥砂 物,钻进速度较快;造Ⅱ序孔时,孔内基本不返水,钻 渣为水泥与碎石的结合物,进尺相对较慢。旋喷施 工过程中,经常检测水泥浆液的进浆和回浆比重,当 与设计水灰比的浆液比重误差超过0.1时,应停止 作业,重新调整浆液水灰比。若因供风、水、电中断 或拆卸注浆管不能连续喷灌时,重新进行高喷灌浆 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5 m,若中断超过30 min时, 恢复作业时搭接长度应大于1 111。 施工过程中将进浆比重、返浆比重、压缩空气与 喷浆压力、旋喷管回旋和提升速度作为质量控制重 点进行观察和检测,高压旋喷施工参数全部达到了 工艺参数表推荐值。 由于缺陷处理部位处于防渗墙顶面以下,采用 常规的钻孔压水检查须至少待凝14 d,而围堰填筑 必须在5月31日达到设计挡水高程1 380 Ill,工期相 当紧张。为尽快开始围堰填筑施工,上述高压旋喷 处理部位未能进行渗漏检查即开始进行防渗墙盖帽 混凝土施工。 大坝工程于2009年5月2日开始基坑抽水,随 后开始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最低点高程1 380.0 ITI, 最大开挖深度40 m。围堰自2009开始挡水至今,已 正常运行两年。2009年8月15日最大洪峰流量约 7 170 rn3/s,实测上游水位1 437.42 m,下游水位 1 424.63 111。当时实测上、下游基坑总渗量约2 100 rn3/h(其中上游围堰渗水量1 100 Il13/h)。经过两个 汛期的考验,表明围堰安全、稳定、状况良好,复合防 渗墙防渗满足施工要求,存在渗漏的槽段采用高压 旋喷技术处理方案是可行可靠的。 5结语 随着我国水电站工程的大量建设,高压旋喷灌 浆作为水电站围堰防渗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广泛应 用。但要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为基坑开挖创造良 好的施工环境,必须认真对待高喷灌浆的设计与施 工,不同的地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施工效 果。根据地层正确选择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参数是 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蒋振中.《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J].水力发 电.1999.11:6—9. [2]张慧卿.《高压旋喷灌浆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J].陕西水 利.2010.4:86—87. [3]胡应德.《高喷注浆技术在围堰防渗墙施工中的应用》[J].水电 工程研究.1998.3:25—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