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季度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1季度山东省德州市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把改革创新贯穿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力突破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生态建设五大重点,促进我市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看,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平稳,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一季度德州市国内生产总值为5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99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13.14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10.6%。全市GDP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全市GDP总量在55亿元以上的有齐河县、德城区和临邑县三个县(市、区),总量分别为63.65亿元、57.02亿元和55.24亿元;庆云增幅12%,高于全市增速1.8个点,增速为全市第一。
1、县域完成财政收入34.84亿元。全市一季度财政收入37.68亿元,同比增长15.52%,县域完成财政收入34.84亿元,同比增长14.34%,占全市财政收入的92.5%。其中,全市税收收入完成28.68亿元,同比增长17.73%,较财政收入增速高2.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6.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我市的齐河县和德城区财政收入超过了5个亿;齐河县和禹城市同比增长33.17%、33.16%,增速高于全市17.65和17.个百分点,居全市前两位。
2、工业生产增速平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3.49亿元,比同增长1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增速前两位的是经济开发区和禹城市,同比增长分别为16.78%、16.49%,增速分别比全市高2.28、1.99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收入1870.14亿元,同比增长14.42%;利润总额139.25亿元,同比增长13.63%;利税总额222.58亿元,14.32%。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我市共有7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林水利、社会民生、交通能源五大领域,项目个数位居全省前列。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40个,其中,亿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27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78.38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我市禹城市和德城区同比增长23.1%和
22.6%,分别高于全市2.9和2.4个百分点的增速位居全市前两位。
4、市场销售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91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与全省持平。零售额保持较高增速,主要是受批发和零售业拉动。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37.88亿元和169.50亿元,同比增长12.7%和11.0%。我市城乡消费市场保持兴旺,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消费能力和欲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市场物价保持稳定,老百姓手中的钱相对“值钱”了,购买力相应有所提高。其中,齐河县、临邑县和乐陵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的200亿元,居全市前三位。
5、外经首季进出口达9.88亿美元。一季度我市进出口达9.88亿美元,增长29.6%,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临邑县进出口实现进出口总值2.28亿美元,同比增长92.6%,高于全市6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我市出口4.74亿美元,增长7.1%;进口5.14亿美元,增长60.9%,连续3个月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我市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得益于资源类商品进口拉动,铁矿砂、成品油、食糖、棉花、纸浆等资源能源性产品完成进口4.2亿美元,增长82.6%。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我市重点调度的15家进口企业完成进口4.5亿美元,占全市进口的88.2%;重点调度的30家出口企业完成出口2.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8.3%。 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步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各银行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规模,盘活资金存量,开展业务创新,挖掘信贷增长潜力,有效扩大信贷资金供给。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070.8亿元,比年初增加146.5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356.38亿元,比年初增加61.3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523.35亿元,比年初增加50.53亿元。
7、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961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于东营市并列全省第四位。其中,德城区和齐河县的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112.7元和3102.3元,居全市前两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21元,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
当前,外部环境不明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全市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需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比
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内需贡献继续提高。尽管当前工业生产增速仍保持在全省前列,但增速与去年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需求不足且增长乏力仍是我市当前工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工业的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也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但我市持续的大投入、大招商,开始进入收获期;整建制加入“一圈一带”的叠加优势,为全市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预计2014年德州县域经济仍将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有快的发展趋势。下一步,一是密切关注经济走势,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有效落实全省“一圈一带”及“黄三角”战略部署,抓住机遇,用好,优化发展环境。二是全力融入 “首都经济圈”。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企地联合招商,借助区位优势,加快融入 “首都经济圈”。三是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它的兴衰强弱直接影响全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后劲。县域活则全局活,县域强则全市强。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就必须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重要突破口,以县域经济超常发展带动全市经济整体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