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农村经济情况
德州市认真贯彻落实 “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探索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新型现代农业发展。2013年,农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一、基本情况
2013年,德州农村经济统计汇总范围包括13个县市区、107个乡镇、7986个建制村。全市有125.8万农户、453.7万农业人口、2万农村劳动力。农用耕地面积932.6万亩,园地面积4.6万亩,林地面积53.6万亩。当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到53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73.5亿元,可比增长3.8%。其中农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4.2%;林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3.1%;牧业增加值97.9亿元,增长3.3%;渔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3.3%;服务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76元,增长13.3%,农民人均消费支出5367元,增长12.9%。
二、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1、夏、秋粮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全面增长。2013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1493万亩, 增长8.2%,单产为559公斤/亩,增长5%,粮食总产量达到834.7万吨,增长13.6%。其中,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6万亩,增长9.1%,单产532公斤/亩,增长4.3%,总产量397万吨,增长13.8%;秋粮播种面积747万亩,增长7.3%,单产586公斤/亩,增长5.6%,总产量437.7万吨,增长13.4%。
2、棉花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两增一减。2013年我市棉花播种面积102万亩,下降6.8%,单产103公斤/亩,增长10.5%,总产量10.49万吨,增长3%。
3、油料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全部减少。2013年油料播种面积6.18万亩,增长0.2%,单产303公斤/亩,增长0.3%,总产量1.87万吨,增长0.5%。
4、蔬菜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全面增长。2013年我市蔬菜播种面积为151.49万亩,增长5.1%,单产3676公斤/亩,增长3.2%,总产量为556.9万吨,增长13.4%。
5、瓜果类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一增两减。2013年我市瓜果类播种面积为9.18万亩,增长0.8%,单产3502公斤/亩,下降5.1%,总产量达到32.16万吨,下降7.3%。
(二)林业生产实现新发展
1、园林绿化规模发展。今年以来,德州把绿化造林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投入,实行三年大绿化建设工作,造林面积、林木覆盖率连年上升。全市造林面积将达35万亩,植树近50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33%。在推进交通干线景观绿化、加快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果业、种苗花卉产业建设。全市花卉苗木和经济林发展呈现出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投资多元化的发展特点,目前全市由民间大户、大企业、大公司等投资新建的经济林、花卉苗木已占全市总种植面积的75%。
2、园林水果全面增长。2013年全市园林水果产量39.27万吨,增长1.3%。其中苹果9.77万吨,增长6.7%,梨2.79万吨,增长6.9%,桃1.9万吨,增长2.6%,葡萄1.84万吨,增长26.1%。年末果园面积达到21.16万亩,增长10.9%。
(三)畜牧业生产势头良好
1、畜禽生产稳中有升。随着规模养殖和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实用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加上生猪价格较为稳定,养殖户积极性不减,规模养殖户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2013年,生猪出栏达到574.5万头,增长4%,存栏达到402.6万头,增长3.97%,其中母猪存栏44.5万头,增长5.8%;牛出栏106.1万头,增长2.6%,存栏165.4万头,增长1.2%,其中,奶牛存栏11.8万头,下降3.7%;羊出栏216万只,
下降0.3%,存栏194.9万只,增长0.1%;家禽出栏13120.5万只,下降2.4%,存栏66.3万只,下降2.5%。
2、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2013年肉类总产量71.4万吨,增长3.7%,其中猪肉41.2吨,增长5.4%,牛肉13.7万吨,增长3.4%,羊肉1.4万吨,增长0.2%,禽肉14.5吨,下降0.1%。禽蛋产量达到43.2万吨,下降0.2%,其中,鸡蛋26.8万吨,下降0.5%。奶类产量18.6万吨,下降3.8%。
(四)渔业生产更加注重渔业园区养殖
1、渔业生产稳健发展,放养面积、产量、产值同比均有增长。今年全市养殖水面17.4万亩,增长6.1%;水产品产量7.95万吨,增长3.6%;渔业总产值13.3亿元,增长3.3%。
2、渔业园区化养殖步伐加快。今年全市重点培育规模化养殖渔业园区、休闲渔业园区、精品渔业园区、家庭渔场等各类园区65处,池塘面积5万多亩。现已创建省级现代渔业园区6处,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1处。还有32处养殖基地、78个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养殖面积5万多亩,建设了金荷园、金水湾、碧霞湖等休闲渔业园区。
(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2013年,德州市农民总收入49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76元,比上年增加1275元,增长13.3%。农民人均所得持续增长,突破万元大关。农民现金总收入5.7亿元,人均12446元,增长15.2%。
1、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在今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5337元,增长18.2%,占纯收入的49.1%。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普遍提高和农村社会服务业的兴起,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逐年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它行业转移逐渐增多,从而促进了工资收入的增长。
2、家庭经营收入平稳增长。在今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4849元,增长3.1%,占纯收入的44.6%。随着补贴的全面落实和国家粮食收购价格的上
涨,再加上今年全市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也为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3、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速快增长。在今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财产性收入238元,增长35.2%,占纯收入的2.3%。转移性收入452元,增长28.3%,占纯收入的4.2%。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加上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等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带动了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其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也呈逐步上升态势,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来源。
三、几点建议
党的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面对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 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步伐,调整运作方式,做好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引导作用,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渠道。要大力发展和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在银行资金、技术服务、工商、税收等有关上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的倾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以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生态和安全为主攻方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一是继续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形成新型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利用科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三是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和质量的监管,净化农资市场
近两年伴随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亦相继上涨,而且涨幅比前者更高。农民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得到的实惠有相当一部分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抵销,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适时出台一些控制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农资价格和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切身利益的制造、销售假、次种子,假、劣化肥和农药及乱哄抬农资价格等违法行为,真正为农民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