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来源:99网
公司 治FRIEIXD¥'0FA理C ̄CtCOUNTING NTI飘鲻强弱露 琶霪霪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曹利莎 贵州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刘良灿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张同建 【摘要】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董事会治理绩效是指董事会治理的效果与质量,一般受到若干种公司治理要素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绩效模型的构建需要结合于我国董事会治理的现实性特征。文章实证性地研究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内部运作机 制,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绩效的改进提供了策略性的指导。 【关键词】董事会; 公司治理; 股权激励; 董事制度; 专业委员会 一、董事会治理及其绩效 制衡作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很难形成四权分置的组织框架,主要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发展与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企业管理 通过股东大会实现内部制衡,如果股东大会的内部结构是一股独 的深化、组织结构的扩张,是现代经济中公司变革的一个 大,则会降低公司的制衡性。股东型董事会在亚洲国家较为普遍。 新的方向。生产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从而 经理型董事会的主要特征是董事会的主要成员是由公司的 引起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并催生了“经理革 高管人员组成,容易导致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需要设立监事会以 命”的来临。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代理问题已成为企 实现公司治理的权利制衡。在这种治理结构下,监事会很难起到有 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这些代理问题主要由所有者与经 效的监督作用,监事会所能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止信息作假和侵 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衍生,而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消除 害所有者权益。但无法解决决策失误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董事会 代理问题所产生的公司发展阻碍因素的负面影响。 内部形成决策制衡机制,如规定董事会成员至少由5人及以上构 由于公司运营机制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从而决定了公司治 成。经理型董事会主要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理也是一套高度复杂的运作机制。公司治理不是对人的治理, 专家型董事会的特征是在董事会内部引入董事,并且 也不是对事的治理,而是对现代公司这种企业制度的治理。公 对董事的数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 司治理的直接功能是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建立一种保障机 司,其董事必须占到董事会的2/3以上。事实上,董事 制,来解决公司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公司治理是一 并不代表少数股东的权益,而是针对决策事项发表自身的 种制度保障机制,主要功能是防止公司副作用的恶化。一 见解。董事进入董事会能够较好地弥补股东型董事会和经 般而言,公司治理包括控股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股权 理型董事会的缺陷,从而使得董事会的决策立场整体上由过去 结构、信息披露、相关者利益等要素。 的更多地趋向于各自的利益而转变为更加趋于公平公正的状 在公司治理体系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董事 态,最终使董事会经验型、内生型的决策方式转变为经验与专 会受股东的委托,负责对公司进行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进行有 家相结合、内生与外生相结合的决策方式。 效监督。董事会能否对公司事务进行、客观的判断是衡量 董事会治理绩效是董事会治理研究中一个新的方向,目前 董事会有效性的主要方面。为了保证董事会的有效性,对董事 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用来评价董事会治理的效率与质 的选聘要公开、公正和。董事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根据 量。董事会治理绩效是董事会治理最直接的目标,而董事会治 公司和股东的最大利益忠实地履行职责,充分表达的判断 理绩效是受到诸多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因此,董事会治理绩 和意见。合理的专业结构是董事会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为了提 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以揭示董事会治理的内部运作机制, 高董事会的性,董事会应考虑选任足够数量的董事。 从而为董事会治理绩效的改进提供现实性的理论指导。 因此,董事会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附加值。经济附加 值(EVA)是经济学中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和会计学中剩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余收益(Residual Income)的变形,其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 由于我国经济的运转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从而导致 收益至少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说,股东必须赚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当然,这种特殊性的存在是与国 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收益率。 外企业相比较而产生的。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中,董事会 董事会治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日益显著,逐渐进入稳定 虽然暂不能处于核心性地位.,但也发挥了重要性的作用,并且 性发展状态,无论从董事会结构、监管策略、程序运作等方面均 这种重要性也逐渐增大。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绩效 存在着较为成熟的模式。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董事会有三种形 的研究对于治理绩效的改进具有现实性的促进功能,而董事会 态:股东型董事会、经理型董事会和专家型董事会。 治理绩效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需要借鉴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 股东型董事会的基本特征是董事会成员主要由股东组成,具 会治理评价的研究成果,并密切结合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 有公司股份的主体部分,董事会等同于股东大会,监事会很难发生 理的特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3051)。 回 —一 IqE公N A NG ×5:股权激励,即公司股权对董事职能行使的激励性。 X。:薪酬激励,即薪酬分配对董事职能行使的激励性。 X :声誉激励,即声誉效应对董事职能行使的激励性。 南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我国董事会治理评价的研究中 居于领先地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南开公司治理评价系统 (CCGINK)将董事与董事会要素分为5个指标:董事会权利与 义务、董事会运作效率、董事会组织结构、董事薪酬与董事 制度。其中,董事权利与义务指标包括董事遴选、董事的能力考 X。:结构制衡性,即大股东董事与内部执行董事之间制衡的 合理性。 核与董事年培训等内容;董事会运作效率指标包括董事会规 模、董事会人员构成与董事会会议质量等内容;董事会组织结 构指标包括董事会领导结构、专业委员会设置与专业委员会运 行等内容;董事薪酬指标包括董事薪酬水平、董事薪酬形式与 X。:董事制度,即董事在董事会治理中发挥积极的 作用。 u:样本残差项。 po为截距,131、132、133、p4、p5、p6、137、138、139分另U为X1、X2,x3、 董事绩效评价等内容;董事制度包括董事比例、 ×4、X5、X6、X7、X8、X9的回归系数。 董事激励和董事性等内容。 张耀伟(2008)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五个要素: 董事权利和义务、董事会运作效率、董事会组织结构、董事薪酬与 董事制度。其中,董事权利与义务要素包括董事来源、培训状 况、董事会构成、履职情况与离职情况等内容,董事会运作效率要 素包括董事会规模、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与董事会会议等内容,董 事会组织结构要素包括董事会的领导结构、专业委员会的设置与 专业委员会的运行状态等内容,董事薪酬要素包括董事薪酬水 平、董事薪酬形式与董事绩效评价等内容,而董事制度要素 包括董事比例、董事激励与董事性等内容。 我国企业的产权机制存在着模糊性,导致企业所有者的严 重缺位。从本质意义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不属于西方理论 界所界定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也与严格意义上的董事会相 距甚远。特别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长与总经 理均由部门任命。董事会并不能代表股东的利益,也没有 具体的股东存在着监督董事会的意愿或能力,董事会也并不存 在强烈的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的动机,经理层也无需将关键的公 司运营战略向董事会汇报。在国有财产的平台上,治理各方并 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分歧,其乐融融。不可能为任何一项关系 到企业发展的决策而陷于对立,因为只要虚假的均衡机制得以 存在,任何一方都可以存在若干途径进行利益弥补。 然而,包括董事会治理在内的公司治理为现代企业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必然也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 尽管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可为而为之的模仿, 是一种在缺乏西方公司治理的基础性平台的条件下所实施的 生搬硬套式的作秀,但是这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机制在我国企业 发展中的积极效应是必然存在的。近年来,我国董事会制度也 一直在变革与调整之中,特别是引入了董事制度,以进一 步解决公司治理中所出现的深层次委托代理问题。 在文献[1—5]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我 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如下式所示: y= 0+母1x1+p2x2+p3x3+p4x4+p5)(5+p 6+ 7x7+p 8+pg)(g+u 其中,各变量符号的意义如下: v: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绩效。 X :董事会会议,即董事会会议的运行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 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X :权利明晰性,即董事会的权利已得到清晰的界定。 X。:董事聘任,即董事评聘的程序与结果有利于企业自身的 发展。 × :职业结构,即董事成员的职业技能组合具有一定的合 理性。 董事会治理绩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现有的研究成 果较少,并且大多基于定性的分析。本研究引入平衡计分卡的 理论思想来进行董事会治理绩效的测度,即从财务、客户、内部 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要素来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运作的成 效进行测评,包括如下四个测度指标:1.近年来董事会治理对 上市公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上市公司各利益相 关方认为董事会制度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3.董事会治理具 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有效性;4.董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中具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实证检验 (一)技术思路 本研究拟采用后向淘汰(backward elimination)回归分析 法进行模型检验。后向淘汰回归分析是逐步回归分析法的一 种,而逐步回归分析法又称为逐步选择法,是为了达到选用一 个有用的预报变量子集的目的,不断剔除或添加变量进入回归 模型之中。 逐步回归法是一种建立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的多重 线形回归方程的方法,根据用户事先“设定的oc(Alpha)值。或 F值”标准(界值),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引入或剔除满足标准条件 的自变量。从而建立只含有对因变量有显著作用的自变量,而 不包含对因变量没有显著作用的自变量的“最优”多重线性回 归方程。 逐步回归分析法中,采用逐步添加变量方法的称为前向选 择回归分析,而采用逐步剔除变量方法的称为后向淘汰回归 分析。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对 13个测度指标进行数据收集。13个测度指标包括9个自变量 指标与4个因变量分量指标,而因变量的值来自于这4个分量 值的平均值。样本总体分布于化工、运输、电子、生物、煤矿、旅 游、金融、石油与钢铁等9个行业,可以代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 会的样本特征。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72份, 问卷回收率为86%。然后,在回收的问卷中选择数据质量较高 的样本8O份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收集自2010年4月8日起, 至2010年5月7日止。共30天。 在有效样本中,包括如下5O家上市公司:金融街、绿景地 产、中润投资、海德股份、南京中北、中原环保、北京旅游、峨眉 山A、桂林旅游、华闻传媒、国学时代、新华传媒、中国宝安、力 合股份、广宇发展、友利控股、中信银行、中国人寿、太平洋、南 京银行、江苏开元、物贸B股、王府井、第一医药、益民商业、杭 删 A , NG黧 州解百、东信B股、宝信B、鹏博士、南京熊猫、中电广通、实达 集团、佛山照明、时代科技、焦作万方、吉林敖东、风华高科、三 毛派神、金山股份、北海港、国恒铁路、金宇车城、中福实业、永 安林业、金岭矿业、神火股份、煤气化、准油股份、恒邦股份。 (三)模型检验 的激励功能,并且,董事制度的实施对于董事会治理也产 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些公司治理因素在不同程度上 有利于董事会治理绩效的改进。 同时,还存在若干公司治理因素在我国董事会治理中 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董事会的权利没有得到明确的界 定,从而影响到董事会监督职能的顺利发挥。在我国上市 公司董事会治理中,股权激励和声誉激励对董事职能的实 施都没有发挥有效的激励性作用。董事会内部缺乏有效的 制衡性,即控股股东董事、大股东董事与执行董事之间没 基于所获取的有效样本数据,借助于SPSS12 5统计分析 软件,可以实现理论模型的数据检验。第一次回归分析结果如 表1所示。其中:Ra=0 388,F=37.145,F值具有较高的显著性。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系数p2和p 的值不显著,因此,在模 型中剔除自变量 与x 后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其中:R =0 389,F=64.349,F值具有较高的显著性。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系数p 与p。的值不显著,所以,在模 型中剔除自变量x 与x。后继续进行第三次回归分析,结果如 表3所示。其中:Rz=O 451,F=56 127,F值具有较高的显著性, 各系数值也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因此,本研究模型停止后向淘 汰回归分析。 有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从而阻碍了上市公司治理的长远 发展。 本研究结果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现实性实践 而得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而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 理绩效的改进具有一定的策略性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耀伟董事会治理评价、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管 理科学,2008(10):11~18.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在诸多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下,我国 [2]岳中志,蒲勇健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度水平指标体系及评价模 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从而说明了我国上市 公司董事会具有现实性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有待 改进之处。 型[I]管理世界,2005(5):154—155. [3]蒲勇健,许光超.竞争条件下基于实物期权的R&D投资决策分 析[『_.科技管理研究,2009(6):341—343 [4]李维安,程新生公司治理评价及其数据库建设[J].中国会计评 论.2005(2):387-400. 我国董事会会议具有一定的效率,对董事会治理具有一定 的促进作用。董事会的聘任机制具有一定的效率。有利于董事 会制度的成长。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结构也较为合理,有利于董 事会事务的开展。董事薪酬制度对董事职能的行使产生了积极 附 变量 B。 B 82 [5]张同健,李迅,孔胜.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影响因素分析 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O9(6):104-107 表1 第一次回归分析结果 B3 B4 B5 B6 B7 B8 B9 参数值 标准误 T值 0 712 0 237 2 899 1 972 0 532 3 827 0 263 0 161 1 623 0 981 0 323 3 221 1 542 0.664 2 465 2.012 O.731 2 676 2.121 0 623 3 471 0.571 0 321 1 712 0 824 0 298 3.121 0.442 O 127 3 671 表2第二次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 参数值 B0 o 663 B1 1 231 B3 o.772 B4 2 121 B5 O.321 B6 1l711 B8 O 291 B9 o 356 标准误 T值 0 209 3 232 0 302 3 697 0 287 2 769 0l761 2.871 O 198 1.667 o.522 3 213 O 198 - 0 11O 3 341 1.497 表3第三次回归分析结果  I变量 参数值 标准误 T值 p0 o 863 0 312 2 763 B1 1 139 o.458 2 490 B3 o 890 0.317 2 812 B4 2 0O1 o.601 3 231 B6 1 622 0 689 2 751 B9 o 435 0 2Ol 2 236 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