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雨污水管线回填技术交底

雨污水管线回填技术交底

来源:99网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一、概况及施工准备 1.1工程概况 1.1.1本工程全部沟槽均采用中粗砂回填,回填高度至设计路床标高-0.5m。 1.1.2 管顶上0.5m以下回填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夯实,管顶上0.5m以上回填砂采用小型压路机压实。 1.2施工准备 1.2.1技术准备 1、施工前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及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编制依据:GB 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通过击实试验确定砂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夯实遍数等技术参数。 4、根据分层回填厚度测出回填标高控制线,在沟槽壁一侧设桩作标志。 1.2.2机具设备 1、装载机、蛙式夯机、冲击夯、木夯、振动碾压机、经纬仪、水准仪等。 2、一般机具有:铁锹(分尖头和平头两种)、小白线和钢卷尺等。 1.2.3作业条件 1、无压管道在闭水或闭气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 2、在管道回填前,应及时复测管道轴线和高程,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回填作业。 3、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清除干净。 4、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时,并作好安全警示牌。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5、熟悉图纸及相应技术规范、规程,做好班前技术交底。 6、对与本管线交叉的其他管线或构造物,回填前,采取妥善保护加固措施。 1.2.4与上一道工序衔接 在管道回填前,应及时复测管道轴线和高程,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回填作业。 二、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 2.1质量要求 2.1.1沟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回填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按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查,检查检测报告。 检查数量:条件相同的回填材料,每铺筑1000m2,应取样一次,每次取样至少应做两组测试;回填材料条件变化或来源变化时,应分别取样检测。 2、沟槽不得带水回填,回填应密实;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3、柔性管道的变形率不得超过设计要求或第2.7条的规定,管壁不得出现纵向隆起、环向扁平和其他变形情况; 检查方法:观察,方便时用钢尺直接量测,不方便时用圆度测试板或芯轴仪在管内拖拉量测管道变形率;检查记录,检查技术处理资料; 检查数量:每l00m正常作业段(取起点、中间点、终点近处各一点),每处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平行测量3个断面,取其平均值。 4、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 槽内部位 压实度 (%) 回填材料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 每100m — 检查方法 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中其他方法 管底基础 ≥90 管道 基础 管道有效支撑角范围 ≥95 管道两侧 管顶以上500mm 管道两侧 管道上部 ≥95 中、粗砂 每层中、粗砂、碎石屑,每侧≥90 最大粒径小于40mm两井之一组的砂砾或符合要求的间或每(每组85±2 原土 1000m2 3点) ≥90 原土回填 管顶500~1000mm 注:回填土的压实度,除设计要求用重型击实标准外,其他皆以轻型击实标准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为100%。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一般项目 5、回填应达到设计高程,表面应平整; 检查方法:观察,有疑问处用水准仪测量。 6、回填时管道及附属构筑物无损伤、沉降、位移; 检查方法:观察,有疑问处用水准仪测量。 2.2质量控制措施 2.2.1质量控制原则 1、集团公司质量方针:科学、优质、高效、信誉。 2、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2.2.2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试验段 1、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制度。 2、建立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3、建立并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4、建立并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5、建立并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 6、建立并严格执行施工挂牌制度。 7、建立并严格执行过程三检制度。 8、建立并严格执行质量否决制度。 9、建立并严格执行成品保护制度。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三、施工工艺流程 中粗砂上料→人工摊铺、洒水→夯(压)实→取样试验→接茬处修整→下层施工 四、主要施工操作工艺 4.1中粗砂上料 4.1.1管道沟槽回填包括管顶50cm砂回填。管道安装就位后,应及时对管体两侧同时回填以稳固管身,铺填作业应从最低点开始,按水平层次进行,不得顺坡铺填,管道两侧、井室及附属物四周同时进行,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盖,统一夯实,每次铺层厚度为150~300mm,严禁出现界沟,根据每延米沟槽每层的回填方量,均匀上料,避免出现上料过多或过少,造成返工现象。 4.1.2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4.1.3管道底与基础之间的三角区部位必须用中粗砂填实,中粗砂回填分层灌水、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以达到设计的压实度要求。回填压实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 4.1.4每层回填砂虚铺厚度,根据所采用的压实机具按表4.5.5的规定选取。 表2 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 压实机具 虚铺厚度(mm) 木夯、铁夯 ≤200 轻型压实设备 200~250 压路机 200~300 振动压路机 ≤400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4.2人工摊铺、洒水 4.2.1上料后先由人工进行摊铺,摊铺完成后,进行粗略找平。 4.2.2粗略找平完成后,进行洒水,通过现场含水率检测,将砂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然后进行夯实。 4.3夯(压)实 4.3.1 夯实机具 1、管道底与基础之间的三角区及管顶30cm部位采用木夯人工夯实。 2、管道胸腔部位采用冲击夯进行夯实,污水管道夯实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对管道造成伤害。 3、管顶50cm范围内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 4.3.2夯(压)实 1、夯实应分段进行、各段要设立标志,以防漏夯、欠夯和超夯;上下层的分段要错开,不得在同一断面上;跨缝搭接碾压的搭接宽度不小于3m。 2、采用木夯、冲击夯、蛙式夯,夯夯相连,夯实3遍后检测压实度,如果达不到压实度要求继续夯实,直至达到压实度要求为止。 3、采用压路机,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应小于20cm,碾压3遍后检测压实度,如果达不到压实度要求继续碾压,直至达到压实度要求为止。 4、回填作业每层土的压实遍数,按压实度要求、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 5、相邻作业面应均衡上升,以减少施工缝;新老结合面,必须清除结合部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位的各种杂物。 6、填筑过程中,施工人员保证观测仪器与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各部位的填筑必须按设计断面进行。 4.4取样试验 4.4.1按照检验频率两井之间每层一组(三点)逐层用灌沙法(用于杂砂石)或环刀法(用于砂土回填)检测,确保压实度合格。 4.5接茬处修整 4.5.1将接茬处用人工切出台阶,台阶必须压实密实,台阶宽度不得低于规范要求,内倾坡度不小于2%。 4.6下层施工 4.6.1压实度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砂的回填施工。 五、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5.1为了确保管道施工安全生产,须作好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5.1.1做好起重施工安全,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吊机安装振冲器时要对准桩位,有起重工指挥。 5.1.2进入施工现场要带好安全帽(系安全带),高处作业(配合起重,维修)要求系安全带。 5.1.3施工人员要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技术,并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5.1.4现场施工用电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 施工现场用电统一规划,由专职电工统一管理,严禁乱接、乱拉电缆、电线。用电器应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设有二级漏电保护器,保证用电安全。, 5.1.5施工人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学习或安全教育。 5.2注意事项 5.2.1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严禁私自拆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5.2.2工作按要求着装上岗,按规程认真操作,严禁在现场打闹和睡觉,以免发生意外,严禁酒后上岗、串岗操作,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 5.2.3夜间照明要充分,普通照明与局部照明相结合,井口、运转机械、重要道路、沟槽须有照明。 5.2.4搬运大件要作好充分准备,听从统一指挥;严禁将物件从高处自由滚动,以免伤人或损坏物品。 5.2.5施工车辆在场内移动,司机须仔细检查道路,避免意外。 5.2.6开挖的沟槽未及时施工回填的要做好醒目的标志和防护。 六、其他措施及注意事项 6.1成品保护措施 6.1.1回填土或其他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道及其接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每层虚铺厚度的用量将回填材料运至槽内,且不得在影响压实的范围内堆料; 2、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3、回填作业每层土的压实遍数,按压实度要求、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应经现场试验确定。 4、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管道顶部以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其最小厚度应按压实机械的规格和管道的设计承载力,通过计算确定。 6.1.2柔性管道的沟槽回填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回填前,检查管道有无损伤或变形,有损伤的管道应修复或更换; 2、管内径大于800mm的柔性管道,回填施工时应在管内设有竖向支撑; 3、管基有效支承角范围应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 4、管道半径以下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 5、管道回填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时段,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实; 6、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 7、回填作业的现场试验段长度应为一个井段或不少于50m,因工程因素变化改变回填方式时,应重新进行现场试验。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象湖新城象湖三路道路工程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06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 8、柔性管道回填至设计高程时,应在12~24h内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管道变形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应不超过3%;当超过时,应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9、当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超过3%,但不超过5%时;应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挖出回填材料至露出管径85%处,管道周围内应人工挖掘以避免损伤管壁; (2)挖出管节局部有损伤时,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3)重新夯实管道底部的回填材料; (4)选用适合回填材料按第2.6条的规定重新回填施工,直至设计高程; (5)按本条规定重新检测管道变形率。 10、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超过5%时,应挖出管道并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11、管道埋设的管顶覆土最小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满足当地冻土层厚度要求。 6.2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6.2.1现场立标识牌,写明各段施工负责人的姓名。 6.2.2 对施工机械应经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声扰民和遗洒污染周围环境。 6.2.3 对运输道路应经常洒水,防止扬尘。 6.2.4对于未及时回填的沟槽进行安全防护,防止人或机械落入槽内。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