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来源:99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李玉莲 【摘要】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 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实施中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课程理 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作法和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实验 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是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 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 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 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 养中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化学实验教学 的一些作法和体会。 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 标》)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指出:科 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初中化学课程 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化学实验 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 学的认知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 认真把握教材实验内容的编排特点,创新化学实验教学 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粤教科学版)》 (以下简称《实验教材》)上、下两册中的实验内容在呈现形 式上,与旧教材不同的是已经没有单独列出的实验课,实验 内容是分布在教材中的“观察活动”、“探究活动”、“制作活 动”、‘调查活动”、‘讨论与交流”、“检查站”等栏目中。《实 验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编排特点要求我们在处理实验既要紧 扣新课程标准,更要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 1.以‘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 “自主实验’。传统的化学实验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但大多数是为验证性的实验,教师 往往是在‘饼实验’’,学生则是在“背实验”,学生的实验活 动也往往只是“照方抓药”,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目的, 从而忽视了化学实验所蕴涵的思想性、探究性和发展性的功 能。实验教材共设计了67处“观察活动”和16处‘探究活 动”,这些探究性实验不是单纯地以理解知识和培养兴趣为目 的,而是以实验为活动的载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 科学的探究活动。因此,我们在使用“实验教材”的过程中, 要积极创造条件,以教材中的“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 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实验活动。这样,学生在 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亲 手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娴熟的实验技能,在思考中 才能反思悟法,才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改‘‘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 作用,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这是《实验教材》 实验内容编排上的特点之一。实验教材设计了83个实 验,但并未指明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这给教学留下了 很大的空间。过去,由于受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 制,通过简单现象来验证结果、对于过程和方法照方抓药的 验证性实验过多,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 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实验条件等 因素的,教科书中的实验主要以教师的演示为主,学生 实验也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 手实验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部分实 验进行精心分类,将现有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凡是那些操作 不过于繁琐、装置不过于复杂、安全性比较大的演示实验, 只要实验条件允许,均可设计成探究性的实验,尽可能的让 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如学习“空气的成 ’这一节时、我 为学生准备了集气瓶、燃烧勺、玻璃导管、乳胶管、自由夹、 红磷、水等一系列仪器和药品,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探求空 气里氧气的含量,让学生根椐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分 析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改‘‘单一实验”为‘对比实验.,’‘ 列实验 开发对 比实验、系列实验进行比较、概括、综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 力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 较。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因此 在复习课中我多次开发对比实验、系列实验。例如在复习气 取和收集时,把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进 行对比实验,学生在比较中掌握了气取的实验原理、实 验仪器和装置,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气体的检验收集。通 过这些对比实验和系列实验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4.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实验教 材》在实验内容的呈现形式上还安排了一些的“制作活动”、 “调查活动”。这些活动作为学生课外实验的一种形式・,目的 是为了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及实验方法。这类实验的趣 味性比较强,内容与实际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教 科书中以调查和制作活动的形式呈现实验,目的是鼓励学生 在家中完成实验,这类实验习题,侧重于对所学知识和 技能的应用,促使学生思考实验的步骤、用品、操作方 法等,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对于城镇的学生来说,他们完成 以上实验内容不会遇到什么大的问题,但我校大多数的学生 为城市务工子女,,他们的生活条件较差,对于原料的获取有 一定的困难。开放的实验室无疑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新的探究 平台,为学生完成上述实验内容提供条件。 总之,长期以来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往往异化为一种形 式,沦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和作 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半年多来我校实验教学所发生的变 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不足,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操作 变为主动、探究的实验,活跃了学生思维,开发了学生潜能, 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超出了教师的预想,使学生成 为了实验教学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粤教科学版),科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二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