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爆炸是煤矿灾害性严重的事故,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突发性,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煤矿的第一大“杀手”。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有74﹪是瓦爆炸或瓦煤尘爆炸事故。在处理瓦爆炸的事故的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多次瓦爆炸,造成事故扩大,增加人员伤亡事列其原因事处理方法不当,要点把握不准。因此,了解并掌握瓦爆炸事故处理的方法,把握其技术要点、难点,科学决策,果断指挥,对于争取救灾时机、控制事故范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瓦爆炸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和原则
矿井一旦发生瓦爆炸事故,井下人员及财产处于极度危险境地,必须尽快组织抢救,刻不容缓,可以说与时间展开赛跑。但救灾抢险还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避免盲目指挥、愚昧蛮干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救灾的基本原则是:“沉着指挥,科学决策,协调行动,安全快速”。具体的处理程序有:首先应沿着避灾路线设法尽快撤离灾区人员,抢救遇难人员;视情况切断灾区电源;通知矿调度室,然后及时通知救护队;迅速成立救灾指挥部,严格按照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要求,设立抢救组织各行其责;尽快恢复通
风系统,排除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寻找遇难人员。
2、主要技术难点及难点的把握和对策
在处理瓦爆炸事故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技术难题,需要及时而果断地作出判断:
(1)、事故发生后是否应该切断灾区电源切断电源可能产生电火花,引起再次爆炸,不切断电源由于灾区供电遭到损坏,随时有触电威胁,也有产生火花的可能。
接到瓦爆炸的事故的汇报后,是否迅速切断灾区电源其判断的标准是:切断电源会否引起再次爆炸,若能断定不会引起爆炸,则必须切断灾区电源。但往往是时间紧、情况不清,无法准备判断,又容不得半点犹豫不决和拖延。这时要看引发爆炸事故的瓦来源以及事故地点一般瓦涌出的速度来综合分析,如果是瓦突出或突发性的瓦来源而引起的瓦爆炸,那么就不宜改变供电状况,要维持现状,因为瓦突出后瓦来源充足,涌出量大,灾区内充满了大量的高浓度瓦,改变供电状况,产生电火花,容易引起瓦再次爆炸,如果不是突出引起的或突发性的瓦来源,是一般的积聚,而且瓦涌出速度不快、量不大,则必须迅速切断灾区电源。
(2)、如何正确调度通风系统,尽快排除灾区的有害气体,控制事故范围,这是处理瓦爆炸事故的关键。由于事故发生的地点、条件部同,爆炸后是否引起燃烧或火灾决
定了通风系统的调度方式(反风、短路、加强通风等)不同。
正确调度通风系统,控制灾区范围。尽快排除灾区有害气体,这是处理瓦爆炸事故技术关键。由于每次瓦爆炸事故的情况和条件不同,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也不同;首先必须判断爆炸是否引起了火灾,其判断的依据:一是得到确切汇报;二是通过检测灾区回风系统的CO等有毒气体的变化来加以判断。如果确认灾区发生了火或有燃烧火源存在,其处理方法必须参照灾害处理计划的“火灾事故处理内容”进行处理。若能判定爆炸未产生火灾或不存在燃烧火源,则须采取加大风量,强化通风的措施,控制其他地点风量,开大功率的风机,甚至还可以考虑启动备用风机的措施。反风的办法必须慎重选择,只有在能救更多的人时才采用,一般情况下不宜反风。
在恢复通风系统的程序上,必须遵循“先大后小,先主后次”的原则。即先恢复主要措施、修复主要通风巷道,再恢复其他地点,以求取得好的效果。
(3)、如何安全快速地恢复掘进巷道或无风区域的通风,避免再次爆炸。因为,如果爆炸发生在掘进巷道内,其内积存有大量的瓦和有害气体,又可能存在火源,如遇难者损坏的矿灯放电等,一旦恢复通风,氧含量上升,达到爆炸条件就极易引起二次爆炸,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未恢复通风时,由于氧浓度很低,不会爆炸。
安全快速的恢复掘进巷道的通风,寻找遇难人员,尽快结束救灾工作。如果按照一般的方法逐步恢复通风,则存在容易引发二次爆炸的问题,给救灾人员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安全,建议采用“一次恢复,远距离启动”的办法,具体操作是:由救护队员戴机在巷道内接好风筒(犹豫巷道内缺氧,即使由高浓度瓦、有火源存在,也不会爆炸),然后,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实行远距离启动局部通风机恢复供风,即使有再次发发生爆炸的可能,也能确保救灾人员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