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三小说阅读真题再现
一、(2017·临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老柿树 陈 敏
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它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烦恼。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⑤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蜇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⑥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娃……
⑦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1 / 6
⑧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的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部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⑨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为树祈祷了一番。
⑩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间。
⑪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⑫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⑬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⑭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⑮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⑯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⑰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立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⑱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⑲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4分)
段 落 ①~⑤ ⑥~⑦ ⑧~⑩ 内 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6
⑪~⑲ 老柿树依然挺立,“我”喜出望外 2.文章第⑬~⑯段详写舅舅的梦境,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语句。(4分)
(1)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6·临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名人墙 王伟华
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
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里挂号的人。哥是小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回回上学又成了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来。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么?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3 / 6
哥走了……
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腾腾地忙活起来。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驼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地翻。
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就年老体弱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大爷好啊。 大爷爷好。 ……
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念。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里的一个活动。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里的一项宣传。
弟说,这是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是,是该回来。人不能忘本。哥拉着弟的手亲不够。
4 / 6
呵,你以为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一个名字刻上去,二十万。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骂骂咧咧。
二十万块?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二十万块,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账。
(选自《2014年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补充故事情节。(3分)
哥找弟筹资修桥,弟①__________→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桥修成→哥牵念弟打电话,弟借口忙未归→弟③___________________,哥至死不理解弟心思。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语句。(4分)
(1)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选择,你认为哥弟中谁的名字更应该刻在名人墙上?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6
参
一、
1.(1)老柿树带来欢乐,也带来麻烦,让人爱怜又烦恼 (2)老柿树欲被砍伐,“我”哀伤、忐忑
2.①交代了老柿树得以留存的原因,丰富故事内容;②增添故事的神秘色彩,增强文章可读性;③隐喻小说主旨:传统根基不能丢。
3.(1)运用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写出老柿树受冷落的现状,含蓄地表达出“我”对乡村萧条景象的感慨。
(2)运用叠词,音韵和谐,富有美感;营造出温馨、静谧的意境,真切细腻地写出了柿子花带给“我”的甜美感受。
4.小说通过对老柿树及其命运的描写,传达出丰富的内涵,有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还有对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冲击乡村的隐忧,对继承传统、保留生命根基的呼唤。(言之有理,意近即可) 二、
1.回绝并责怪哥折腾 操管修桥(或“出资动员指挥修桥”) 带巨款回为刻名
2.哥身体无比虚弱仍坚持去看桥,表明哥对这座桥感情深厚,表现出哥修桥愿望实现后的喜悦与满足,哥的光辉形象如塑像一般,定格在村民心中。(意对即可)
3.(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新桥修成后小清河驯顺、柔顺的情形,突出了新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2)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形象逼真地表现哥听到弟为留名花那么多钱时的不理解、震惊、心痛,表现出弟的做法对哥的打击之大、伤害之深。
4.我认为哥的名字更应该刻上名人墙。哥心地善良,全心全意为村民着想,退休多年仍操心筹钱修桥;哥慷慨无私,拿出自己全部的养老金用于修桥;哥勇于担当,年老体弱仍一手操管修桥。哥的所作所为,备受村民敬重。而弟爱慕虚荣,身为将军,不念亲情乡情,不为乡亲办实事。(言之有理即可)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