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为了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校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学校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四周定一个主题,每个班级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开展活动。
主题一:我的课余生活
1、让学生们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
2、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3、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4、形成习作《我们的课余生活》。
主题二:秋天的快乐
1、指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变化,体会秋天的五彩缤纷、果实累累。
2、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秋天做过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3、指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秋天里做过的快乐的事儿,注意表达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心情有机结合起来。
4、让学生把感受到的秋天的快乐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习作。
主题三:中华传统文化
1、围绕精美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风俗习惯、民间文学、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等方式和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3、利用地方的各种便利条件(如地方戏曲),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增进彼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主题四:感恩
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四、注意事项
1、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小组合作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不会完成的事情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但不能出现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
3、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休日以及课余时间。
4、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家长或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出入网吧。
5、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
式。
五、活动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