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诗经
诗经
1.小雅·采薇(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猃(xiǎn)狁(yǔn) 盬(gǔ)
2.卫风·木瓜(叠章的手法)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诗中的“木瓜”“琼琚”已变成对他人情意的象征,可以将这首表达的意思
理解为:尊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的情意。 叠章的作用是把同一个意思和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开头两句演化为“投木报琼”,与从《大雅·抑》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演化而来的“投桃报李”意思相同。
3.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卫风·淇奥(yù,水边弯曲的地方) (赞美德才兼并备、宽和幽默的君子 )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第 1 页 共 1 页
古诗文阅读·诗经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5.小雅·车舝(舝,同“辖”,车轴头的铁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
6.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嗣,通“贻”,音yí,给、寄的意思。 挑达:音táo tà,独自来回走动。
7.大雅·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
8.小雅·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暴(bó)虎:空手打虎。 冯(píng)河:徒步渡河。 其他:指种种丧国亡家的祸患。 不敢空手打虎去,不敢徒步过河行。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他灾祸临。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9.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小雅·北山
第 2 页 共 2 页
古诗文阅读·诗经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注释】言:我。偕偕:强壮貌。 溥(音普):大。
率:循;自。 滨:涯,水边。 率土之滨:即四海之内。 贤:艰苦。 彭彭:不得息。 傍傍:无穷尽。 嘉:夸奖。
鲜:珍。指珍视,重视。 将:强壮。 旅力:同膂力。体力,筋力。 燕燕:安息貌。偃:仰卧。 叫号:指征发的呼召。 惨惨:忧愁貌。 栖迟:游息。
鞅:荷。 掌:捧。一说失容,事多不暇整理仪容。
湛(音单):喜乐;逸乐无度。 风议:放言。即吹牛,说大话 【赏析】:
《北山》描述一个日夜忙于王事的士子对社会劳逸不均表达了怨恨。诗主要采取对比的手法,将劳逸两方作了细致多面的比较,突出了诗的主题。而连用十二“或”字,构成排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将一腔愤慨倾泻而出,不可阻遏,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强烈写照和自然涌出,同时又戛然而止,奇趣顿生。 诗文练习 一、字词理解
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为期德①将子无怒,秋以①士也罔极,二三其..A. B.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顿丘知我哀①送子涉淇,至于①我心伤悲,莫...C. D. 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项,①把,②来。B项,①②都代“他”。C项,①到达,②就。D项,①没有人,②同“暮”。
第 3 页 共 3 页
古诗文阅读·诗经
二三其德:三心二意而没有一定的操守 《诗经·卫风·氓》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3.下列加点字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D )
A.其黄而陨 .C.夙兴夜寐 .
B.二三其德 ..D.雨雪霏霏 .
贿:财物 耽:耽搁 爽:过错 疚:痛苦
解析:B项“耽”是“沉溺”的意思。
解析:D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A项,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黄。B项,二三:数词活用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C项,夙: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早晨。
二、阅读鉴赏
(一)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①夭夭:茂盛的样子。②于归:指姑娘出嫁。③音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
:
③
①
②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第一张描绘新娘年轻貌美,第二章表示对新娘婚后的祝贺,第三章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1.《诗经》普遍使用赋比兴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每章以桃起兴,头一节写“花”,第二节写“实”,第三节写“叶”,既是托物起兴,又是比的写法。借花形容新娘的美丽,借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来形容一派兴旺的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先秦时代人们“美的观念”,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美的观念”。
答案:“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美。也就是说,一个姑娘,不仅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第 4 页 共 4 页
古诗文阅读·诗经
参考译文: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二)相 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选自《诗经·鄘风》)
河 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选自《诗经·卫风》)
[注] ①杭:通“航”,渡过。②予:而。③崇朝(zhōnɡ zhāo):即“终朝”,从黎明到早饭这段时间。
1.《相鼠》一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讽刺胡作非为、荒淫无耻之徒,表达了人们的憎恨和诅咒。诗人以老鼠作比,指斥无耻之徒连老鼠都不如。
2.《相鼠》与《河广》这两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两首诗从行文方式来看,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只更换个别的字眼,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能充分地抒发情怀。
参考译文:
相 鼠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 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 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 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河 广
谁说河面宽广?一根芦苇就可以渡到对岸。谁说故国遥远?踮起脚就可以望得到。谁说河面宽广?间隔的距离不能容下一条小船。谁说故国遥远?从黎明到早饭的这段时间就
第 5 页 共 5 页
③
①
②
古诗文阅读·诗经
可以到达。
(三)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概括本诗表现的主要内容。
答案:描写青年男子对漂亮姑娘的恋慕与追求。
2.本诗运用了________的艺术手法,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诗中还大量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感情。
答案:兴 对偶 重章叠句
3.请就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如“琴瑟友之”,“友”,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两句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未来的憧憬,是他寤寐以求的愿望,他简直已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
拓展:请仿照例句,为《氓》拟一个赏析性题目。 例句: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诗经·采薇》赏析 答案:(示例)一曲妇女的悲歌——《卫风·氓》赏析 (或:无处申诉的哀苦与决绝的心志——《卫风·氓》赏析)
(四)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鉴赏: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第 6 页 共 6 页
古诗文阅读·诗经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文学常识
1、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2、四始说出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 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毛诗序》也提到\"四始\认为《风》,《小雅》,《大雅》,《颂》四者为王道兴衰之所由始。
3、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诗,分别是《生民》、《公刘》、《大明》、《皇矣》、《绵》。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诗经·小雅》的《采薇》一诗的语句,表达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秦风》中《蒹葭》一诗的语句,表达了因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而产生的惆怅忧伤。
6、《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7、《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8、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补充资料 1、六笙诗
六笙诗指毛诗所传《诗经·小雅》中“有目无辞”的六个篇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这六篇诗歌是用笙伴奏的乐歌,因此称之为六笙诗。毛诗说这六首诗“有其义而亡其辞”,并且记载了它们的诗旨。
2、四家诗
这是汉代研究《诗经》的四个学派,分别是齐诗、鲁诗、韩诗和毛诗。《鲁诗》因鲁人申培而得名;《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
第 7 页 共 7 页
古诗文阅读·诗经
则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传自鲁人毛亨与毛苌。四家说《诗》,各有特点,但在曲解诗意、借诗说教方面则是一致的。齐、鲁、韩三家因为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抄写因而称为今文诗学,被朝廷立于官学,但后来相继散亡。“毛诗”晚出,使用战国文字抄写,属古文诗学。“毛诗”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东汉时始盛行于世。三家诗自魏晋后即无传者,“齐诗”亡于三国魏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南宋之后,仅存《韩诗外传》-而毛诗独盛。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3、赋比兴
一般认同南宋朱熹的阐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
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4、《诗经》的编集情况。
《诗经》的编辑,最早的有采诗说,认为朝廷为了察知民生疾苦,派乐官按时到各地采集民歌民谣,搜集到朝廷,由太师统一整理。先秦还有献诗说,认为君王为了补察政治得失,让公卿列士献诗,以诗歌的方式对朝政进行讽谏或歌颂。公卿献诗可以献自己创作的诗篇,也可以用采来的诗作。另外,《诗经》之中应该还有一些诗篇出于朝廷乐官之手,他们奉命创作。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