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安镇莲花古寺
屋 面 瓦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东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0一二年四月
1
瓦瓦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屋面宀一、编制依据
1、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成套图纸; 2、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长期施工的经验; 3、当地的有关规定;
4、《营造法式》及相关古建筑验收规范。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亚光青灰色琉璃瓦瓦面,筒瓦两侧夹垄抹灰,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层。包括左右两侧的管理处、法物流通处、钟鼓楼、观音段、祖师殿、接待处、客堂、长老楼、方丈楼和长老楼分布左右,坐落在东面药师殿、僧寮、斋堂等单项工程,屋面形式包括歇山顶、悬山顶等。 三、主要施工方法 屋面瓦瓦工序如下: (1)防水砂浆找平层
因防水材料在屋面防水砂浆找平层上,根据设计就屋架的举架作出弧度,分两次抹平25mm1:2水泥砂浆(加5%的防水粉)后再做1.5mm聚氨酯防水涂料(详见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做完聚氨酯防水涂料后,再做25mm1:1:4水泥石灰砂浆保护层坐铺。(应注意,歇山建筑撒头最好从排山位置往下翻活后再铺,否则盖瓦陇会超过排山处位置,戗脊位置,要小,且撒头处不能太厚)。 (2)分中号陇
1)悬山建筑分中号陇 A 找出正脊的横向中点。
2
B 从扶脊尽端往里返两个瓦口并找出第二个瓦口的中点。 C 将这三个中点平移到前后坡檐头并按中点在每坡钉好五个瓦口。
D 在确定的瓦口之间赶排瓦当。瓦口应比连檐外皮退进15%椽径,退进的部分为雀台。
E 将各盖瓦陇中点号在脊上。(歇山前后坡分中号陇同庑殿,但两端瓦口要从博缝外皮开始往里返活)。 2)庑殿建筑撒头分中号陇
A 找出扶脊中线,并在撒头灰背上做出标记,这条中线就是撒头中间一趟底瓦的中线。
B 以这条中线为中心,放三个瓦口,找出另外两个瓦口的中点,然后这三个中
点号在灰背上。
C 将这三个中点平移到连檐上,按中点固定好三个瓦口,由于庑殿撒头只有一陇底瓦和两陇盖瓦,所以在分中的同时,就已将瓦当
排好,并已在脊上号出标记了,前后坡和两撒头的12 道中线就是庑殿屋顶各项工作的标准。
D. 翼角不分中,在前后坡和撒头钉好的瓦口之间赶排瓦当,应注意前后坡与撒头相交之处的两个瓦口应比其它瓦口短2/10~3/10,否则勾头就压不住割角滴子瓦的瓦翅。
3)歇山建筑撒头分中号陇 A 找出扶脊中线。
B 将前后坡边陇中与角梁中线交点垂直引到撒头上。 C 将找到三个中点平移到连檐上。
3
D 在三个瓦口间赶排瓦口,要单数。 E 固定瓦口。
F 将各盖瓦陇中点平移到脊上,并号出标记。
瓦底瓦 (3)宀A 冲陇: 拴线铺灰,先将中间的三趟底瓦和两趟盖瓦瓦好。
瓦檐头: 拴线铺灰,将檐头滴子瓦和圆眼,勾头瓦宀瓦好,滴子宀瓦出檐最多不B 宀应超过本身长度的一半,在两端边陇滴子瓦下棱位置拴一条横线,用以控制每陇滴子瓦出檐和高低,在连檐处预留钢筋,钉住圆眼勾头,以防止瓦陇的下滑。
瓦底瓦,先在齐头线,楞线和檐线上各拴一根短铅丝(吊鱼)\"吊鱼\"的长度C 宀根据线到边陇底瓦翅的距离定,然后\"开线\",按照排好的瓦当和背上号好陇的标记,把线的一端拴在一个插入脊上泥背中的铁钎上,另一端拴一块瓦,吊在屋檐下这条线为\"瓦刀线\",瓦刀线的高低应以\"吊鱼\"底棱为准,底瓦灰的厚度不应超过灰背厚度,底瓦用板瓦必须挑选,底瓦窄头朝下从下往上依次瓦,底瓦搭接应“压六露四”,瓦要排正,底瓦陇的高低和直顺程度都应以瓦刀线为准,每块底瓦瓦翅宽头的上棱都要贴近瓦刀线。
瓦盖瓦: 按楞线到边陇盖瓦瓦翅的距离调好\"吊鱼\"的长短,然后以吊鱼为D 宀高低标准开线,瓦刀线两端以排好的盖瓦陇为准,盖瓦灰应稍硬于底瓦灰,盖瓦不要紧挨底瓦,它们之间的距离叫\"睁眼\"睁眼大小应为筒瓦高三分之一左右,盖瓦要熊头朝上,从下往上依次安放上面筒瓦,压住下面筒瓦的熊头,熊头上熊头灰为黑色。庑殿边陇应瓦瓦到垂脊位置,翼角瓦应从翼角端开始,其它同上。歇山撒头瓦陇应穿过博脊位置,翼角攒角无傍囊,拴线应沿屋架一直上行到后坡边陇盖瓦上,并应注意瓦囊要小,其它同上。
4
瓦瓦:翼角瓦瓦从翼角端开始,叫攒角,攒角完后,开始瓦翼角瓦,从E翼角宀勾头上口正中,至前后坡边垄交点上口拴一道线(槎子线),它既是两坡翼角瓦相交点的连接,若庑殿屋为推山做法时,这条线应随之向前(后)坡方向弯曲,由于翼角向上翘起所以翼角底、盖瓦都不能水平放置,越靠近角梁就越不平,除边垄应与前后坡及撒头边垄同高外,其余应随屋架逐垄高起,两坡翼角相交处的两块滴子瓦要用割角滴子,瓦垄要瓦过斜当沟的位置。 F窝角沟的处理
窝角沟部位的滴子瓦应改作\"斜房檐\"勾头,勾头瓦应改作羊蹄勾头,窝角沟部位的底瓦应改作\"沟筒\"。 (4)调脊 ①正脊:
A 当沟宽度应按正脊宽度,正脊两侧都要捏当沟,当沟与垂脊里侧底层脊砖交圈。
B 安放正吻,安放正吻前应先计算正吻兽座的位置,找出垂脊当沟外皮,两坡当沟要卡住兽座,但不能太往里,应露出兽座花饰,如不合适,可以加放吻垫,正吻里要装铁钉应与兽桩十字相交,并拴牢。
C 砌正通脊,两端正吻之间,拴线铺灰砌正通脊,脊砖应事先经过计算再砌置,找出屋顶中点,以此为中砌脊砖,即龙口,然后向两边赶排,要单数。 D 扣脊瓦,正脊最后一层砌扣脊瓦。 ②垂脊:
A 庑殿垂脊应用斜当沟,两面用,里侧斜当沟与正脊正当沟交圈,外侧斜当沟与吻下当沟交圈。
5
B 捏脊砖瓦 当沟上砌捏脊砖最上层为扣脊瓦,歇山建筑中歇山戗脊作法与庑殿垂脊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与垂脊相交的戗脊砖用割角戗脊砖,戗脊斜当沟与垂脊正当沟交圈,为使戗脊保持水平,撒头这侧与垂脊相反,应在同一平面上,戗脊与垂脊交接要严实。 重檐建筑屋脊:
重檐上层檐与庑殿歇山相同,不同的是多了围脊和角脊。
A 围脊确定方法,用合角吻的高度从上额枋的霸王拳往下翻活,翻活卷尾不能碰到霸王拳,但又不宜距离太近,从合角吻下口再除去压当条和当沟尺寸就是暂定的围脊当沟下口尺寸,围脊满面砖要紧挨上额枋外皮下棱,并应有泛水。在实际操作中可用临时制作的方尺和\"制子\"进行样活。围脊位置确定以后拴线铺活,逐层砌筑,里口空隙用灰塞严。
B 角脊:角脊作法与歇山脊的作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囊要小。
C 盖瓦:下檐瓦瓦与上檐基本相同,但应注意瓦陇应瓦过围脊和角脊当沟位置。 攒尖建筑的屋脊作法同庑殿和歇山建筑屋顶做法。 四、屋面盖瓦的质量控制:
1).瓦的规格、品种、质量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屋面不得有破碎瓦,底瓦不得有裂缝隐残;底瓦的搭接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
3).垫层的材料品种、质量、配比及分层作法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苫背垫层必须坚实,不得有明显开裂。
瓦完瓦灰泥或砂浆的材料品种、质量、配比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4).宀规作法。
6
5).屋脊的位置、造型、尺度及分层作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瓦垄必须伸进屋脊内。
6).屋脊之间或屋脊与山之花板、围脊板等交接部位必须严实,严禁出现裂缝、存水现象。
7).分中号垄准确,瓦垄直顺,屋面曲线适宜。
8).钉瓦口条,安装牢固、接缝平整、无缝隙,退雀台适宜、均匀。 9).底瓦瓦平摆正,不偏歪,底瓦间缝隙不应过大,檐头底瓦无坡度过缓现象;瓦瓦灰泥饱满严实。
10).提节夹垄:瓦翅子应背严实,提节饱满,夹垄坚实,下脚干净,无孔洞、裂缝、翘边、起泡等现象。
11).屋面外观:瓦面和屋脊洁净美观,擦净擦亮。
12).屋脊:屋脊牢固平整,整体连接好,填馅饱满,苫小背密实。(小跑及其它附件安装的位置正确,摆放稳、正。) 13).拉线控制瓦垄直顺度。
14).用尺量控制相邻三垄瓦及每垄上、下部,控制走水当均匀度。 15).用2M 靠尺横搭于瓦面,尺量盖瓦跳垄程序,控制瓦面平整度。 16).拉通线,用尺量、控制正背、围脊、博脊平直度。
17).拉通线,用尺量、控制垂脊、岔脊、角脊、滴水瓦出檐直顺度。 五、屋面盖瓦质量控制标准:
5.1瓦件在运至施工现场应对瓦逐件“审瓦”,发现有裂缝,砂眼,残损,变形严重的瓦不得使用。底瓦还应逐块用瓦刀(铁器)敲击检查,发现有隐残和瓦音不清的应及时剔出。
7
5.2琉璃屋面工程的搭接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老头瓦(桩子瓦)伸入脊内长度不应小于瓦长的1/3,脊瓦应座中,两坡老头瓦应碰头;
2 滴水瓦瓦头挑出瓦口板的长度不得大于瓦长的1/3,且不应小于20mm; 3 斜沟底瓦搭盖不应小于150mm或底瓦搭接不应小于一搭三; 4 斜沟两侧的百斜头伸入沟内不应小于50mm; 5 底瓦搭盖外露不应大于1/3瓦长(一搭三);
6 突出屋面墙的侧面(泛水)其底瓦伸入泛水宽度不应小于50mm; 7 天沟伸入瓦片下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8 底瓦铺设大头应向上;
9 琉璃瓦屋面其盖瓦上下两张的接缝不应大于3mm。当坡度超过50%时底瓦应用刺丝或钉绑固定,盖瓦每隔三四张须加荷叶钉一只; 10 琉璃瓦搭盖底瓦部分每侧不得小于2/5盖瓦宽;
11 做山墙披水线时,山墙上挑瓦的挑出部分宜为瓦宽的1/2;
12 琉璃瓦下脚应高出底瓦瓦面睁眼高度,1号、2号高30mm,10号筒瓦高20mm。睁眼高度均不宜大于盖瓦高的1/3;
13 瓦垄中~中的垄距应等于正当沟宽度加灰缝宽,灰缝宽最大不超过15mm; 14 瓦面出檐应一致,琉璃瓦的出檐尺寸宜为60~100mm。 6.3玻璃瓦的板瓦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檐口部位的底瓦坡度不应过缓,檐口不应出现倒喝水现象; 2 板瓦应无明显侧偏或喝风现象。
5.4琉璃瓦中板瓦之间的搭盖应符合下列规定:
8
1 琉璃瓦应“压六露四”;
2 檐头瓦的搭接密度可适当减少,接近脊部时密度宜适当增加;
3 瓦垄(包括盖瓦垄)应伸进屋脊内,伸进的长度不应小于屋脊宽的1/3。 5.5琉璃瓦屋面的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苫背;
瓦边垄; 2 分中号垄:分中、排瓦当、号垄、宀瓦瓦:冲垄、宀瓦檐头、宀瓦底瓦、宀瓦盖瓦、捉节夹垄; 3 宀瓦瓦后调脊即“压脊”的做法。 4 调脊:宜采用先宀5.6琉璃瓦屋面的坡度曲线应符合设计要求。瓦面应随椽檩折线形成凹曲线形,曲线不应生硬,全坡坡度曲线应柔和一致。
5.7琉璃瓦屋面的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1规定: 表5.7.1 琉璃瓦屋面的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项 目 底瓦泥厚40mm 5样以上高睁眼高度40mm (琉璃瓦至6~7样以上高底瓦的高30mm 度) 8~9样以上高20mm 当沟灰缝8mm 瓦垄直顺度 老头瓦伸入脊内 檐口 6 瓦面平度 中腰 上口 7 8
允许偏差(mm) ±10 +10,-5 +10,-5 +10,-5 +7,-4 8 10 15 20 10 10 16 9
检验方法 2 按设计要求或本表各项规定值对照,用尺量检查,抽查3点,取平均值 3 4 5 出檐齐直度 走水当均匀度 勾头 滴水 4样以上 拉2m线,用尺量检查 拉10m线(不足10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用2m直尺横搭于瓦面,尺量盖瓦跳垄程度,檐头,中腰上腰各抽查1处 拉10m线(不足10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用尺量检查相邻三垄瓦
5~6样以上 7~9样以上 9 滴水瓦挑出长度 12 10 5 及每垄上,下部 每自然间拉线和尺量检查 6、屋脊及其饰件质量控制标准
选用屋脊及其饰件材料的规格、品种、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1 瓦件运至施工现场应对瓦件逐件“审瓦”和“套瓦”。发现有裂缝、砂眼、残损、变形严重,釉色剥落不均的瓦件不得使用。
6.2 屋脊及饰件安装中采用铁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6.3 各式屋脊的砌筑均应位置正确,砌筑牢固,整体稳定,不得使用掺灰泥。 6.4 各式琉璃配件安装时均应榫卯结合,严密坚实,构配件孔洞中宜用轻质泥(灰),木炭填充。
6.5 屋脊构件的分层做法,屋脊的吻头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当地的传统做法。
6.6 吻兽、小跑及其它脊饰的位置、尺度、数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当地的传统做法。
6.7 各式屋脊,兽件安装中使用的木件铁件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陡板等位置的脊件应采取拉结、灌浆等加固形式;
2 吻兽及高大的正脊内应设置吻桩木、兽桩木,脊桩木并与扶脊木连接,且每座吻头均不应小于二根,桩木下端应用铁纤贯通、拴牢、固定。琉璃脊筒子等大型脊件内应加设铁件与脊桩贯通连接固定;
3 垂脊、戗脊等斜脊,应在脊内设置防屋脊下滑的铁筋、铁件等拉结物,铁筋、铁件并应与戗角木连结;
10
4 各式兽桩木在苫背之前应在垂兽位置用铁钉钉入木架内,使之固定防止垂脊下滑。
6.8 两坡铃铛排山脊交于脊间处的勾头瓦或滴水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脊两端有正吻或端头脊饰,使山尖的山样形成尖山的,应“勾头瓦坐中”。; 2 正脊为过垄脊,鞍子脊等,使山尖的山样形成圆山的应“滴水瓦坐中”。 6.9 正脊排活应从屋脊中点开始,坐中放置脊件后向两边排活,破活应赶至两端。
6.10 屋脊内(琉璃脊筒子除外)应灰浆饱满。
6.11 屋脊之间或屋脊与山花板,圈脊板,屋脊与墙件等的交接处应严实,交接处的脊件应随形砍制,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0mm,内部背里应严实,并应灌浆加固。
6.12 屋脊及其饰件的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
表6.12.1 屋脊及其饰件的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序号 项 目 检 验 方 法 (mm) 3m以内 15 正脊、岔脊、博3m以内拉通线,3m以外拉5m线,1 脊平直度 用尺量检查 3m以外 20 垂脊、岔脊、角2m以内 10 脊直顺度(原殿3m以内拉通线,3m以外拉5m线,2 带旁囊的垂脊不用尺量检查 2m以外 15 检查) 3 戗脊、垂脊顶部弧度(每条) 5 用弧形样板和楔形塞尺检查 4 正脊、垂脊、戗脊等线条间距 5 尺量检查 5 正脊、垂脊、戗脊等线条宽深 5 尺量检查 6 每座建筑物的吻头标高 ±8 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10 每座建筑物的戗水榭、亭 7 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脊标高 厅、堂 ±20 8 正脊、垂脊、围高度在 脊、 500mm及以上 8 托线板、吊线和尺量检查
11
戗脊的垂直度 高度在 500mm以下 5 ±8 5 3 尺量检查 吊线和尺量检查 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9 10 11 走兽、檐人等中心线位移 走兽、吻兽的垂直度 走兽、吻兽的平整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