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广场对历史文脉继承发扬的研究
来源:99网
第36卷第3期 2 0 1 0年1月 山 西 建 筑 Vo1.36 No.3 SHANXI ARCHITECTURE Jan.2010 ・3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03—0033.02 西安大雁塔广场对历史文脉继承发扬的研究 石谦飞 鲁天义 摘要:介绍了大雁塔的背景与现状,分析了大雁塔北广场的概况及功能,研究了大雁塔的历史文脉与设计理念,对当前 我国城市广场设计进行了探讨,指出大雁塔规划设计中的成功做法,值得现在很多城市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历史文脉,继承和发扬,轴线,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与现状 2大雁塔北广场概况及功能分析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 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也是西安人民引以为豪的骄傲之一。 道,一路高歌向天涯。”每当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电视连续剧《西 随着建西部经济强省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作为“一线两带”建设 游记》中那许多熟悉的情节;就会想到,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的大唐 中的亮点——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主体景观工程便成了2003年西 盛世;就会想到,演绎这段历史的发源地古长安、大雁塔。大雁塔 安市的重点工程。于2003年开始,西安市对大雁塔周边进行了 的由来:塔是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 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奇迹般地建成了占地近 礼膜拜,它随佛教传人中国后和中国固有的楼阁相结合而产生了 66.7 hm2,以大雁塔为中心,包括北广场、南广场、东苑、西苑、南 中国形式的楼阁式佛塔。652年,为了存放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来 苑、步行街和商贸区等在内的旅游新景观。每座城市都有其城市 的经典,修建了大雁塔,当时只有5层,后在701年~704年因倒塌 基础和历史文脉,因而形成其自身的城市形态与特色。 而重新修建,高10层,后经战争破坏,又在930年~933年间修缮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 而留存至今。现存的大雁塔为方形,高7层,包括基座高为63.25 mo 充分发掘和利用了唐代历史文脉,为现代城市带来了个性与优 塔身为砖砌单壁中空,层间的楼板、梁是木制,为唐代楼阁式塔的 势,用景观语言体现了唐代绚丽多彩的诗歌文化、书法艺术、绘画 典型。它反映着唐代建筑的典型风格特征:注重结构自身的美感 艺术及科技与农业文化。大雁塔广场已成为西安市标志性的景 而不强调装饰,在造型上追求明快质朴,雄伟稳重。 观,是城市轴线上新增的重要功能节点。具体的功能可概括为以 形式为主,宅基多为长方形,东西窄、南北长。 3结语 2.3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生活在张家口地区的居民为了与大自然相适应、与社会环境 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中,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对一个 相适应,选择了不同的居住形式,形成了张家口地区多样的传统 地区的经济和建筑规模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本地区传统 民居形式。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和其他地区的民居一样, 民居建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坝上地区资源承载力有限,再加上 “集中体现了在有限的物质财富和资源条件下,应用当地最经济 总是在战乱中生存的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口相对较少, 的材料得到了生存环境和最大的舒适度,同时采用简便实用的建 了经济的发展,生活习惯受草原文化影响,强烈的生存目的 造方式,建造出实用、高效并易于维护的建筑”,这些传统民居的 性决定了生活态度,洒脱而不讲究,勤俭而不吝啬,有旺盛的生命 存在,丰富了我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我们的建筑设计和规划 力,在艰苦的环境中能生活下去,但是又缺乏一定的经济基础和 设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创作源泉。 文化修养。在建筑上表现为不重装饰,不修门楼,甚至是院墙。 参考文献: 坝下地区常有来往于山西、蒙古、俄罗斯等地通往北京的商 [1]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 人驻留,以及宣化、下花园、蔚县一带的煤炭等矿土资源使得坝下 社,1990:52,72. 地区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内涵,民居上注重门脸,注重 [2] 罗德胤.蔚县古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2— 装饰,讲究气派,讲究等级,形制严谨却又可根据主人需求灵活变 106. 化,这就使得坝上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与坝下经济发达地区传统民 [3] 王海云.中国传统民居的创作方法借鉴[J】.山西建筑,2007, 居建筑在规模和装饰精致程度以及文化内涵方面没有可比性。 33(22):25—26. O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Zhangj iakou WANG Yue-jiu HAN Chun-feng YANG Wen-bin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 climate and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ZhanNiakou,the paper i[1iustratse the space layout,the building forms and the architectural materials for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ZhanNiakou,and sums up all sorts of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Zhangiiakou.SO aS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architectural planning. Key words:traditional residential house,buildings,characteristics 收稿日期:2009—09—07 作者简介:石谦飞(1965.),男,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山西太原030024 鲁天义(1982一),男,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硕士研究生,山西太原030024 ・34・ d. . 2第3 0 6卷 1 0 1年 月 Lid 西 建 筑下几点:1)提升了城市南部中心地带景观文化休闲品质。2)体现 形,将9级大平台和南北9行里坊合层层升高的平为一体,同时 西安城市文化魅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城市文化品味。3)活跃丰富 还寓意着从世俗世界到佛教世界的过渡。了西安市民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4)推动西安经济的发展。 在设计者的设计当中极力将大雁塔广场设计结合传统与现 代设计手法,以营造大唐文化恢宏大气以及大乘佛教佛光普照大 众的精神为主旨,南北高差为9 m,分成9级,9为阳数之极,以此 3历史文脉与设计构思 3.1 历史文脉 设计者在广场景观设计中本着重现长安历史风貌,再造大唐 盛世文化态度。以大雁塔为核心,以盛唐文化、佛教文化、丝路文 化为主轴,尽可能尊重和展现古代长安城的历史,本着继承、发 传统的象征手法反映了大雁塔重要的历史地位,烘托着逐步走向 高潮的空间气氛。通过贯穿东西宽162 m的台阶9级平台之间 的台阶将北广场的中心水池和两侧的小广场连为一体,展示了对 长安城街道尺度的再现,唐长安城的南北道路朱雀大道宽 150 m,巨大的尺度反映着繁荣富强的盛世帝都的宏伟气魄,因此 这样的设计是设计者对盛唐街道宏伟尺度的再现。 展、保护历史文脉的设计方针,并以唐长安城的规划原则和建筑 风格为基调进行了设计。 3.2总体规划构思 设计者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主轴构建曲江成为未来西安最具 4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 空旷如野,为广场而广场 文化产业、地域商业、旅游观光、休闲游憩与居住等复合型并具有 4.1现在许多城市建设广场的目的是为了展示、纪念及礼仪,而 多元特色的开发特区。设计者以唐城历史为主构,以旧唐城的结 在许多城市中出现了为广场而广场的现 构纹理与里坊规划为主要构架重新构架,透过开放空间及主题特 不是为功能而设,因此,取而代 区的植入,强化都市空间结构特色。设计者以唐风建筑为主体, 象。若大的铺装空地连一个供人休息锻炼的设施都没有,花坛等,成了无人的空地。 透过建筑元素与形式的解析及现代构造技术与材料的结合,将唐 之的都是以追求纯粹形式的铺装、风建筑转化成具有现代质感与文化特性的样式。设计者还以佛 4.2非人性广场 教文化和丝路之旅为主旨,塑造大雁塔、大慈恩寺为地标,透过整 广场缺乏对普通人的关怀,广场设计者常常忘却广场是为使 体都市公共空间的元素与意象的布局,传达佛陀慈爱的实践观和 用者而设计的,这些使用者都是城市当中的普通民众。而我们常 世界观,将中国盛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兼容特性与商业贸易的国际 见的广场恰恰是只能从大厦高空俯瞰和供坐车观花的广场。设 计者热衷于用抛光后的大理石和花岗岩铺地,在特殊季节雨雪之 观,呈现于土地使用商业主题的构思与城市景观的设计上。 3.3北广场设计构思——水中印塔 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的首联。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者正是以再 后,更成为不敢光顾的场所。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空。”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名诗“与高 4.3空间和社会结构的破坏 如果将广场设在城市中心地带,则往往因拆迁量巨大,投资 现诗人想象中的景观为出发点,以贯穿大雁塔和北广场南北的轴 过大使成千上万居民被迫离开故土迁往新区,使得社会结构遭到 线为中心,在北广场设计了一条南北向长形水池,倒影烘托出大 破坏,可谓劳民伤财。与其他同样需要城市中心地的功能也需要 雁塔伟岸的身姿。天水相接,大雁塔如同从水中涌出。塔影相 相互竞争,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城市的整体有机性受损。 接,延伸了无边无止的天地空间,又强调了这条南北轴线——向 5结语 北贯穿唐大明宫含元殿的龙脉。在这里,人们可以跨越时空,尽 目前,我国城市广场多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地方传统文 情地与历史对话,也可以想象未来,凝思于永恒的天地间。 化体现不够,在设计上存在盲目性与片面性。但可喜的是近些年 这些问题已引起一些城市建设者的注意和重视。大雁塔北广场 3.4设计理念 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者认为当时的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 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西安作为盛唐文化重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从 城市,同时也是东方的政治、文化中心,盛世空前,它规模宏伟,秩 入口处的万佛灯塔、牌坊到“丝绸之路”水景落幕和广场中的各个 序鲜明。设计对古代城市骨骼——“里坊”进行了再现,借用了唐 景观元素的设计以及广场中轴线两侧的仿唐建筑设计,均完好地 代里坊的概念,以27 m×27 m为基本单位将中心水池的东西两 体现出了唐文化的精髓和意境,使人们在闲暇徜徉中能够了解城 侧皆划分为南北9行、东西2列,共36个单位空间。每个单位空 市的历史文脉。 间象征1个“里坊”单位。首先,设计者将其中的8个单位设计为 参考文献: 小主题广场,还设置了主题鲜明的唐诗人物雕塑,雕塑设计采用 [1] 朱淳,邵琦.景观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 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分别将8位大唐文化的精英人物进行了生 版社.2006. 动的刻画,栩栩如生。其次,设计者在其余24个单位空间布置排 [2]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列规整的树木,并配置坐椅,创造出供游人交往、休憩的空间。空 社。2004. 间秩序上再现了唐长安城的南北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为外城 [3] 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郭一皇城一宫城,体现着外来朝拜者逐渐迈向高潮空间的礼仪秩 [4]城市景观之路——与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序。最后,设计者在广场设计上利用了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地 出版社.2oo3. Study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ontext of Dayan pagoda plaza in Xi’an SHI Qian-fei LU Tian-yi Abstract:The background and present situations of Dayan pagoda are introduced.Based upon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s and functions of Dayan pagoda north plaza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design concept of Dayan pagoda north plaza are studied.At the same time present desin gsituations of urban plaza in our country are discussed.The successful features in planning desin of Dayan pagoda are poignted out,which is worthy of being learned and used for references by other citis ien our country. Key words:historical context,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axialline,desin concep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