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福建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来源:99网
福建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B .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 . 伫立海边,他不仅望洋兴叹:“多美的大好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D .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2. (2分)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 . 小说《台阶》的作者李森祥是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十八里营房》等。

C .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 .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3. (2分) (2014·枣庄) 下列谚语哪一项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无关( ) A .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B . 红关公、白刘备,无人请自己来。 C . 成也萧何,败萧何。

D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 (2分) (2018七下·扬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 .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 .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D . “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

5. (3分) (2018九上·宣城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宽容是一种美。深遂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jué,才有浩淼无yín;苍莽的森林忍耐可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字注音。

第 1 页 共 12 页

猖jué________ 无yín________ 肆虐________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 划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2019·未央模拟)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今年春节,“西安年·最中国”惊把世界,叫响全国!②人民日报、新条社、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及地方媒体报道“西安年·最中国”活动120余次,累计阅读和点击量起过1.8亿次。③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旅市,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明的兴趣。

(1) 第①句有话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第2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请提取第③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7. (8分) 某校七(1)班举办了以“感悟亲情”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古今中外,有很多文人墨客用自己深情的笔触表达着对亲情的眷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句表现亲情的完整诗句。

(2) 该班班委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同学把相当多的时间花在网络上,与家人沟通和交流的时间很少。班委决定布置一次特殊的“亲情作业”。请你仿照示例,再布置两道作业。

示例:邀请父母同看一部电影,一起感悟亲情。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8. (1分) (2018七上·勃利期末) 名著阅读。

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1) 本选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 文中“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________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________?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9. (6分) 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祖国,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第 2 页 共 12 页

(1) 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 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构成及其内涵。

(3) 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你们班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同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进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词的结尾一句“可怜自发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八、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7分)

11. (17分) (2017七下·扬州月考)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小题。 宋代藏书 (宋)沈括

前世藏书分散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①。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这。嘉祐②中,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馆书③ , 给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校雠累年,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崇文院:中国宋代贮藏图书的官署。②嘉祐:1056年9月—1063年,宋仁宗赵祯第九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用此年号共八年。嘉祐八年宋英宗即位沿用。③杂雠(chóu)四馆书:指以崇文院总领的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之书相互校雠。后又以诸阁书供校雠。雠,校对文字。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藏书分散数处________ ②私家不敢辄藏________ ③普少习吏事________ ④伯牙善鼓琴________

第 3 页 共 12 页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以”与“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跪而拾之以归 B . 钟子期必得之 C . 读之竟日 D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 ②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③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4) 根据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问题。 ①前代和宋代分别是怎样藏书的? ②是什么措施使得私人不敢私自藏书了?

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2.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在身后二十米 郝金红

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

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外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我和小栓不禁加快了脚步,只想尽快走完这段低凹不平又特别漫长的山路。

“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程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第 4 页 共 12 页

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地刺眼。“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刺的,没事,庄稼人嘛,哪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有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给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怕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地跟着,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的那一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4年五月上)

(1)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大意。 (2) 下面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哪句符合人物的身份?试做分析。 ①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

②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 (3) 根据提示,品读下面的语句。

①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刺的,没事,庄稼人嘛,哪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面对“我”的追问,父亲为何“呵呵一笑”?)

②“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我”为何“惊讶”?)

(4) 阅读本文后,有的同学认为,应将文章标题“爱在身后二十米”改为“父亲的谎言”,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13. (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颗枸杞豆(节选) 程海

星期日到了。我在村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觉得腻味透了。我多么想念我的小树林啊!多么想念我的可敬的三叔啊!

下午的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 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画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

第 5 页 共 12 页

儿下面画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沮丧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 “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一把它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 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第 6 页 共 12 页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1) 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三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2)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仔细阅读品味“我”与“三叔”关于“太阳”的对话,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在生命赋予人的无数次机会中,抓住他,就是抓住了一个金盘子,人生会变得光明无比。

B . 抓住“太阳”,需要人对生命意义的觉悟,还需要费点力气。这是“三叔”对自己人生反省的收获。 C . “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是“三叔”在人生困境中矛盾心理的体现,他巴不得自己同“我”一样,所以忘情地“捏住我的脸蛋”,全然不顾“我的痛楚”。

D . “三叔”与“我”的对话,不仅有他对自己人生的懊悔遗憾,更是深深寄予着他对“我”的殷殷期盼。 (4) “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作者对它在文中的结构安排别具匠心,请你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5) “三颗枸杞豆”使你对自己现今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思考和启迪?将你的真情感悟简要写下来。

十、 作文 (共2题;共6分)

14. (1分) (2019九上·淮南月考) 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命……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15. (5分) (2018八上·白城月考) 任选一题作文。 (一)本班趣事多

(二)材料作文:选取感悟最深的角度成文。题目自拟。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时积累,需要平时的勤学苦练。有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你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每天甩手300下,哪个同学坚持了,有90%的学生骄傲的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了80%。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个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写作要求:①不允许写诗歌,要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 7 页 共 12 页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

5-1、

5-2、5-3、

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5分)

6-1、6-2、6-3、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7-1、

7-2、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8-1、

8-2、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9-1、

第 8 页 共 12 页

9-2、

9-3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1、10-2

八、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7分)

11-1、11-2、

11-3、11-4

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2-1

12-2

第 9 页 共 12 页

12-3、

12-4

13-1

13-2、13-3、 13-4

13-5

十、 作文 (共2题;共6分)

14-1

第 10 页 共 12 页

15-1

第 11 页 共 12 页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