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课堂评价》结业作业模板
作者信息
姓 名 所教学科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本课程的结业作业要求您选择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探究内容的主题,为这个主题设计评价计划。在每个模块结束的时候,您都需要使用这个模板,根据所学内容在其中添加新的想法或设计。
语文 联系电话 所教学段 第1步:选择学习主题(模块1第2节后完成)
请选定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探究内容的学习主题。在下面表格处简要介绍这个主题的教学构思,包括这个主题对应的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学习主题: 《怀念母亲》 主题概述: (注:请清晰简洁地介绍这个主题的主要探究内容,适用的学科、学段,学生必须掌握与该主题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什么学习活动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起到的作用等。) 主要探究内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适合的学科,学段:语文,第三学段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活动: 1.进行课前预习活动;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3. 小组交流、汇报老师提出的问题答案。 4. 默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
方。 5、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 6、读文体会表达特点; 7.课堂总结 作用: 1.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提高发现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能力 3.提高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课程标准: (注:请从2011版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中摘录与本主题相对应部分即可,请注意是摘录而非编写。)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识字能力。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学习目标: (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实际,请拟定本主题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请注意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描述的维度来表述。) 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 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2、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2步:关注21世纪技能,关注形成性评价(模块1第3节后完成)
在模块一中您学习了在教学中考虑21世纪技能的必要性。那么,在您所选的主题中,您将在哪些环节关注学生21世纪技能的培养?将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来促进这些21世纪技能的培养?请填写下表。 拟培养的21世纪技能 主动性和自主学习 对应的学习目标 (可从第1步摘抄) 将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21世纪技能培养 能进行课前预习,能基本了解课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听写的情况文内容;可以准确读写课文8个在观察表上面记录他们的预习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情况 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能和同学一起讨论老师的提问 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 利用学习量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利用学习量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交流和合作 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步:选择或创建一个评价量规(模块2第4节后完成)
在您所设计的主题中选择一个您最关注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个评价量规。您可以从评价项目库中或已有评价量规中选择一个已有的评价量规,结合所选主题进行相应修改,也可以创建一个新的评价量规。 1、在您所设计的主题中,您最关注学生的哪个学习活动? 和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 2、这个学习活动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要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评价要素 文学阅读能力 交流合作 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态度 3、您设计的学习活动评价量规(您可以按下表的形式进行评价量规设计,也可以从评价项目库中选择一个已有的评价量规来修改。从上面的评价要素中选择或整合出评价指标。) 等级 评价指标 学习态度 优秀 我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和按时准确地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 我能通过直接和深思熟虑地回应他人的想法和观点来参与讨论;我积极主动和始终如一地分享我的想法、意见和观点。 对应学习目标(可从第1步的学习目标中摘抄) 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 能和同学一起讨论老师的提问 我能清晰、透彻地表达自己对于问题的见解 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和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 良好 我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和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 我能通过联系他人的说法以及分享我的想法、意见和观点来参与讨论。 合格 我只能参与部分课堂学习活动但不能及时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 有时我能通过联系他人的说法来参与讨论,但我经常犹豫是否吆喝他人分享我的想法和观点。 不合格 我不能参与部分课堂学习活动也不能及时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 我很少主动去联系他人的说法,如果不被问到,我也很少主动和他人分享我的想法、意见和观点。 语言表达 合作交流态度 我能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并面向他们,和他们保持眼神交流,并会阐释一下他们的观点。 我能反思我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一般情况下,我能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并面向他们,和他们保持眼神交流,并会阐释一下他们的观点 我能反思我解决问题的过程,,思我尝试倾听同学的发言,但有时我会分神、经常打断眼神交流或无法听清同学的发言们的内容。 有时,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我会我没有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经常打断他们说话,也记不清他们说了什么 反思 在我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我几乎
估这些过程的成效,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考哪些地方我做得好以及哪些地方尚需改进。 回过头去思考我是如何做的。 从不会回过头去思考我是如何做的。
第4步:在学习活动中融入评价(模块3第3节后完成)
在模块3中您学习了各种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请思考在您第1步所选的主题中,在哪些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用这些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至少三个)。
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的名称 在哪个学习活动中使用 课前预习和学习生字,还有课堂学习状况 观察表 日记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还有心得 能和同学一起讨论老师的提问 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 学习量规
第5步:修订教学计划(模块4第1节后完成)
学习过程、学习活动、课堂评价的设计都应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并使之保持一致。请将您的主题设计重新审视一下,围绕您修改后的学习目标,设计本主题中学生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并制订学生的探究活动计划。
1、修正后的学习目标: (注:请注意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描述的维度来表述。) 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 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2、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生探究的主要问题: (注:请为本主题活动设计若干个问题,以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解决这些问题后,达成学习目标,请注意平衡这些问题的思维层次。) 1. 2. 3. 4. 5. 能通过预习学习8个生字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三句话的含义 6.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3、学生探究活动计划: (注:请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制订计划,并考虑在各个阶段学生应培养的21世纪技能以及您的评价设想。) 活动阶段 学生任务 1能通过预习学习8个生字 培养的21世纪技能 主动性和自主学习 您的评价设想 (运用什么方法或工具、怎么评价) 观察表 课上讨论 课前预习
2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3. 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课上学习(1) 己的感受 4. 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量规,课上讨论 5. 体会“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解决问题的能课上学习(2) 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学习量规 力,交流和合作 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三句话的含义 6.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课后复习 写一篇这一课文的学习心得 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记
第6步:有效的评价时间线(模块4第2节后完成)
为您所设计的主题创建一个评价时间线,记住要在整个项目中满足以下所有五个评价目标:评估学生需求、鼓励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监控学习进展、检查理解与鼓励元认知、展示理解程度。请注意,既要考虑到评价目标的覆盖面,也要考虑到评价工具运用的适度性,不宜过多过滥。
评价时间线
学习开始
学习进行中
学习结束
观察表 课上讨论 <请在这里输入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的名称>
学习量规,课上讨论
<请在这里输入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的名称>
日记 同伴互评 反馈表
<请在这里输入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的名称>
第7步:评价方法与目标(模块4第2节后完成)
为了完成您的评价计划,您需要开发一个评价策略表(注:第7步是对第6步中采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如何使用做出相应说明)。在您思考此评价策略表时,必要时您可以回到第6步进行修改。评价目标必须覆盖以下五个方面:评估学生需求、鼓励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监控学习进展、检查理解与鼓励元认知、展示理解程度。 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的名称 评价目标 评价过程描述 观察表 评估学生需求 鼓励合作学习和自这个表格是老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和上课的积极态度进行评价的, 这个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各个小组的问题答案 这个评价过程是根据学生对于文中关键句子的理解程度,与小组成员交流的程度等等进行评价的 这个是根据学生上交的日记内容评课上讨论 主学习 监控学习进展、检学习量规 查理解与鼓励元认知、 日记 展示理解程度 价的 同伴互评表 监控学习进展, 这个是由小组成员互评,记录同伴学
习状态 将以上的评价情况综合起来反馈学反馈表 展示理解程度 生的学习情况
第8步:评价工具(模块4第3节后完成)
您已经完成了评价计划,您将需要根据这个评价计划,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评价工具的名称应与评价时间线和评价策略表的名称相对应。在这里请设计出其中两个评价工具(评价量规除外)。 评价工具一:日记 评价依据 1.是否能按时上交作业 2.是否能将这节课的学习心得记录在日记中; 3.是否在日记中真情实意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评价工具二:反馈表 项目名 计分 评语 观察表 课上讨论 学习量规 日记 同伴互评表 总分
第9步:反思(模块5后完成)
请您用不少于300字来描述您的课程学习收获。请尽量描述详细,以便即使不熟悉您所教内容的教师也能看懂。 1、21世纪课堂评价有什么意义? 2、本次教学设计中您所用到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是如何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 3、您最欣赏自己设计的哪一个评价工具或方法?为什么(说说它的亮点)? 。 4、通过本次学习,您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困惑? 。 。
5、您的其他感受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