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99网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PracticeofEcology)课程编码:1313118213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学分: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课程类型是专业课的基础实验;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一般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园林生态学一般实验技能和方法,从而巩固课堂学习;课程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时数:16

本课程宜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园林植物城市环境特点调查

掌握借助常规仪器野外进行园林植物城市环境调查的基本方法[3];掌握城市环境的主要特征[3];了解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1];

实验二、园林植物受害或死亡原因诊断设计

训练对自然生态现象及过程的观察与分析能力[2];掌握具体生境下主导生态因子分析过程及调查方法的设计[3];

实验三、群落种类组成、表现面积及生活型谱调查

掌握群落表现面积、生活型谱的调查与确定方法[3];初步认识群落种类组成、生活型类型与群落结构的关系[1];了解生活型谱与气候条件的关系[1];

实验四、园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相似性测定加深对群落多样性基本概念的理解[2],掌握物种多样性指数,如香农指数的计算方法[3],了解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1],掌握相似性的计算方法[3];

理解种间关联的概念[2];掌握种间关联的测定、计算和检验方法[3];了解种与生境的关系及种间关联在植物群落研究上的意义[1];

实验六、植物群落基本结构与演替趋势调查

掌握植物群落基本结构特征及其调查方法[3],熟悉调查群落沿提取时的方法步骤,并掌握群落演替趋势的分析方法[3];

实验七、入侵植物对本土植物的影响

了解入侵植物对本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深刻理解生态入侵概念及其入侵机制[2];掌握植物浸提液的提取、制备方法[3];学会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2];

四、实验方式与要求

1.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2.实验4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3.采用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每项实验结果,需经教师认可后,方可结束。

4.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五、进程安排表

注:实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野外实验与室内试验结合的方式。

六、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操作+实验报告+笔试结合;2.考核方法:操作+实验报告+笔试结合;

3.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课成绩中,考勤12分,实验报告及操作8分。实验课成绩=实验成绩(8分,预习报告占20%,实际操作40%,实验报告40%。)+出勤(12分)

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记分。4.考核要求:操作与实验报告结合进行考核。

教材(指导书):

3.《生态学实验教程》.付荣恕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4.《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生态学常用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章家恩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