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墩(台)身(帽)施工方案

墩(台)身(帽)施工方案

来源:99网
墩(台)身(帽)施工方案

一、实心墩施工 1、施工方法 1.1模板工程

墩台采用整体组合钢模板一次或分次立模,一次或分次浇筑成型,当墩台由于截面较大时必须分次浇筑;墩台身模板采用厂制定型大块钢模,5米一节。钢筋集中下料、现场绑扎、焊接,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砼输送车运送,泵送入模,高频式振捣灌注;无纺土工布覆盖加隔水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法养生。

承台混凝土浇筑前,依据墩身模板结构尺寸在承台上预埋型钢铁件。墩台身模板采用厂制定型无拉杆钢模,墩台模板运输至墩位附近,现场拼装成整体,安装桁架支撑,用汽车吊整体吊装就位,与承台预埋型钢连接固定。模板整体拼装时要求错台<1mm,拼缝<1mm。安装时,用缆风绳将钢模板固定,利用经纬仪校正钢模板两垂直方向倾斜度。 1.2墩台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在加工车间按设计图纸集中下料、分型号、规格堆码、编号,平板车运到现场,在桥墩钢筋骨架定位模具上绑扎。

结构主筋接头采用直筒螺纹连接,主筋与箍筋之间采用扎丝进行绑扎。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混凝土垫块采用高聚脂UPVC垫块。

1.3墩台混凝土浇筑

本标段桥墩台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下降,全部采用8m3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输,泵送入模,分层浇筑,连续进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1.4混凝土养护

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提出具体的养护方案,各类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措施及养护时间遵守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当新浇结构物与流动水接触时,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规定的养护期之内不受水的冲刷。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保温保湿的无纺土工布覆盖,外贴隔水塑料薄膜,使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不间断养护,避免形成干湿循环,养护时间不少于7d后,拆除养生毯,再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保湿养护14d 以

上。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载。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15℃时,方可拆模。 1.5混凝土温度测量和控制

混凝土测温工作分为混凝土拌合物的测温、混凝土施工测温、养护期测温。根据构造物尺寸、环境温度、及浇筑工艺的不同,选取有代表性的结构使用“J8DX-1大体积混凝土计算机循环测温仪”,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表层温度。并绘制温度曲线图,当发现混凝土浇筑温度、内外温差或降温速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

大体积砼水化热采用冷却管降温,冷却管采用D50镀锌铁管,上部结构施工前在孔道内压注C40水泥浆。实施过程中,根据实测砼芯部温度,确定参数,调整冷却水管的水平布设间距、竖向间距及管内流速,确保砼芯部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6施工缝处理

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构件应尽量一次浇筑完成,施工前必须做好停水、停电的应急措施,尽量避免由施工原因造成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施工缝,当不可避免施工缝时,按规范要求进入混凝土施工缝处理程序。

当由于结构物尺寸变化,设计要求必须设置施工缝时需将施工缝的位置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当结构物位于水中时施工缝应避开常年处于干湿交替变化的部位。

施工缝处理按《铁路桥涵施工规范》等相关规定进行,当施工缝处于水平状时,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应首先浇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以提高接缝处砼的密实性。 2、

施工工艺流程

墩(台)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承台顶处理 钢筋 制作 模板制作试拼 钢筋绑扎 模板拼装、调整 模板吊放、就位 混凝土拌制运输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墩身模板拆除 混凝土后期养护

二、空心墩施工

1、空心墩采用工艺成熟的内爬和外翻模法施工,30米以上高墩采用塔吊、30米以下采用汽车吊或井架施工。内外模为定制大块钢模,模型单节高度为外模5.0m、内模5.5m,模型面板为6mm钢板,75×4mm带钢作肋条,L75×75×5角钢作框架,横向支撑采用L125×125×10角钢,竖向支撑采用两根L100×80×8角钢对焊成方钢而成。砼施工平台采用L75×75×5角钢加工后焊在竖支撑上。模型施工采用外翻内爬,外模两套,内模一套,模型加固采用内撑外拉、模型上下左右采用栓接。

2、在墩身内壁预埋爬设窝,带有双层伸缩梁爬升架,采用螺旋千斤顶交替爬升;用钢管脚手架拼内井架和顶部砼灌注双层网架工作平台;沿网架平台的边缘吊挂设有双层三角形拆模、立模、整修工作平台的外架;外架顶端吊杆伸出网架平台顶面1.2m装栏杆;在外架的外侧和底部内爬升架底部设安全网,各层工作平台铺设4cm杉木步板;用2×1.5m组合钢模板逐节往上翻,实现空心墩作业快速作业。

3、施工工艺流程:

爬模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爬架加工 组装爬架 钢筋加工 绑扎钢筋 模型、预埋件加工 安装预埋件、模型 不 合 格 检查钢筋预埋件模型 合 格 调整 大堆料准备 浇注砼 砼养护 焊接主筋 拆模 修整爬模 提升爬模 三、顶帽及托盘 1、施工方法

1.1顶帽及托盘采用在墩四周搭设碗扣式支架,模型采用大块定型钢模,输送泵灌筑砼。

1.2搭设支架:搭设支架前,对地基进行平整夯实,铺垫20cm厚碎石垫层。有条件处可直接搭设在承台顶面上。支架立柱间距90cm,用φ48mm钢管斜向加固

支撑。

1.3模板及钢筋安装:模型安装采用汽车吊辅助作业,并与墩顶模型连接牢固。钢筋在加工现场统一下料,汽车运到施工现场绑扎成型,钢筋焊接、绑扎牢固。埋设好预埋件并固定。

1.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厂制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墩位,输送泵连续灌筑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捣固器捣固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洒水养护。 2、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墩柱(托盘)砼顶面凿毛清洗→绑扎托盘(顶帽)钢筋→模型安装就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灌注托盘砼→养护墩台 3、墩台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1将基础顶面冲洗干净,凿除混凝土基础表面浮浆,整修连接钢筋。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保护尺寸,确保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3.2钢筋骨架绑扎、焊接牢固,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松动。 3.3墩台模型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模型由专业生产厂家制作,模型表面光洁度,接口缝隙严密,不漏浆。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3.4墩台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和易性符合规范要求。成型混凝土表面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

3.5墩台身砼一律采用抗侵蚀混凝土。 四、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必须做好停水、停电的应急措施,尽量避免施工缝的出现。施工时尽量减少暴露的工作面,防风、防晒、防冻、防雨,浇筑完成后立即抹平进入养护程序。

2、混凝土拌合阶段通过降低材料温度、改进搅拌机投料顺序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浇筑阶段通过降低运输容器温度,适当选择浇筑时间,分层浇筑等技术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养护阶段通过内部降温或外部升温、保温、提高养生水温等措施,使混凝土核心温度、表面温度、外界温度差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大体积混凝土尚应避免水化热产生过大的内外温差,经过计算在必要时在墩身内预埋冷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4、采用大块钢模,保证砼外观质量。 5、支架施工质量措施

支架体系采用扣件联结,拼装完毕,对扣件锁紧程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复拧;混凝土入模应安设漏斗、挂串筒,防止入模砼离析或砼溅出模外,造成污染设备和浪费;严格执行立模、绑扎焊接钢筋、砼灌注等各项施工规范及操作规范,保证施工质量。 6、工艺控制标准

6.1墩台施工误差需控制在下表范围内:

墩台施工误差控制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简支混凝土梁 项 目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空心墩壁厚 桥墩平面扭角 表面平整度 每片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高每孔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高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预埋件和预埋孔位置 允许偏差(mm) ±20 ±5 20 5 5 3 0/-10 5 6.2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检查项目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距离 2 表面平整度 3 相邻模板错台 4 空心墩壁厚 5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6 墩台垫石顶面高程 7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位置 6.3墩身钢筋安装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墩身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次 1 2 3 检查项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箍筋、螺栓筋各部分尺寸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0mm ±20mm ±5mm 检查方法 总数的30%抽查 抽查30% 检查5~10个间距 允许偏差(mm) ±10 3 1 ±3 2 0/-5 5 项次 3

检查项目 箍筋、螺栓筋各部分尺寸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5mm 检查方法 检查5~10个间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