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出课堂这篇习作是续写故事,图上已经显示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甚至可以直接省略,只 要按照自己的理解与设计,把故事接着写下去就行了。可是,怎样才能把故事写好呢?首先要弄清楚,什么 是故事。故事是一种文学体其次要弄清楚,什么样的故事才能令同学们喜欢。
第一,真实。故事尽管有虚构的成分,但必须以生活的
裁,侧重于对事件发展过 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
经验为依托,要经得起推敲,不能让人一读就觉得是假 的。第二,起伏。清代袁枚有句名言:“文似看山不喜
动性和连贯性,适用于口
平。”意思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 最忌平坦。故事也是如此,“侧重于对事件发展过程的 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就是要求故事情
头讲述。用通俗的话来说, 故事就是“一件事,三两个 人,转几个弯”。可以是已
节要有流动性,要波澜起伏。试想,谁喜欢看一览无余 的风景呢?第三,价值。一个好故事,不能只满足于好
经发生的事,也可以是想象 中的事。这次习作要写的就 是想象中的事。看、好玩,它的背后必须要有值得咀嚼的东西,有高于
故事本身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价值,或者说 是意义。S作巧S創作故事,适宜用“倒推法”“倒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指的 导■是由结论推出已知条件,倒着推导,直到找到由结 k论通向已知条件的路。这条路一般会有很多关键点,
正向沿着已知条件到结论的线路走,即可到达结论。 用在写作上,就是先假定故事的结果,再由结果出
发,一步步倒推出通往起因的情节。按愿这样的蛊路,我们来试着构思这篇习作 李晓明为什么闷闷不乐呢?因为他的父母都在外
地。对他来说,最开心的结果就是父母亲都来为自己庆祝 生日。因此,我们不妨把结局设定为李晓明的父母赶回来 参加他的生日会,给了他很大的惊喜。由这个结果倒推,前一个情节会发生什么呢?还是得站在李
晓明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李晓明的父母不能来参加生日会,有什么 比较合适的方式来弥补他的遗憾呢?是否可以利用手机的拍摄功能,拍5快乐课皇一段视频,让李晓明看到父母的影像、 听到父母的声音呢?怎样的方式出现在李晓明面前的?视
频中出现的是爸爸还是妈妈,还是爸 爸妈妈一起呢?会说些什么呢?结局
继续倒推,还有什么能让闷闷不 乐的李晓明眼前一亮呢?想一想,平
除了父母亲一起出现,还会有怎样的 变化呢?开头如何尽快切入正题,如
时都是谁来参加你的生日会呢?肯定
是亲朋好友。有没有老师参加过你的 生日会呢?恐怕没有。好了,那就让
何干净利落地结尾?题目是文章的眼
睛,可以多想几个,比较一下,哪个 更好。老师也为李晓明庆祝生日吧。这应该 是一场独一无二的生日会。再倒推,就是几位同学秘密为李
如果你能把自己班的老师和同学 作为习作中的人物,那就更有趣了。这篇文章的价值在哪里呢?从李
晓明策划生日会了。现在,我们来正向理一理故事的 思路:先是几位同学秘密为李晓明策 划生日会,接着是李晓明发现老师也
晓明的角度看,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就 是父母的陪伴;从老师和同学的角度
看,对李晓明这种情况的同学的关爱, 就是尽可能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从父 母的角度看,为李晓明恢复正常的家
来为自己庆祝生日了,再就是李晓明 的爸爸或者妈妈用视频祝李晓明生日
快乐,最后是父母突然出现在生日会 现场,将故事推向高潮。庭生活,就是给他幸福的童年……这 篇习作中处处洋溢着的人间温情,就
是最大的价值。整体的构思 完成了,还有不少
•' 草稿完成以后,细节值得推敲。比 别忘了让几位同学给
如:是谁为李晓 明秘密策划生日 会的呢?李晓明
你提提意见,用修改
符号修改你认为
需要润色的地
是否愿意参加这 个生日会呢?老师 和同学们是以
方,因为“好 文章是改出
来的”。6快乐作文KUAILE ZUO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