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研究
来源:99网
H现代公路IGHWAY河北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研究文/赵云涛概述基于现阶段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以及东出西进开发西北形势,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山区高速建设对自然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理念的矛盾日益加深。面对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切坡、填沟、穿山隧道等施工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如果处理不好轻则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建设工期,重则连锁性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高速公路,应该将地质工作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和预测。另外对于筑路材料料场和弃土场的勘察一定要重视。初设阶段——突出重大地质病害对路线方案的制约确定路线方案前应对沿线地质构造带、断层、岩石的层理情况、地质病害的分布及范围等,通过对不同勘测阶段的勘探、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路线通过方案并不断优化。对地质较为复杂地段还应注意在设线后诱发并加剧地质病害的可能性,谨慎的确定路线的线位和采取的工程措施。地质技术人员应配合路线设计师作好地质咨询工作,可以沿初步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踏勘,对重点工点进行地质调查,得出初拟线位沿线的基本工程地质情况,评估路线方案的可行性,发现重大不良地质地段或预测工后会出现难以治理的地质病害的路段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尽快调整路线线位。基本确定路线方案后,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要时应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对重大地质病害路段进行深入勘察,确定路线可行性。施工阶段——遵循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动态设计原则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勘察周期的制约,有些复杂场地(岩溶、破碎带、岩性纵横向差异大的地区)或地形困难场地(陡坡、鱼塘等)在设计阶段难以布置充分的勘察工作量,无法查清场地详细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期间,可以进行补充勘察,如对岩溶发育区或岩性差异大的场地逐桩钻探,对原进场困难场地通过施工便道进场钻探。施工中发现新的地质问题也要补充勘察。应该把施工期间的勘察工作视作设计期间勘察工作的重要补充。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山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运营阶段——加强敏感点监测山区高速公路运营期间也要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因为有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力释放或边坡的蠕变有些需要长达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一次性治理有时并不能保证长治久安。因此对于一些在施工中出现病害的路段或重要工点要建立数据库,进行变形、位移和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定期巡查,建立防灾和预警系统,在雨季或洪水季节要加强对敏感点的监测。通过长期观测记录,还可以更深入的认识地质规律,分析地质病害的发生发展机理,预测发展趋势,发现有不利的趋势要及时采取措施。工可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等。本阶段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发生条件,进行初步的地质灾害评估,配合路线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滑坡、崩施工图设计阶段——详查工点地质条件通过初步设计阶段的各种地质工作,已经基本查明路沿线的地质条件,但是工作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本阶段应详查工点地质(桥位、隧道、深路堑、高填路堤、陡坡路堤、支挡构造物)。采用调查、测绘、槽探、坑探、钻探、物探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场地岩土体组成、性质、分布以及风化层、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等工程地质条件在路线纵横方向的变化。以前对于桥位和隧道等构造物工点地质勘察较为重视,但是对于深路堑和陡路堤、斜坡路堤、支挡构造物等路基方面的工点也必须加强勘察,特别是高边坡和不良地质体的勘察山区公路建设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前期阶段目前的山区公路工程工可阶段对地质工作重视不足,勘察还存在许多有190TRANSPOWORLD 2009No.17(Sep)公路设计理念文/郭路国所谓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就是公路勘察设计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验,提出了“安全、生态、经济、服务”的设计理念。性和本能出发,使公路的各种功能适应和满足人的本能愿望,不过多强制人类行为的思想意识。为充分发挥公路服务是公路勘察设计的原则;是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意识;是公路勘察设计产品的精髓和灵魂;是勘察设计产品的生命。只有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有生命力和活力,公路勘察设计才可能有生命力和活力。树立科学的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既要符合实际,又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既要满足近期需要,又要符合长远规划;既要考虑工程投资回报(效益),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当好公路建设的“参谋”。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际经安全理念安全感是人类置身于某一环境中的首要要求,特别是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只身置身于环境中的人感到安全,其心理才能坦然,行为才可能自然和规范。公路是实现客货“位移”的基础设施,运动是实现其服务功能的方式。因此,公路工程只有给人以安全的感觉,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公路勘察设计无论是满足运营安全,还是本身结构安全,其根本是为人服务,以人类的需求为基础,从人的本功能、社会效益和培养人类行为规范打下基础,为使行为规范成为自觉行为创造条件,避免事与愿违。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不应当强迫驾驶员用改变行车状态的方法来适应道路缺陷,相反,道路应当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帮助驾驶员选择适当的运行路线与状态,从公路路线线形、技术标准、道路轮廓、指示标志、视野景观、景观色差等入手,为驾驶员提供连续、舒畅、顺适的行车视线和舒适环境的同时,充分重视潜在的不良效应,避免给行车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待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是由于地质现象的隐蔽性和地质科学的复杂性,难以全面深入地认识地质现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从事岩土工程的技术人员本身能力有限所致。外行业的地勘队伍往往对公路工程的特点及公路勘察规范了解不够,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勘察,资料经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外由于工期紧,技术准备不足,勘察手段不合理,经常导致勘察深度不足,展望技术进步是山区高速公路成功修筑的重要保证。现在采用三维数模,可以很快的得出路线平纵面模型,任意切割纵横断面,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很快的调整线位并重新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相信随着3S技术的发展,今后三维数模会和三维地学模型、岩土工程专家分析系统结合起来,对于重要工点通过现场地质工作,建立地质-力学模型,通过专家分析系统,可以任意模拟边坡开挖后的形状及物理力学状态的变化,迅速分析其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甚至还可以对边坡等地质病害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聚集各方面力量以解决问题。必须重视地质工作。(1)业主要认识到,前期的地质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尽量详细地查明地质条件,避免地质隐患。(2)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必须加强,要达到必要的深度。(3)施工单位要加强地质技术力量,业主单位也要增加地质技术人员,岩土工程监理工作要加强。(4)运营阶段的岩土工程监测工作必须重视。(5)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虽然进行了前期地质勘察工作,在施工和运营中出现地质病害也是正常的。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各个环节和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要加强学习,真正重视问题的严重性。可以说,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岩土工程是关键,地质病害是控制性因素。作者单位:保阜高速筹建处施工阶段地质技术力量薄弱,岩土工程监测和监理不力,施工工序和方法不对,导致地质病害的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病害。对工程地质特点认识不足,不能够及时预测和反馈地质病害,只能被动地等待地质病害的发生。运营阶段地质工作目前还基本上是空白,无法保证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顺畅。结语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为此2009年第17期(9月上)《交通世界》191